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六章 边区财政与税收的创立/第一节 边区财政与税务的草创/二

黄正林


    
  二、1937—1940年边区财政的主要来源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是“力争外援,休养民力”,这一政策的基本点是争取外援。因此,在抗战初期到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前,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主要是依靠外援。外援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国民政府给八路军的军饷,一部分是海外华侨和后方进步人士的捐款。除外援外,其余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少量的税收和行政性收费(包括没收款、罚款、土地登记手续费等)。我们以1939年和1940年边区的财政收入来分析边区的财政与税收状况(表6—1)。
  从表6—1看出,皖南事变前,边区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协款,即国民政府的拨款,1939年占到89.66%,尽管1940年有所降低,仍然占边区当年财政收入的73.54%。其次是税收,1939年占7.42%,1940年上升为13.70%,说明税收在边区财政收入中不占主导地位。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但是,这种局面随着中共军队数量的扩大,国共两党矛盾的加剧而结束,其标志性的事件是皖南事变的发生。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