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战时干部学校教育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根据陕北公学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教育方针
  一、两种政治,两种教育
  教育服务于政治。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独立论”,实际不过是虚伪和自欺。
  “建国”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资产阶级专制主义的国家呢,还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新民主共和国呢?建国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呢?是为地主资产阶级专制政治服务的教育呢,还是为新民主主义政治服务的教育呢?
  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是以前进科学理论作依据的,以民族独立,民主自由与大众解放为目的的,是要把历史推向前进的教育。
  资产阶级专制主义的教育,是以孔子主义作依据的,以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为目的的,是要把历史拉向倒退的教育。
  政治上的顽固派极力维持资产阶级专制主义的教育,而政治上的前进人士则为新民主主义教育而斗争。
  二、教育应为长期抗战而服务
  教育方针或教育政策,是时代的产物。抗战时期的教育必须首先服务于坚持抗战的需要,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使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的方针。
  有些人至今固执着“教育无所谓战时与平时之分”,而要“使之合乎国家任务时期之需要”。抗战以来,当局对于教育的设施,虽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过多少的改革,但在根本政策上,则仍然坚持着十余年来地主资产阶级专制教育的传统。
  要使教育真正服务于抗战,则一方面,必须根本改变过去的教育政策或所谓“教育的最高原则”,又一方面,必须使教育的实际设施适合于战时情况与战时需要。
  我们主张教育要有战时与平时的区别,却反对把抗战教育同建国教育机械的分立或对立起来。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建立,必须以抗战胜利为前提,建国的许多根本条件必须培植于抗战中;同样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也必须从抗战中建立其根基,而建国人才的训练与培养不能同抗战隔离开来。我们主张:教育的根本原则与根本方针要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目前教育的具体制度与实施办法要适合于抗战国策。所以,中共六中全会在“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的方针下,提出了:
  “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的课程及发展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立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抗日干部。……”
  三、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
  陕北公学是战时干部训练班的性质。它的开办,首先为着训练抗日人才:它的教育对象是抗日民族自卫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前进青年,他们要求获得抗日的理论与实际。
  因此,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有如下的几个特征:
  1.使学生获得前进的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获得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与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知识。
  2.使学生获得当前革命运动发展规律的知识,获得坚定正确的政治方针。
  3.使学生获得抗日民族战争的知识,首先是游击战争的知识。
  4.训练抗日战争中的民众运动工作者和文化教育工作者。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敢作敢为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习惯,革命的实际主义与大众的民主的作风。
  依据这些特征,可以看见,陕北公学的教育原则是要把教育同政治统一起来,把革命的理论同革命的实际联系起来,把教导同培养统一起来。
  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忠实于民族、忠实于国家、忠实于抗战建国的先进战士。
  关于教育方针,就是这样。
  二、教育制度
  这部分只讲五个问题:(一)政治指导同教育作业一致; (二)学习第一;(三)民主生活;(四)学生会之地位;(五)干部政策。
  一、政治指导同教育作业一致。
  什么是政治指导呢?就是关于学生政治的、思想的和日常活动的指导。
  学校的政治指导没有它独自的目的,它同教育作业的关系,是服从于教育方针与教育计划,并当作教育作业的一部分而存在,理由何在呢?在于:
  1.关于学生思想意识和政治方向的指导,原来是教育作业的目的,它同整个教育过程不可分离。
  2.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也是学习,也是教育作业的组成部分。
  3.就学生方面说,生活同学习应当一致。
  4.就教员与教育工作者说,教授同指导应当一致。
  无疑义的,政治指导同教育作业的一致,是陕北公学教育方针的要求。可是,过去一时期,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上和组织上,曾把它们分立起来了,学校设有政治处,政治处和政治工作者把他们工作的目的看成是从教学过程以外去“保证教育计划的实现”,于是政治工作者不过问教学,而教学工作者不过问政治指导。于是形成政治指导同教学指导的分裂,形成两方面工作者的分歧与争执。现在已证明,这样的工作制度不适合于教育方针的要求。
  现在应该把这个制度加以改革,改革的办法是:
  第一,取消当作独立工作部门的政治处,把政治指导工作统一在教育处。
  第二,在各队的领导上,同样要消除政治指导同学习指导分立的状态,而把它们统一起来——统一于指导员。
  第三,关于学生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指导,一般的经过学生会。
  第四,我所说的政治指导,实际是干部教育的指导。关于干部,除开教育外,还有登记、分配的事宜,这一部分工作,可以设立干部处来管理。
  二、学习第一
  干部学校的基本目的和任务,在于教导学生,使他们获得革命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学习第一”,“一切为了学习”应当成为学校全部生活与全部活动的最高原则。
  为了实行和坚持这个原则,必须:
  1.充实和加强教育处的领导与工作,使它真正成为学校生活的中心。而教育处的工作,则以指导学习为中心。
  以学习指导科及以该科科长为首的学习指导委员会(委员成分包括教员、学科指导员和驻队指导员),应当负责计划并实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教学的一致性。
  队为教育单位,同时又是自治单位。队长、副队长和学生会主任所组成的三人委员会作为队的集体领导机关,他们之间的分工是:队长主要领导学习,副队长领导日常生活。而学生会主任则经过学生会领导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这种组织形式和分工,为的使队长和驻队指导员能以组织与指导学习为自己活动的中心。
  2.严格的实行“三八”制。每天八小时学习‘(上课和自习)’不许侵犯。每天八小时睡眠,不许侵犯。其余八小时,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社会活动与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外,设救亡日,作为学生政治的社会的活动时间。
  学生必须有充分的休息和娱乐,才能在八小时学习中有足够的强度。因此,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都不应超过必须的限度。尤其是从上的或从下的组织与会议,务要力求简单,以必需为限度。多一个不必要的组织,多一次不必要的会议,就使学生多些不必要的负担,多耗费些时间与精力。
  整个学校的作风,也要坚持埋头苦学的精神,不要贪好表面的铺张。
  3.民主生活
  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政治要求,而民主生活同我们学校的关系,好比空气同人的关系,我们不可一日无民主。有了民主的生活,可以发扬教学和工作的积极性,可以巩固学校的团结,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民主生活与民主作风。我们学校的全部生活中,应当贯彻着民主精神。自然,我们的民主是同集中制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无政府主义的民主。
  陕公的民主生活,遵循以下的原则: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之下,不论有无党派关系,一律平等。
  凡关于政治的和理论的原则问题,遇有意见分歧时,采用辩论、争论、解释和讲道理的办法,反对“强制统一”、“戴大帽子”与“打击”的办法。
  凡教学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采用大家讨论商议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反对命令主义与自由主义。
  教育计划和工作计划的讨论、决定与检查,由学生派出代表参加;而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有监督之权。
  任何学生和教职员,他们对于学校的全部工作有权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权越级控告。
  队上的各级干部由学生选举。
  实行真正的学生作自治。
  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之上,建立和巩固学校中自觉的纪律。
  对于民主的运用,采取宽广的态度。学生在民主的享用中,可能时常发生错误,但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可免的,教育工作者正好利用他们自己的实践来教育他们,使他们对民主生活有正确的认识和习惯。
  4.学生会的地位
  学生会是学校民主生活中重要环节与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的学校同资产阶级学校比较,在这方面也有根本的不同。资产阶级的学校不承认学生会,即使名义上承认,而实际上则窒死它或强制它成为自己御用的工具。与此相反,陕北公学不仅承认学生会,而且尊重它的组织上的独立性,给以实际的帮助。这因为资产阶级学校在政治上同大多数学生处于对立地位,而我们的学校则在政治上同学生们处于同一立场,这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能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与敢作敢为的人才,而资产阶级学校的目的,则是要培养“驯顺的绵羊。”
  然则在陕北公学里,学生会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学生会是全体学生的自治机关。它有领导全体同学恪守学校制度、规则与纪律的权力和责任;而学校的制度、规则、纪律等,是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之上建立起来的。
  学生会是组织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助手,它在这方面有推进、号召、鼓励、规劝与督促的责任。
  学生会是学生课外活动(文化、娱乐、体育、游戏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我们的学校里,需要十分生动、活跃、愉快的生活,而这种生活的养成,大部分要依靠学生会的活动。
  学生会是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代表者。
  学生会是学生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互助组织。
  学生会积极参加学校内的生活改善、物质建设和行政设施。
  由此可见,学生会能够发挥学生的自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与敢作敢为的精神,它能够在政治上、生活上,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与民主习惯。因此,学生会的活动也就是教育活动的一个环节,对它的作用和地位,不能不有足够的认识。
  学校领导者同学生会之间,则注意保持以下的正常关系:
  ①学校领导者给学生会以必要的指导,同时尊重其组织上的独立性。
  ②学校领导者注意倾听学生会的意见和呼声,经常吸引学生会代表参加行政方面的各种会议。
  ③在救亡日和课余,给学生会保持必要的活动时间。
  ④学生会的组织须力求简单,它的活动要注意:一方面不使同学疲劳,又一方面不侵占学习时间。它应当尊重学校的领导,遇有建议或不同意见,其提出和解决,均须经过一定的组织和一定的手续。
  现时,陕北公学的学生会——其活动,其成就,都还没有完全达到上述的要求,今后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努力。
  ⑤干部政策
  干部学校中应当把干部政策提到教育原则和政治原则的高度,这是为了:
  (甲)在教学过程中能正确的进行教育,即“因材而教”。
  (乙)在教学完毕时能正确的使用干部,即“因材使用”。
  资产阶级也办干部学校,对于干部也有考查和登记。可是,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要能“因材而教”和“因材使用”,他们更不会为干部的前途打算。他们的考查和登记,实际就是特务工作,实际是为了埋没人才、挑选奴才。
  在我们这里,干部的认识和登记,是非常慎重其事的,因为我们第一要发现人材,第二要识别人材,第三要不埋没人材,第四要正确的使用人材。
  我们怎样认识人材呢?
  ①把干部的学习和生活,他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看。通常的毛病,是只注意他的生活和行动的一个方面。
  ②把干部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看,换言之,即是从他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不要只问过去,不顾现在;或只看现在,不管过去。
  ③把干部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弱点对照起来看。不要只看到长处和优点,或只看到短处和弱点。
  ④把干部的一时的和个别的表现同他的经常的和全部的表现联系起来看。通常的毛病,是被一时的和个别的表现所迷惑。
  这样的认识干部,决不是一张登记表可以够用的,决不是几次谈话可以了事的,也不是单靠干部处或几个组织工作人员可以尽责的。这样的了解干部,必须通过一切必要通过的人和组织环节:真通过队上的组织,通过学生会和共产党的支部,通过指导员、教员和上述各种组织的负责干部。
  对于干部的错误又应该怎样呢?
  对于干部的错误,主要是教育他,帮助他以自我批评的精神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对于干部的行为和活动要通过决定时,特别是要作出组织结论时,必须使他亲身参加,并给他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当他不同意决定时,他有上诉之权。
  对于干部鉴定时,又应该怎样呢?
  对于一个干部的鉴定,必须根据全面的材料,特别要重视他本人所属的组织的意见,而持之以十分慎重的态度,任何的肆意与草率,都可能成为罪过行为。鉴定的结论,应该通知干部本人,如他本人有坚持的不同意见,应从新考虑,或把他的意见写成声明书,附在鉴定表上。
  对于干部的使用和分配又应该怎样呢?
  对于干部的使用和分配,第一要根据工作的需要,第二要根据干部本身的觉悟程度和实际能力。要大公无私“用人唯贤”,不可凭自己爱憎“用人唯私”。
  在我们的学校里,干部处就要依据上面的原则,通过上述的组织和方式去认识干部与登记干部。平时有了周详的认识和登记,则在分配干部时,便不至埋没人材和错用了人,至少不致弄出大的错误来。
  三、教育计划
  什么是教育计划?它主要的是关于课程与教材的选择、排列、配置及进度等等问题的计划。其次是关于学生自治、课外活动、社会活动等的指导计划。这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组织工作。这里只说四个问题:一、课程的选择、配列、进度;二、大课、提纲和参考材料;三、教学单位的编制;四、教学计划的检查。
  一、课程的选择、配列、进度
  关于课程的选择、排列、配合、进度等的计划,应该依从一定的根据和原则。
  首先应该依从于教育方针,例如,依据我们学校的教育方针,可以把马列主义及马列主义的社会科学当作基本课程,可以把中国问题、中国共产党与时事政治问题等作为主要课程,可以有游击战争、民众运动和文化教育工作等课程。
  其次,要依据于教育对象的文化水准与政治水准,要依据于教育期限的长短。尤其是课程的分量,深浅、繁简等,必须取决于这些条件,因此,如果有水准不同或期限不同的队次,也就有分量不同、深浅不同的课程。
  其次,还必须依据于教学的根本原则,即把理论同实际联系起来的原则。这个根本原则不仅要反映在教育方针上,同样要实际的贯彻到教育计划中来。课程与教材的选择,首先要依据这个原则。
  除开每个根本原则,在计划课程与教材的排列、配合以及进度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的五个原则:
  1.由少到多;
  2.由浅入深;
  3.由中国到外国;
  4.由历史的到论理的;
  5.课程之间的论理的有机的联系。
  对这些原则,不是要求把它们当作公式来机械的拘守,而是要求灵活的具体的运用它们。依据我们的经验,能够尽量照顾这些原则时,有很多好处,尤其对于学生精力的节省有很多的好处。
  “少而精”,曾经在我们学校里当作原则通行。其实“少而精”)只是意指着:在短期的训练班中,只能教学少量必要的课程,而对这少量的课程,必须好好的教,好好的学。因此,“少而精”不是一般的原则。一般说来,学业的进程是:少到多,浅入深。
  二、大纲、提纲与参考材料
  大纲、提纲与参考材料的制定,是教育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纲、提纲的作用,在于以简明的方式将课程的内容、范围、研究方向等作成系统的规定。大纲同提纲的作用相同,性质也相同,但两者在习惯上也有区别,可以说:大纲和提纲的区别,在于提纲对主要问题的提出与结论,有简要的说明和叙述。提纲比大纲能给予更多的便利。
  大纲和提纲的编制,需要注意以下的原则:
  1.服从教育方针与教育计划的要求;
  2.严格的遵守马列主义的科学的立场;
  3.体系上,须使历史的叙述同论理的说明之间,保持有机的辩证的联系;
  4.体裁上,应力求简明、生动,而又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机会。刻板的、枯燥的、独断的文句,使学生读起来脑痛头昏。
  参考材料的内容、范围与分量,一般的依从于大纲或提纲的需要,这是自明的道理。但是,问题就在于能否恰好做到适合于大纲或提纲的需要,没有“剪裁”的材料,徒然把学生引入“茫茫大海”,找不着边际。
  大纲、提纲和参考材料的编制与修改,一般的应通过教员的集体研究。而最后审定之权,则应届之校长或相关的领导机关。
  三、教学单位的编制
  教学单位就是教育单位和学习单位。在学校中,队是教育单位,而队下的“班”则是学习单位。
  依据过去的经验,同一教育单位的学生,应力求程度整齐,虽然整齐不是划一,而只是大致上有同等的水平,但决不可相差太远,相差太远时,教育作业要遇到许多的困难。
  但在学习单位中,则要采用高低混合的原则,尤其要注意使每一个学习单位里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高材生”,便可经过先进帮助落后,以保持教学进度的平衡(大致上的平衡)。
  教育单位力求整齐,而学习单位则采用混合编制,在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很矛盾,但在实际上,这正是辩证的处理了问题。
  如果有两个程度相等的队同时组成,则“高材生”应当适当的分配于两个队中,理由如同学习单位的编制。
  四、教育计划的检查
  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检查,自流主义的态度,即使有好的教育计划也不会正确的实行。
  教育计划的检查,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按教育单位的检查;(二)按学科的检查。一切其它形式的检查,都不出这两个基本范围。
  按教育单位的检查,大致在三种情况下进行:(一)第一个月之末;(二)学期之末;(三)毕业时的总结。每个教育单位在第一个月末的检查,关系很重要,因为就教育计划本身而言,第一个月是试行性质的时期,而就学生而言,则是开始走上战场。所以,第一个月末的检查,是使一个新教育单位确定的走上轨道与正确的展开教育作业的关键。
  学科的检查,可在各种情况下进行,但是重要的是,当每一学科教毕时,必须对该学科的质、量、内容、形式以及进度等的正确性和妥当性,作一深刻而又周详的检查。
  检查的目标,主要的为下列各项:(一)教育作业与政治指导的一般状况;(二)课程、课(教)材、进度等的正确性与适合性;(三)教员履行职务的状况与教授法;(四)学习的组织、方法、纪律与积极性;(五)教学的成效;(六)其它与教育作业有关的条件,如物质保证、作息状况等等。
  教育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准,因此,教育作业之全部的和最终的考验,是学生学习的成效如何。学习成效,是检查教育计划时的最后的和最可靠的指标(怎样考查学习成效的问题留待下一部分论述)。
  检查应当采用民主的方式。民主的检查方式大致有三个过程:(一)教育处规定检查计划,自上的传达下去,直到每一个学习小组;(二)自下的检查,回到教育处作总结;(三)再把总结传达下去。
  所有三个过程的进行,都应尽量采用民主的方式,一切有关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员都要亲身去参加这三个过程的进行,学生的队长、科(课)代表以及学生会代表也都要参加。所有三个过程,都须自上的和自下的发展讨论、辩论与自我批评。检查工作的深入,必须从检查方式的民主中获得。
  四、教学过程
  这部分说到以下六个问题;(一)教学过程的意义;(二)教员的品质;(三)教授法与教授态度;(四)学习法与学习态度;(五)实习的重要性;(六)成绩考查。
  一、教学过程的意义
  教学的意义:学生在教员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学得革命的理论与实际的知识,由此,对于教学过程的意义,可作以下的了解:
  1、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起来的斗争过程。
  2、在这过程中,教员、指导员同学生是处在同一的战线上,双方都应当主动的和自动的进入斗争。
  3、斗争的目的和方向之正确与否,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员,而在有了正确的目的和方向以后,斗争的成绩如何,则主要的取决于学生自己。
  教学过程的结局如何,即教学的成绩如何,首先取决于教员和指导员的指导是否正确,取决于学习者的自动性,其次,取决于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适合性。
  关于教学过程的意义,就是这样。
  二、教员的品质
  “一切学校里边,最主要的是教课的思想、政治的方向。什么东西决定这种方向?完全和绝对由教员成分决定。同志们,你们都很了解,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课程大纲’和‘规则’等等,所有这些东西同教员的成分比较起来,都是空话。无论怎样监督,无论哪种课程大纲,都绝对不能变更由教员的成分所决定的学习方向。在世界上,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哪个自重的团体、党团和小组,要是一个学校,其方向为教员成分所预先决定了,而这种方向是敌意的,则它决不肯替学校分担责任。”(列宁)
  因此,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担任教员和指导员,能够担任教员指导员的,必须具备下面的条件:
  1、他必须是一个前进的革命战士。
  2、他必须忠实于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3、他必须富于革命警觉性,必须能识破细小的政治欺骗和对于马列主义的曲解。
  4、他必须以经常的自我学习的精神,不断增进自己关于马列主义理论的知识与革命实际的知识。
  5、他必须不把马列主义当作教条去教授他的学生,而必须把这个科学的实质,生动的传达给他的学生。
  6、他必须富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与长处。
  7、他必须言行一致,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的学生。
  由此可见,轻视教员指导员的事业,甚至随便拉人塞责,是极端错误的。
  三、教授法与教授态度
  总结我们的经验,关于教授法与教授态度,可以说到三个问题:
  1、准备——教员必须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但是,准备不应限制在本讲的范围内(当然这是首先要准备的),同时还要注意本讲同本学科其它各讲间特别是过去各讲间的联系,还要注意本学科同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个教员必须参读其他各科的大纲或提纲),然后才能把本讲的内容和分量安置在一个适宜的限度上,而增进教授的效能。
  2、每一课的教学进行,大致依下列的顺序较为合理:引言——预习——质疑——讲演——复习(或复习——讲演)。
  顺序是每课讲演之前,由教员给学生指示本课的目的、主要研究的问题、教材的处理等。预习,即学生阅读材料。质疑,是集体的进行(队的班的或几个班的)。复习,是个人自习,或是集体讨论。讲演,可在复习之后或前,学生质疑和争论的解答,由教员或指导员负责。
  这个程序的优点,在于教员的指导、学生的自习、个人的研究以及集体的辩论,能够生动的有机的结合起来,而组成一个连续反复的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
  3、教员的讲演,应该不是独断的注入、机械的背诵、抽象的片面的说教以及繁琐的陈述故事,而应该是生动的说明、多方的辩证、原则同实际的适当配合与联系。
  4、为了达到教授与指导的一致、教与学的一致,教员必须经过种种方法去了解学生的程度,学习能力、他们的思想上政治上的倾向。教育处、指导员、课代表等,更须及时的将这类材料提供给教员,作为他进行教授和指导的根据。
  5、教员必须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6、不容易找到适当教员的时候,可给程度不太悬殊的队员采用上大课的办法。但每个教育单位的指导员必须负更多的责任,用他去代行教员所应该履行而又不及亲身履行的各种职务,才能收获预期的效果。
  四、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
  在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方面,需要说到以下诸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自习为主。
  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孰为重要,这是实践中提出来的争论问题。我们的解答是自习为主。理由是:(1)革命理论是集体的,革命经验也是集体的,但要把它们变成个人的占有物,则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最好的教员只能起最好的指导作用。(2)集体辩论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因为它可以校正、展开和充实各人的思想,所以在我们的学校中需要采用这种方式。但集体的辩论,必须以个人的努力与准备作基础,个人的努力与准备越是充分,则辩论越是有生气有收获;反之,则辩论越少收获,甚之徒有形式而无内容。
  依此原则,学校中学习时间的支配,应尽可能使自习时间多于上课时间;而在自习时间的分配上,应使个人自习的时间多于集体自习(讨论会等)的时间。
  第二个原则是从容前进。
  学习不单靠眼和耳,主要的是靠脑,换句说话,不单靠看书和听课,主要的是靠思考。思考便只能从容的前进,“欲速则不达”。有些人喜欢“紧张的学习”、“学习突击”、“学习竞赛”这类名词和办法。结果怎样呢?就学习成绩而说,则“速度”快而质量差,形式热闹而内容薄弱。就学生精力而说,则一度“紧张”和一度“突击”之后,便疲乏不振,甚至于害起病来。
  所以,我们要坚持从容前进的原则,废弃那些“紧张”、“突击”之类的办法。
  第三个原则是民主态度。
  民主是学习的主要态度。理由是:(1)学校是教育机关,而不是教堂,学习是自觉的活动,而不是盲目的追随。只有教堂,只有资产阶级的学校,因为他们那里教的是反动的复古的道理,如果不采用专制主义,就教不成功。而我们的学校里,教的是前进的科学的真理,“真金不怕火来烧”,真理不怕辩论。(2)学习是求得对于客观真理的认识,但真理是辩证的,主观认识同客观真理的一致,需要通过许多的矛盾和斗争,学习过程正是矛盾的不断提出和不断解决的过程。因此,怀疑、辩论,对于学习是必要的,而错误则是难免的,毋需害怕的。
  因此,我们在学习中,要坚持独立的思考问题与敢于怀疑、敢于辩论的民主主义的作风,而反对强制服从与“戴大帽子”的办法。
  第四个原则是预习与复习并重。
  好比交朋友,一次相识是初交,二次三次相识才可能成为深交。读书也是如此。一读只能是浅读,反复多读才可能深入。在学校中虽不可能反复多读,但预习和复习则必须成为最低限度的规则。
  第五个原则是学而不厌。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毛泽东)
  五、实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列入实习这个阶段,才更为园满。实习是理论和知识的具体运用,教学过程中加入这个阶段,对于学生,对于教员,对于整个教育作业,都有很多的好处。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特别由于干部需要的迫切,我们至今没有能够采取这个制度。现在教育的期限延长了,我们须尽可能的采用这个制度。
  实习应当适应教育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员应当轮流参加。
  实习最好列在教育计划的末期。
  六、成绩考查
  旧时学校中关于学习成绩的考查,是要学生死硬的背诵和记忆已学功课的若干公式。所谓考试制度,就是在严格监视之下来进行这种背诵和记忆。这种背诵和记忆,无异要使学生变成“字典”和“书架”;而“监考”制度,则在学生中造成侥幸心理与作伪习惯。这种制度,在我们学校里,自然不能不被抛弃。
  在我们的学校里,成绩考查应当包含下面的目的和意义:第一,一方面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与了解程度,又一方面为了测验教育计划的适合性、教授的正确性与指导的积极性等等。第二,为了使学生对于已学的知识能够有温习、整理、综合与发展的机会。
  因此,我们虽采用测验的方法,但我们学校里的测验应当依据以下的原则来进行:(一)在测验前,须使课程的前进停止一下,以便学生将所学过的和所研究过的一切东西进行一次有系统的温习与综合。(二)测验的题目应当是生动的能够使学生发展其思想能力的。(三)测验是在无监视的自由环境之下进行。(四)测验的结果由教员作一次公开的评判和总结。
  除开测验的办法外,还可利用其他种种方式来考查学习成绩,例如讨论会、辩论会、问答晚会、学习笔记、学科展览会、学科的具体创作、实习的通讯、笔记等等。但对这些方式的采用,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必须有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把他当作教育作业来进行,才能获得理想的成效。
  五、我们的校风
  这里,把我们的作风,也就是校风,简单的说明一下。对这方面问题,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些,这里是综合的来说。
  我们的校风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我们学校不但要有明确的方针,而且要有明确的制度与方法。自然,这些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无论何时都不可缺少。明确的方针、明确的制度与方法,不但对一个学校是不可少的,对于无论哪一种团体和事业,都是不可少的。
  第二,我们学校的生活是学习第一,这是由于我们的任务是学习,不只是学习一般的基本的知识,而同时十分注重时事政治的研究。这不仅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政治的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的政治,而且还因为我们要学习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不断变化的环境,从那里得出战略的和策略的结论来。这种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对于干部学校的学生特别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有政治远见的人才。
  我们校风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民主与自治。目的在于使学校的全部生活充满着活跃、愉快、前进的空气,在于发扬教职学员的积极性、自动性与创造性,在于自治能力与自觉纪律的养成,在于培养能够接近和深入工农大众的敢作敢为的人才。
  我们校风的第四个特点,就是坚忍、切实、艰苦、朴素,换言之,就是实事求是的革命实际主义。这是每个前进战士必须具备的精神,需要贯彻在我们学校的实际生活中。
  第五,最后一个特点,就是自我批评。这是一个革命学校、一个革命团体和一个革命战士,为要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为要使自己的知识和革命事业不断前进所绝对必需的一个武器。我们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职员必须掌握这一个武器。
  关于陕北公学的校风,就是这样。
  六、共产党员在陕公
  陕公的共产党员,也和其他场所里的共产党员一样,组织在他们自己的支部里。
  陕公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办理的学校,因而学校里共产党员的活动,同学校的宗旨、方针及其他领导是一致的;但领导陕公的,是中共中央及其所委派的党员,而不是共产党支部。
  由于陕公办在边区,而且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之下,所以陕公的共产党支部都有其合法地位;但由于共产党在全国还没有获得完全合法的地位,所以陕公支部的组织生活,也就不能完全公开。
  陕公的共产党员,大多数是正在过着学习生活的新党员,只有少数是学校工作者。
  陕公共产党支部的周围,有着大批非党青年,他们向共产党学习革命的理论与实际,他们希望加入共产党。
  这些,就是陕公共产党员和共产党支部的特点。
  从这些特点,得出陕公共产党支部和共产党员的任务来:
  共产党支部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团结党的和非党的人员,以保证学校全部教育计划和工作计划的实现。
  共产党支部的第二个任务,是接收新党员并有计划的进行党内教育。
  每个学习中的党员,他的基本任务是努力学习,是要力求比非党同学学得更好。每个在职的党员,他的基本任务是努力工作,是要力求比非党干部作得更好,同时又积极参加在职干部的学习,比非党干部学得更好。
  在学习中学得更好,而在工作中作得更好——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和模范作用,就是他们的党性。
  共产党员在学校生活中,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利,就权利来讲,他同非党同学一样。但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都有特殊的义务和特殊的责任,那就是:共产党员必须坚持统一战线的纲领,坚持民主的原则,坚持忠诚团结的立场,诚心诚意的去帮助非党干部(友党的和无党派的干部),又虚心乐意的向他们学习。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之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应当成为我们学校里党员同非党干部间相互关系的准则,而共产党员必须首先遵循这个准则。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先进作用,就是他们的党性。
  关于陕公里面共产党员和共产党部的任务,就是这样。
  罗迈
  (民国二十九年六月《中国文化》一卷四期)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