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章 抗日战争后期边区的农业(下)/第二节 边区的推广植棉/一

黄正林


  一、边区对棉花的需求
  陕北种植棉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清涧、延长、延川、固临等县。清朝后期植棉面积逐渐扩大,如道光年间《清涧县志》记载:“近年地多种棉,置机杼,习纺绩……”。①“陕西农村,一向都是种谷。清朝末年,种棉花的渐多。”②到了清末民初,陕北植棉地区的棉花种植8万亩,皮棉产量在60万斤左右,以当时的消费水平来说,可自给三分之一。③及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陕北的棉花种植开始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洋布开始冲击边区的土布市场,洋布比土布便宜,家庭纺织手工业停顿,农民继续种植棉花已无利可图,使棉田日见减少;二是鸦片种植的影响。民国以来“因军阀的劝种鸦片,以致大好良田都栽满了杀人的毒物”。④陕西“各县种烟亩数,最高者占地百分之九十,最低者百分之三十。”⑤三是自然灾害的影响。棉花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在20世纪20年代陕北灾情严重,种植棉花没有收成,农民不再种植,特别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陕北的两次大早,“连棉籽也消耗殆尽,植棉与纺织全被破坏”。⑥陕北的棉花种植遭到经过这次破坏后,直到抗战爆发再也没有恢复起来。尽管如此,陕北植棉的历史无疑给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恢复棉花的种植提供了直接经验。
  抗日初期,边区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对外贸易尚未被封锁,对于种植棉花不暇提倡,直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棉花种植才得到边区政府的关注。1939年,国民政府开始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使“边区与国民党区域货物流通,几乎完全停止,除了消耗品,任何的必需品如布、棉花等都禁运边区,边区出产的土产如皮毛、干草、毛织品都以各种办法阻止运出。”⑦这种经济上的封锁给边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毛泽东曾经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⑧面对如此大的困难,中共和边区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等自给经济,以渡过困难。而恢复棉花种植,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解决边区军民穿衣问题,就成为边区自给经济的一个重要措施。
  在边区群众的日用消费品中,布匹和棉花是大宗。根据对边区群众日用品消费量的调查,棉花的消费最低需求是(以1943年的消费水平为依据):绥德分区1071200斤,延属分区202750斤,关中分区61200斤,三边分区35000斤,陇东分区212250斤,共计158万余斤。布的消费量是:绥德分区1601600丈,延属分区1280200丈,关中分区61200丈,三边分区466340丈,陇东分区668750丈,共计407万余丈。⑨如果加上驻边区的军队、机关和学校等非生产人员和纺织业对棉花的需求,边区总共大约需要棉花350万斤。⑩由于国民政府对边区的经济封锁,棉花和布匹进不来。因此,布匹和棉花成为边区最紧缺的物资,造成了在边区市场上棉花和布匹价格的暴涨。如时人所说,在边区“抗战几年来,粮食虽然涨了价,但是布和棉花涨得更快。”“按延安的市价,棉花每斤4500元(边币——引者注,下同),等于1斗3升小米的价钱;三八布每匹2万多(元),等于6斗米的价钱。”(11)由此可以看出,布匹和棉花的紧缺对边区群众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共和边区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积极倡导农民种植棉花。
  ①道光《清涧县志》卷一,道光八年刻本。
  ②石筍:《陕西灾后的土地问题和农村新恐慌的开展》,《新创造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32年7月。
  ③高自立:《边区植棉发展概况及今后推广方向》1944年2月10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592页。
  ③石筍:《陕西灾后的土地问题和农村新恐慌的开展》,《新创造半月刊》第2卷,第12期,1932年7月。
  ⑤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9页。
  ⑥高自立:《边区植棉发展概况及今后推广方向》1944年2月10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592页。
  ⑦贸易公司:《国民党对边区经济封锁材料》1944年10月,《史料摘编·商业贸易》第4编,第522页。
  ⑧《毛泽东选集》卷5,第748页。
  ⑨西北局调查研究室:《边区群众日用消费品的调查》1944年7月,《史料摘编·商业贸易》第4编,第520页。
  ⑩高自立:《边区植棉发展概况及今后推广方向》1944年2月10日,《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593页。
  (11)《自己种棉花,自己织布穿》,《解放日报》1944年2月14日。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