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九章 抗日战争后期边区的农业(上)/第四节 边区的开荒运动/二

黄正林






  二、边区的开荒运动及成效
  边区民众开荒是抗战一开始就有的,并不是在开荒政策出台后才进行的。那时,边区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一些难民开始进入边区,到人少地多的地区开荒种地,另外,绥德等地土地狭小地区的农民“走南路”,来到有荒地的地方开荒种地。在边区大生产运动提出来后,随着开荒政策的实施,边区民众和移、难民的开荒才变成一种政府行为。开荒得到了政策的提倡和鼓励,如发放农贷,奖励移民,地权与佃权的确立,各级政府开荒任务的下达,为开荒而建立的各种劳动互助组织等,都表明开荒已经成为一种政府行为。这种政府的积极参与,也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由于农民在开荒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农业科技含量、商品化程度和粮食亩产量都很低的情况下,农民解决温饱或者致富的主要途径是开荒种地,多打粮食。因此政府下达的开荒任务总是能够超额完成。如1942年,安塞县原计划春天开荒4万亩,实际开荒7.3万亩,①超额完成3.3万亩;1943年,陇东分区在春耕中,计划完成6万余亩,实际完成15万余亩,超额完成9.8万亩。②移、难民是边区主要的开荒大军,1938年到1942年,边区扩大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由移、难民开垦的。③二流子也被动员起来参加垦荒运动,陇东分区转变的732个二流子,开荒2990亩,人均4.8亩,甘泉转变的132个二流子开荒605亩,人均4.6亩,延安金盆区的22个二流子开荒275亩,人均10余亩。④
  边区留守部队开荒开始于1938年,大生产运动后,各留守部队纷纷在驻地附近就地选择荒地进行开垦。朱德提出军垦屯田的方针后,留守部队开始了大规模的军屯,而且取得很大的开荒成绩。1941年,王震将军所部359旅全部开进南泥湾,开始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表9—6)。
  359旅是边区垦荒运动的楷模,朱德、毛泽东、任弼时、彭德怀、林伯渠等中共领袖、八路军将领和边区政府首脑多次去南泥湾视察,使南泥湾成为边区军屯的典范,为其他部队所效仿。1943年,驻守陇东的385旅770团选择了人迹罕至的华池县大凤川,实行屯田,他们决心以359旅为榜样,把大凤川变成南泥湾⑤,在两年之内,770团开垦荒地3.4万亩。⑥在同一时期,各地驻军都开荒种地,建立农场,1943年,各部队的农场耕地面积为留守兵团直属队20848亩,359旅100120亩,385旅25781亩,警1旅32493亩,警3旅25167亩,独1旅2829亩,抗大1534亩,抗大七分校7867亩,骑兵旅2989亩,其中359旅耕种面积占总面积的45%。⑦
  边区的各级政府机关、学校都参加了开荒运动。在提出以垦荒为核心的大生产运动的口号后,驻边区的中央党政学各部门、边区的各级政府均组织了以本部门第一责任人为首的生产委员会,负责生产。中央直属的各机关学校组成总生产委员会,以中央秘书长王首道为主任,边区党政学系统成立了以边区中央局书记高岗为主任的总生产委员会,类似的生产组织一直延伸到分区、县、区、乡。1939年,各级机关(包括中央机关、后方军事机关、边区政府机关、县区乡机关)计划开垦荒地14万余亩,实际完成16.2万余亩,超额完成垦荒任务,收获细粮1.7万石,菜229万余斤,干草2071万斤。⑧随着垦荒的深入和财政自给的需要,边区各机关都开办了农场。如边区政府系统1943年有8个,1944年发展到13个,有耕地3438垧,垦殖人员261人,牛140头,羊1045只,农具3470件。各个农场以自种以及和附近农民安伙子两种方式经营。⑨在抗战时期,边区各级机关几乎都有自己开垦荒地而形成的农场,这些农场虽然规模大小不一,单位面积产量、劳动技术含量、农业生产技术含量都不高,但程度不同地解决了本单位、本部门的粮食问题。
  抗战时期边区的开荒运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边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都有所提高。边区历年开荒面积如表9—7。
  边区的垦荒运动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在1939年,中共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创造了一个垦荒的高峰,但当时人们对面临的困难认识不足,党政军学等机关的垦荒运动没有继续坚持下去。1942年底到1943年初,西北局高干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后,便出现了边区垦荒的第二个高峰。通过垦荒,边区的耕地、粮食总产量都提高了(表9—8)。
  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开荒运动使边区耕地面积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1945年的耕地面积比抗战初的1937年增加了563万亩,增长指数为165.3,人均耕地面积约9亩。年粮食总产量最高年份达到了175万石,比1937年的总产量提高了49万石,充分说明边区通过垦荒解决粮食问题的决策是成功的。但是,开荒运动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是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大面积的草地被开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①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劳动互助》1944年,《史料摘编·互助合作》第7编,第35页。
  ②陇东分区:《一九四三年上半年经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史料摘编·农业》,第575页。
  ③《大量移民》,《解放日报》1943年2月22日。
  ④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二流子的改造》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691页。
  ⑤《把大凤川变成南泥湾》,《解放日报》1943年1月7日。
  ⑥《华池县志》,第105页。
  ⑦《联防军一九四三年的供给工作》1944年1月,《史料摘编·生产自给》第8编,第439页。
  ⑧建设厅畜牧科:《一九三九年农业生产总结报告》,《史料摘编·生产自给》第8编,第107—108页。
  ⑨《边府系统农场生产情况》1944年,《史料摘编·生产自给》第8编,第606、607页。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