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4、解放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的减租、查租和生产运动

雷云峰 张宏志


  (1945年11月——1946年10月)
  194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的指示,要求各解放区,特别是广大新解放区,在1945年冬和1946年春发动一次大的减租运动。文件指出:不要因为新的大规模战争而疏忽减租和生产,恰好相反,正是为了战胜国民党进攻,而要加紧减租和生产,要求共产党员以实行减租和发展生产两件大事作为帮助人民解决困难的重要关键。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1946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的党内指示中,进一步强调减租和生产的意义,并指出在老解放区应进行复查减租减息的工作,进一步巩固老解放区。《解放日报》先后以《减租和生产》、《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为题发表社论,论述减租与生产的意义、步骤和方法,要求贯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方针。
  中共西北中央局为贯彻中央指示,于1945年12月29日召集边区建设厅、边区抗联会、延属地委及对农业生产有研究的同志举行农业技术座谈会,探讨生产技术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改进农业技术是边区开展生产运动的重要环节,只有组织起来,深耕细作,改良土壤,消灭虫害,改良籽种和生产工具,边区农业生产才能突飞猛进。边区政府接着在1946年1月19日召开边区一级三十几个机关1千多名干部参加的生产动员会。西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贾拓夫在动员报告中号召大家动手发展生产,同时励行节约,积极备荒,健全财经制度,减轻人民负担。2月10日,《解放日报》在《前进一步》的社论中,专门论述了该年边区开展生产运动的有利条件和新特点,要求各地干部学会细致和深入的工作作风,克服满足于老一套的思想,使今年生产成绩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同时为支持春耕生产,边区财政厅拨发救济粮4000石,移民贷款1000万元,并为工农业投资贷款,推动生产运动。2月19日,边区政府颁发命令,停征公盐代金。到1946年6月,全边区共植棉35.1万亩,足苗26.5万亩。夏粮收获90万石细粮,全年收获这180万石,比1945年增产50%。在大生产运动中,难民纺织厂仅3至4月份就织布173.25万余丈。志丹县原计划开荒2万亩,而截止6月上旬,实已开荒4万多亩。
  工业生产经过确定生产方向,讨论具体计划,进行资金、运输、人力的调整和抓副业生产,胜利完成前半年生产计划。
  民间纺织业也有大的发展。延川县1万多妇女,参加纺织的达8000余人,所织出的布除供全县用布外,还能出售一部分。边区银行发放1.8亿元纺织贷款,贸易公司供给26万斤纺织棉花,有力地促进了民间纺织事业。
  机关部队自给生产也取得很好的成绩,如蔬菜大部分已能自给。伙食和办公费,仅据延安16个机关的统计,自给率达到47%。边区政府5个厅干部的个人生产,收获为870多万元。
  开展生产运动的同时,边区还进行了减租查租工作。陕甘宁边区自二届参议会以来普遍实行了减租减息,但由于运动进展不平衡,加之两年来一般地放松了查租工作,某些地方发生了部分地主任意倒佃、撤佃、假典、改定租为活租、变相提高租额、明减暗不减等非法行为,也有少数乡村没有实行减租。边区政府于1946年7月21日发出了关于减租和查租的指示,指出在减租比较彻底的绥德和关中一带,应以复查和保佃为主;在减租尚不彻底不普遍的陇东庆(阳)、合(水),镇(原)一带,应以减租、退租、勾欠、换约、保佃为主;在安边除切实依照租佃条例进行退租、勾欠、换约,保佃达到彻底减租外,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照顾各阶层利益。指示要求各级干部弄通思想,严格掌握政策,明确农民是边区经济的基本动力和民主政治的基本支柱,深入减租不仅关系到改善农民物质生活,而且关系到边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巩固。减租也必须是群众斗争的结果,一定要按照各地具体情况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加强农会工作,把减租查租当作夏收和秋后的中心工作。随之,边区政府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绥德、陇东、三边帮助开展减租查租工作。
  经过两个多月,减租查租运动获得可喜成绩。在减租最不彻底的陇东分区,举办了庆、合、镇三县干部训练班。合水减租训练班下乡帮助发动群众,慎重清算了恶霸唐子光。在绥德分区的佳县东会区某些村,发现有七年未减租的事实,在关中的淳耀县、延属分区的鄜县也不断发现有减租不彻底的地方。除对个别最坏的恶霸清算外,一般的用仲裁说理方式达到了退租保佃的目的。已经分配过土地的地区发现不少地权纠纷,如延安县地主张登云,利用乡长职权改填土地所有权证,收回川地36垧,石窑1孔,枣榆树31棵,在查租中经村民大会决定,把收回的土地和几年的租子全部退给原主。新获解放的安边农民在民主政府协助下,收回了被三边天主教堂强占的1400万亩土地;约1.3万农民每人可以分得35亩耕地;同时按照民族政策,对蒙地部分不作分配,地权仍归原属蒙民,可由该地蒙族自治政府收取适当的地租,作蒙族人民公益事业之用。绥德、三边的开明绅士和新十一旅军官,也在减租保佃运动中自动献地,要求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如绥德的安文卿、张哲卿、蔡幼轩,新编第十一旅的李友竹团长、高昆山副团长、冯世光营长等,都自愿献出多余的土地。共计绥德献地8600余垧,三边献地11,300余垧。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主编:雷云峰;副主编:张宏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