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边府发出冬学补充指示信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


  边府于本月二十二日发出关于今年冬学的补充指示信,原文如下:
  各分区专员、各县(市)长:
  关于今年开展冬学运动,已于六月三日发出指字第五十五号指示信,现在日渐迫近冬季,各地即须早作具体规划与准备,兹再就今年冬学工作的问题补充指示如下:
  一、今年冬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认识(对完全不识字的说)或增加识字(对识了些字的人说),三百至五百字,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单识了孤立的字不算。第二,是生下识字的根,即创立下据点,培养出积极分子(能做识字组的发起者、领导者或教师),以便经过冬学之后,明年的识字运动能够在全边区普遍开展起来。为此须注意吸收已经识了些字或对识字热心的分子作冬学学生,不应只收完全的文盲。如今年的某处冬学不能确立明年该处识字组的基础,则这个冬学工作就是失败的。
  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又为了贯彻民办公助方针和群众自愿原则,今年的冬学运动,首先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读报组、识字组、民办小学、民教馆、夜校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教育组织。因为这些组织在目前有些地区已有极大发展,并在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学习方法上发挥了群众的创造性,获得成绩;又因这些教育组织多同当地变、札工队及妇纺小组等生产组织相结合,多为劳动英雄、农村干部、热心教育人士所关心,有的且取得了合作社、陆军及机关的帮助。所以今年的冬学运动,在原有群众教育组织的地方,不是把这些原有组织停止或拆散了,去孤立的设一冬学,而是在有了这类组织的乡村,从原有的基础上使识字运动继续向前发展,使之扩大成为冬学,或实际上起冬学的应有作用。在没有这类组织的乡村,采取群众愿意的形式创办冬学,力求通过乡村积极分子(劳动英雄、变工队长、自卫军干部、热心教育人士)和附近的合作社、驻军、学校等来进行。这样,冬学的组织,从当地现有条件及群众的家庭生活农村生活出发,联系到当时地方具体工作,如自卫军冬训等,可以采取整日班、半日班、夜校、妇女班及识字组、读报组、黑板报等种种形式,任何形式,都让群众大家讨论,议定规约,选举校长、班长、组长等管理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不能主观的规定一套,硬要他们去遵守。如有两种以上的形式同时存在,只要有存在的条件,亦不必强求统一。
  冬学的地点,可依据前次指示之目的和本项指出之条件,适当的选择之。
  三、关于课程,除主要教识字外,还应传授群众所迫切需要的卫生常识,如群众要学珠算,亦须教给他们。关于教材,除教育厅编印的课本外,教员可根据当地情况及学生程度随时编选补充,如农谚、春联、歌词等。有成绩的民办小学、识字组和夜校的经验证明:只要从群众当前需要学的知识出发,识字的进度就快,学习的兴趣就高,群众的创造性就能发挥。有的民办小学,让群众口编,教员记录整理,再教给群众,就是生动实际的教材,这办法值得参考。此外报纸是宣传、组织群众、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也是最现实生动的教材,因此,每个冬学应有一份报纸,边区群众或分区的,县的地方报纸均可。由各分区设法调剂供给。
  四、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教育对象、学习组织及教材灵活运用。如“民教民”、“小先生”、个别教学、分组与集体教学的配合等方式,“啥时来,啥时教”、“早来早教”、“家里实在忙就可以回家”,以及“输回教育”、“家庭教育”、“挨户教育”等办法,只要适合群众需要,均可采用。在识字的方法上,现有的经验如:分合教学法(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如合作社的“合”字拆成“人、一、口”,三个字再拼成“合”字);加笔划的教字法(如先教“一”字,逐渐增加教“二、三、王、主、羊”字;部首分类教字法(如“帅”、“木”、“土”、“氵”等部首联系教有关的实用字),以及给每个学生订一本子,捉手写字,先写易的,后写难的等,都是识字组或民办小学应用有效的识字法。冬学教员,可依据学生程度及教材,研究酌量采用,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卫生、珠算及其它常识的教学,亦须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民国三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解放日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 第五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