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章 抗日战争后期边区的农业(下)/第一节 农业技术的改良/四

黄正林


  四、耕作方法的改进
  抗战时期,边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另一个办法是提倡精耕细作。在边区的一些地方,由于地广人稀,农民贫困,加之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对农业的投入极少,因而在农业耕作方法上是粗放经营,具体表现是不深耕、不锄草、不施肥、不选种等。为了改变这种农业粗放经营,边区政府把提倡精耕细作当作一项常规性农业管理。1941年1月,边区政府在《关于春耕运动的指示信》中要求:“要认真做到普遍改进农作方法,宣传每个农户实行深耕浅种,选择优良籽种,多施肥料,发展水利,消除病虫害等等,以达到提高粮食产量至40万石的要求,要知道改进农作方法是能普遍增加粮食收成的;能够力求改良作法,其收成要比不改农作法的多一倍。”①如何改良耕作方法?在当时的农业技术条件下,边区主要提倡多耕,深耕,细耕,多施肥,多锄草,选良种,防治病虫害等。
  关于深耕、多耕和细耕。边区根据一些劳动英雄积累的耕地经验,提倡在耕地时要多耕、深耕和细耕。在多耕方面,要求在春种前空耕一两次,在秋收后进行秋翻,边区特别提倡秋翻地,认为秋翻地“(一)可以施肥,即将作物的叶茎翻入土内沤成肥料;(二)可以灭虫;(三)使来年春耕时土松易犁;(四)可以更多地吸收秋雨与冬雪的水分;(五)来年土松,容易出苗;(六)耐寒。”因此,有一句农谚是“你有粮食仓,我有秋翻地”。②在深耕方面,边区政府要求耕地一般要耕到7寸至1尺,这样把生土翻上来,经过太阳晒后,变成熟土。在细耕方面,要求在耕后“不要留下空板凳”,即土都要翻过,不要留下生土梁,犁沟要直,宽窄均匀,一般做到每步宽的地耕十犁,而且把翻起来的土块打细、磨平。这些要求在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比较容易实现,但在农业比较落后的地方则难实行。原因之一是传统粗放经营不易改变,二是耕牛缺乏。
  关于施肥。在传统耕作方法上,边区许多地区农民种地多不施肥,主要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抗战时期,边区开始提倡以施肥的方法来恢复地力。在边区的提倡下,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积肥,一是要求各家修厕所,这样既讲卫生,又可以积肥;一是垫圈,有的为了积肥,不再将牲口放养,而是圈养;一是将烧粪的习惯改为烧柴禾等。为了给土地多上肥料,农民想了许多办法收集肥料,如绥德分区的办法是:“(一)用刺藜沤粪,一背(约八十斤)刺藜可顶一袋粪;(二)将各种动物骨头烧成灰,在碾子上碾成灰末;(三)用烂草沤粪;(四)收拾旧窑皮土及炕皮土作肥料(这条关中也有);(五)将杀猪宰羊时留下的脏水用作肥料。”③关中赤水县除了动员群众修厕所、拾粪、垫圈外,还动员群众把3年以上的土炕打掉,以增加肥料的来源。为了鼓励多积肥,一些县还选出积粪英雄、拾粪英雄等,这些办法的目的都是在促使边区农民在耕作上改变过去种地不施肥的旧习惯。通过多种方法的鼓励,一些农民开始注意施肥了,如“淳耀一区有五百亩地,以前从未上过粪,去年(指1943年——引者注,下同)平均每亩上了十二驮;该区另有一百九十五亩地,每亩比往年多上了五驮粪,全区共种麦一〇四四九点五亩,其中每亩上粪二十五至三十驮者,即有二〇一四亩,占麦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九强。镇原劳动英雄安兆田的六十亩麦子,每亩平均上粪十五驮,另有十一亩糜子,也是每亩平均上了十五驮,比往年多上了一倍。环县劳动英雄雅生华,去年的糜子每亩上粪六驮半,荞麦上十驮,谷子上二十驮,麦子上十驮至十五驮,洋芋上十驮,平均比往年多上了一倍多。定边劳动英雄刘兴太,去年每垧荞麦,上粪约两千斤,洋芋一垧约上一千八百斤,糜子一垧约六百斤。植棉英雄郭秉仁的棉地,每亩平均上粪五六千斤。另外,新正县的少数地方,去年还给麦子上了浮粪;赤水在‘少烧一袋粪,多收一升粮’的号召下,全县去年九万亩秋田中,有7万亩平均每亩上粪两车半,而往年秋田上粪的,至多只有百分之五十,而去年却将达百分之八十了。”④从上述资料来看,农民在耕种中施肥还不普遍,在许多地方仍然是劳动英雄起着带头的作用,种地施肥还没有深入到每个农户。
  关于锄地。锄地既是清除杂草的过程,也是给禾苗松土、培土的过程,是精耕细作中很重要的环节。边区政府也十分重视锄地,提倡多锄、细锄,及时为禾苗松土和培土。在锄地季节,边区政府号召各地组织锄草变工队、扎工队等劳动互助组织,使锄草的劳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改变了原来一些地方不锄草或只锄一次的习惯。如1943年,曲子县264711亩秋田作物中,有45132亩锄草3次,占17%;有68620亩锄草2次,占25.9%;有124931亩只锄草1次,占47.2%;有26028亩未锄草,占9.9%。镇原县62047亩谷地,有874亩锄草4次,只占1.4%;有15300亩锄草3次,占25%弱;9270亩高粱地,有248亩锄草4次,占3%弱;有2380亩锄草3次,占26%弱。而该县1942年以前,谷子和高粱地没有锄草4次的。延安县将60%的劳动力组织在扎工、变工队中,做到了川地锄草3次,山地锄草2次。吴旗县的2.4万亩麦子和10万亩养麦,都锄过1次;10万亩糜子锄了2次,6万亩谷子和12万亩杂田都锄了3次。总之,1943年“各地秋田锄草次数,平均要比往年多一次以上。”⑤通过边区各级政府的督促和引导,多锄地的耕作方法逐渐被农民所接受。
  关于防治病虫害。黄土高原地区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谷子的“漏心病”、“马牙病”(即白发病),麦子的“黄疸”和“黑疸”病。虫害主要有全虫、蚜虫(俗名油汗)、路虎、毛毛虫、蝼蛄、排黄牛等。这些病虫害严重地威胁着农作物的生长,轻者减产,重者颗粒无收。如1942年延安13万亩谷子中有5.3万亩遭受全虫害的危害,如果以每亩少收2升计没,损失1060石;绥德分区1943年共种了363076垧谷子,因病虫害的影响,平均每亩少收1斗半,共少收54461石。⑥因此,全谷虫是边区谷类作物的天敌。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威胁,边区的农业科技人员做了一些防治研究。特别是针对粮食作物的大敌全谷虫做了研究,1944年至1945年,《解放日报》发表的相关文章有:《消灭全谷虫的斗争》,《绥德分区防治全谷虫的经验》(1944年9月22日),《金谷虫》(1944年10月13日),《再谈防治全谷虫》(1944年11月19日),《校正几种不科学的防虫办法》(1944年12月7日),《灭虫的两个重要问题》(1945年1月12日),《全谷虫过冬情况调查》(1945年3月12日),这些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害虫的特性和一些灭虫的办法,同时指出比较彻底的办法是拾谷槎,把遗留在地里的谷槎挖尽拾完,当场烧毁,这样就可以彻底根除虫害。《解放日报》上发表的这些文章,使农民懂得了一些防治病虫害的知识,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①《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第42页。
  ②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改良农作问题》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34—735页。
  ③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改良农作问题》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37页。
  ④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改良农作问题》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36页。
  ⑤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改良农作问题》1944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40页。
  ⑥董纯才:《消灭全谷虫的斗争》,《解放日报》1944年4月22日。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