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再谈精兵简政 (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陶铸


  一
  目前抗战形势很明显的是进入了新的困难的阶段,而敌后抗战更确是遭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困难,且这种困难在今后要决定日本帝国主义命运,一两年内是还要增加的,为要克服这一困难,熬过这一艰苦的途程,以达到争取最后的胜利,这不仅需要我们的党、军队和政府,要在咬紧牙关在敌后坚持死不退回的决心,更重要的还要我们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全体民众,再接再厉,与我们同样有咬紧牙关的决心才成。党的精兵简政的政策是为着这个目的而定的,因为今天要能在敌后坚持,不是光靠政治动员,提高军民抗战情绪所能解决问题,而在于使军队能在敌后养活得下去,敌后根据地的民众也能养活得下去,世界上是从来没有饭都吃不到而能打胜仗的军队,也没有在革命的统治下,自己都养不活还能养活军队的民众。
  现在各个抗日根据地,虽还没有到民众自己已养不活,军队已饭都吃不到的地步,但我们必须估计到:在抗战长期坚持下去,而我们的政策又不注意到这点,一些个别的地区走到这种地步,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正面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更好的、及时的、自动而有计划的来贯彻精兵简政的政策,避免这种不幸的到来,和真能做到争取最后的胜利。
  二
  需要我们首先认识的:我们各根据地的民众,其真实的负担能力是怎样的呢?换句话说:他除养活自己外,还有多少剩余拿出来,养活军队与工作人员呢?根据各根据地的调查材料,一般是:因战争的关系,生产常遭破坏,加以敌人毒辣的破坏——抓壮丁、杀耕牛、掠夺、焚杀,制造广大的“无人区”,和实行各种经济上的封锁与统制等,所有根据地没有例外的。生产力部比战前减低了,甚至有个别地区减低到百分之五十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虽采取各种办法尽量减少民众对抗战的负担,但总不能不要人民负担,这就使得我们虽已够苦,而仍不能对群众生活有好多的改善。因此,敌后根据地民众的负担力是不大的。在根据地基本地区内,民众生活较好,最大限度也只能每百人能养活四个人;游击区因敌人容易到,破坏多,建设少,其人民负担能力是要少于基本地区的,即这里每百人只能养活两人;至敌占区和近敌区,民众负担能力更差,那更不用说了。
  可是:我们各根据地(连陕甘宁边区在内),拿现有的人口总数与脱离生产人口的总数的比率来看,大都到了饱和点,有很难维持现状之感。且问题还不只此,在今后敌后更残酷的斗争中,敌人势必更加紧对我根据地的破坏,生产力的萎缩,我地区的缩小,民众的生活更加困苦,其负担的能力还要减少,那是毫无疑问的。
  三
  民众负担能力更加减低,我们的收入不成问题的也会随之减少。在假如我们不实行精兵简政早为应付的情形下,我们根据地完全是农村,不比城市,伸缩范围较少,含蓄力量较差,唯一的办法是用“寅时吃卯时粮”,根据地所仅有的一切再生产资金完全把他动用完,如果还不能渡过难关,那就只能实行另一种的“精兵简政”,即以不断的逃亡与减员,来达到只能有那样的数量为止。但这是很危险的,民众会脱离抗战(即不投敌,消极也就不妙),弄得不好可以使根据地濒于破灭,因为,这一条规律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即一定的生产力养活一定的人数。我们根据地今天的生产力与被这生产力所养活的人数之间是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绝不应依靠其自流的发展,而应依靠我们自觉的有远见的政策的指导。
  四
  现我们各根据地对精兵简政的政策到底执行得怎样呢?虽一般已开始在做,但均做得很不够,原因是由于大家一方面还舍不得把自己的部队和工作精简一下,另一方面被精简的确也不容易找到销路。有两个碗盛水,倒来倒去还是那些水之苦。这里十全的办法是没有的,从远处大处着眼,部队硬要做到丢多而存精,各种机关与各种工作硬要做到有绝对需要的才使其存在与让其进行,否则就一律撤消与停办,被精简的尽量设法,安置不了就让其自谋生计也比不告而别要好,这样既可以精干本身,容易在今天敌后求得生存,又可以减轻民众的负担,给以生息的机会,这不管从现在与将来来看,都对我们是绝对有利的。如不此之图,只看到今天还勉强过得去或者稍有程度之不同,便以为自己的处境是属于特殊,精兵简政根本于我无用,那就是非常错的想法,这种错的想法,在今天是应当放弃的。自然,精兵简政,因各地区之不同,在执行的程度上是应当有些差别的,如富产的平原地带,一般生产力比贫苦的山岳地带要高,因之人民的负担力也就要大于山地,被养活的人可以多一点,精简就可以少一点。再如以华中与华北比较而言,华中发展起来比较迟,今天有许多东西在华中还未搞起来,这就决定它精简的范围与深度确不同于华北,因为它不仅精与简的对象没有华北那么多且某些方面是还可以多少增一点的。
  五
  另一方面,把精兵简政当成主义,做落后群众的尾巴,只一味的要精与简而不注意到:坚持一定的地区是需要有着一定的力量,这一点,那也是昧于精兵简政这一政策的真义的,量体裁衣并不等于不要穿衣,也就是说:一个根据地脱离生产的——部队与工作机关今天应要估计当地人民的力量,精简到绝对必须的限度,可是在这限度以内是不能再精简的,人民仍是要担负起养活这个力量的责任的,即系仍很苦,部队、机关固应咬紧牙关屹立不动,而该地民众也应咬紧牙关尽量予以支持,否则:就不是精兵简政,保持力量,坚持抗战,而是拆伙解散,瓦解力量,取消抗战。总之:精兵简政这一政策,一定要贯彻,在执行中并要对不精不简与精简主义这两种倾向做两条战线的斗争。
  

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