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章 抗日战争后期边区的农业(下)/第一节 农业技术的改良/三

黄正林


  三、兴修水利与水土保持
  边区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极大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如时人所言:“边区农业生产最困难的条件,就是雨量稀少,寒期较长,冬季的气候要比江、淮、沿海流域延长一月至两月之久。并且除了旧历六、七月间所谓三伏天气的气候,雨量较多外,其余各季,尤其是春季,是经常苦旱的。因此,所有农作物,既因春寒,播种较迟,又因苦旱,不易出苗,即幸而得苗,在雨季之前也不能盘根错节,发展大科,直到三伏天的雨季,才得欣欣向荣,发枝长节,然而三十日的暑期转瞬过去了。寒期长,雨量少,可以说是危害边区农作物最主要的两个自然条件。”①“寒期长”这一自然条件是不可能改变,但边区在兴修水利,解决“雨量少”的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边区虽然不是一个水利资源丰富的区域,但边区境内一些黄河的小支流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主要有有无定河、大理河(无定河支流)、洛河、葫芦河(洛河支流)、延水、马莲河、秀延水等,这些河流两岸的台地可以利用河水进行灌溉。抗战时期,在边区政府的倡导下,各地利用自然条件和原有的水利基础修渠灌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
  靖边杨桥畔水渠。早在民国七年就开始集股修建,用木柴筑坝,树椿堵塞而成,可浇灌耕地百余亩,但由于工程简陋,一遇洪水即被冲垮。民国十七年大旱,当地绅士从华洋义赈会领款3000元,以工代赈,修成3丈高,5丈宽,呈梯形的砖坝。抗战期间,1939年当地政府动员群众组成了水利委员会,靖边县政府成立了水利建设局,对原有的水利工程进行了补修和改修,形成一条“渠长五里,水量有每秒一立方公尺,每小时可灌田六十亩,一昼夜可灌田一四四〇亩;以七天灌水一次,可灌田一〇〇八〇亩。据当地农民说:水田一年可种麦子、黑豆,并捎种萝卜三种,种麦每亩可收1石,秋底还可收黑豆三四斗,和萝卜十多袋(约八九百斤)。”②
  延安裴庄水渠。位于延安城西20里,1939年8月1日测量动工,次年4月完工。修建碎石坝一座,干渠长6公里,可灌田约1500亩。但被同年6月30日的山洪冲垮。10月再度动工修建,1941年4月竣工。这次修建吸取了前次的教训,为了避免山洪的破坏,“进水口没有筑坝,将进水口一千公尺的干渠降低八公寸,去掉裴庄、枣林处的跌水一处,这样进水处的干渠比河底低四公寸,以平常河水深二公寸计,河水可自流入干渠深六公寸,水量与过去一样。”为了避免沿途山水泄入水渠,在于渠旁修建了度水暗渠,使山水从暗渠流入大河。经过这次重修后,保证了水渠的安全,可灌溉农田一千余亩。③
  子长县的子长水渠。1942年6月动工兴建,1943年5月竣工,渠长5.3公里,其中石渠1.5公里,渡槽7座,灌溉农田一千余亩。④此外,抗战时期各县都先后兴修水利,如1943年延属分区民间修成小型水地1738亩,可增收粮食1275石;关中分区398亩,可增收粮食79石多。⑤除了流水灌溉外,边区还提倡群众凿井灌溉,但是,黄土高原,凿井不易,灌溉面积也不大,因此只有绥德分区黄河沿岸和延安各机关打了一些水井,在边区其他地区并不普及。
  由于边区政府极力倡导农田水利,使水地面积有所增加,如1940年23558亩,1941年25615亩,1942年27572亩,1943年41109亩。⑥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够,地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水利资源不足等原因,边区农田水利发展很缓慢,水地面积在农业耕地面积中占得比例极小,在农业增产上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黄土的土质疏松,如天久不雨,黄土飞扬,如果下雨,则造成水土流失。为了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黄土高原的一些地方总结出一些很好的保持水土,提高地力,增加粮食生产的办法。这些办法用的比较多的是修水漫地和修埝地。
  水漫地是利用天雨,收容山洪冲下来的泥土淤漫、沉淀而成。由于收容水漫的方法不同,形成不同的水漫地。有的水漫地是在山沟里修建,“在三面高山,一面天沟中间,夹有铺着沙土或红胶泥土或碱土,不宜庄稼生长的大块平地。在这块平地上,加以一定的人为力量,使长年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水,不让它从天沟流出,全漫在平地上,使泥质淤厚,水分加多,变成极宜庄稼的肥沃平地,就成为水漫地。”⑦有的是在山口外的沙滩或硷滩上,通过人工引导,使山洪淤漫在这些沙滩和硷滩上,形成水漫地,如定边县城南的滩地就是这样形成的。有的是在15到20度的斜坡上,选择适当的地点修建土棱子,将山水堵住,形成肥沃的台地。水漫地具有耐旱、耐雨、耐风、省肥和保持水土的优点,靖边有关于水漫地的农谚:“水漫碱(地)括金板”、“水漫一亩田,多上三次粪”等,有的水漫地平均每亩可收细粮3斗,是山地的2倍,水漫一尺厚,可种5年好庄稼。⑧因此,修水漫地受到边区政府的重视。
  边区的三边、延属分区农民不仅有修水漫地的传统,而且有大量的土地可以通过改造成为水漫地,如定边县南乡东起专井堡、梁家圈,西至红柳沟,长约百里,南至南山坡洼地起,到定边浅南沙窝子,面积约有162万亩,可以修成水漫地。整个三边分区约有170万亩土地可以修成水漫地。1943年高干会后,三边等地政府开始注意引导农民修水漫地。如靖边县的镇靖区、镇罗区和杨桥畔修成水漫地2万亩,每亩平均收细粮3斗,共可收细粮6000石;定边城南修成4万多亩,有3万多亩业已种植,可增收细粮10500石。⑨水漫地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在保持水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边区保持水土的另一种方法是修埝地。修埝地是关中分区形成的一种改良土质、增产粮食的一种水土保持办法。它是“凭借人为的力量,改造与改变自然地形,使已耕地中的泥土与肥料不被山洪冲跑,把山洪泥土用人力打成的坝稜阻止,而容积与沉淀在原来耕地的较低处。这样就可把这个地方变成很肥沃的一块小型平地,这就叫做埝地。”⑩埝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平地,就是在原来比较平的地方修整起来;一种是梯田,是在坡度较高的地方兴修起来的。埝地的主要特点是地力壮,亩产量高,因此,关中有“多修一亩埝,顶置一亩田”,“拾粪不如垫圈,垫圈不如修埝”的说法。(11)关中地区兴修埝地主要是在赤水县,这里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约8.1亩,人均年收粗粮仅有1石2斗余,因此,传统农业耕作中就以修埝地来增加粮食产量。该县1939年至1941年,修埝地4千多亩,1942年又修成3260亩,合计7千多亩,仅1942年多打粮食1089石。同时,关中分区把赤水县修埝地的方法也推广到其他县,如1944年春耕时,新宁修37亩,淳耀274亩,新正119亩,东区410亩。(12)埝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很有成效的方法,不仅在边区得到了推广,而且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积累了经验。目前,黄土高原一些小流域治理的办法就是采用了修埝地的办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保持水土方面,边区各地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办法,如关中分区各县把一些有坡度的耕地修成水平梯田,不但好耕种,而且容易吸收和储藏雨水,使耕地的肥土不被雨水冲走,而且还可以增加亩产量,1943年关中的淳耀修成8333亩,多打细粮100多石。(13)绥德分区保持水土和地力的一种方法叫溜崖、拍畔。溜崖就是把连接耕地地畔上的杂草、经过太阳晒过的土铲下来,埋在耕地里,既可以避免杂草籽落在耕地里繁殖,又可提高土地的肥力。拍畔是把耕地的沟畔或靠大路的边沿,打起较高的土棱,主要是为了:“第一,可保持耕地面积,不致因塌坍而缩减;第二,可以使耕地内的泥土和肥料,不曾被山洪冲跑;第三,可以隔断耕地外边野草向内繁殖。”(14)绥德县的许多地方就是依靠这种方法来增加土地肥力。(15)为了减少山洪对耕地的破坏,吴堡县采用的主要办法是在耕地的周围拔水壕、打坝堰、打水窖,既减轻了山洪对农田的冲击力,又可淤成一块块小的平地。水窖积水后,在天旱时可以浇灌农田,1943年葭县就打成水窖一万多个。(16)在干旱地区,打坝和打水窖是行之有效的抗旱办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主要是甘肃、宁夏)的干旱地区的雨水集流工程就是用打水窖的办法把雨水收集起来,在干旱时浇灌农田。这种办法在西北干旱地区已经广泛地被农民群众所接受,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①郭子化:《延安生产运动中的水利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3月19日。
  ②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19页。
  ③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20页。
  ④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21页。
  ⑤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21、722页。
  ⑥《边区农业统计表(1940—1943年)》,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10页。
  ⑦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12页。
  ⑧孙德山:《提高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料》第2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76页。
  ⑨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15页。
  ⑩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16页。
  (11)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17页。
  (12)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的水利事业》1944年2月15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17页。
  (13)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改良农作问题》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41页。
  (14)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改良农作问题》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41页。
  (15)《绥德县农作法概况》,《解放日报》1943年10月4日。
  (16)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改良农作问题》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42页。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