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谢子长 > 全文图书 > 谢子长纪念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清涧起义中的谢子长
雷恩俊

  清涧起义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在陕北清涧县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根据党的八七会议决议,由共产党员谢子长、唐东元(即唐澍)、李象九等率领陕北军阀井岳秀的部属中受我党掌握和影响的一部分连队进行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我党领导陕北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一次尝试和预演,即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开始,是永远值得纪念的。
  陕北是个干旱多灾的贫穷山区,解放前,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哪里有压迫,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为了求得生存,陕北人民曾经多次起来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以后,陕北人民自发地起来反抗地主豪绅、封建军阀的斗争一直没有间断过。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起义和斗争,最终都失败了。
  正当陕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寻求生路的时候,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一声春雷,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陕北人民的革命斗争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代,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陕北也得以迅速发展,不仅在学校和农村不少地方建立了党的组织,就是在军阀井岳秀的部队中,党的组织也有很大发展。当时陕北军阀井岳秀部属石谦旅中,由共产党员谢子长、李象九当连长的两个连,班、排长都是共产党员,士兵中也有不少党员。谢子长以极大的革命热忱宣传马列主义,不断组派宣传队走上街头,集会演讲,宣传革命道理。深入农村,组织农民协会,号召民众起来革命,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7年春,谢子长连调驻安定(今子长)县,李象九连调驻清涧县。同年4月(农历下旬)李象九被提升为二营营长。不久中共陕西省委派唐东元以军事教官名义来李象九营做党的工作。革命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猛烈地冲击着陕北军阀井岳秀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就在这时,蒋介石反动派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进行血腥镇压的反革命腥风刮到了陕北。反动军阀井岳秀遥相呼应,紧密配合。他的旅长石谦因思想比较进步,同情革命,于7月25日晚被井岳秀派刺客暗杀了。接着,井岳秀部旅长高为成命令李象九营到延安准备改编为骑兵团,命令谢子长连到宜川换防,阴谋分而歼之,借机消灭这两支所谓“赤化”了的部队。在此紧急关头,中共陕西省委指示李象九、谢子长:敌人妄图借整编、换防之名消灭我李、谢部队,我李、谢部队不能坐等敌人消灭,应立即举行起义。按照省委的指示,谢子长、唐东元、李象九等组成了起义领导小组,立即着手起义的准备工作。决定以原李象九、谢子长的两个连为骨干,联络其他受我掌握和影响的六个连约千人,在清涧发动起义。
  1927年10月12日傍晚,谢子长、唐东元、李象九等在清涧县城召开的驻在这里的四个连的排长以上干部紧急会议上,首先分析了敌人妄图消灭我们的反革命阴谋,传达了省委关于举行起义的指示,对起义作了具体部署,决定驻在这里的四个连首先发动起义,然后会合延川县的另一个连南下宜川,与宜川县的其他三个连会师。当晚,起义的枪声在清涧县城胜利打响后,部队即按原计划行动。第二天清晨即撤离清涧县城,挥师南下。途经延长时,一举歼灭了驻军两个连并一个营部,枪毙了敌营长齐梅卿。驻宜川敌人闻讯后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向我准备参加起义的宜川三个连发动进攻,这三个连当即迎敌,激战一昼夜。第二天我清涧起义、延川起义的部队赶到宜川城下,敌代旅长康子祥率部万余人仓皇弃城逃跑。三支起义部队在宜川胜利会师。会师后,部队整编为旅,李象九任旅长,下属三个营,谢子长任一营营长,下属三个连;韩子丰(共产党员,原为连长)任二营营长,下属两个连;李瑞成(共产党员,原为连长)任三营营长,下属三个连。
  谢子长很注重部队纪律教育。清涧起义发起的当天晚上,李象九的护兵黄福财乘机乱抢老百姓的东西,被谢子长发现当场枪毙,并借这件事对部队进行了纪律教育。宜川会师后,引起井岳秀的极大震惊,立即调遣部队企图消灭这支革命武装。谢子长同志及时提出:起义部队应该公开打出红旗,主动出击,并提出陕北交通不便,敌人的追击部队只能一个营一个营地向我们运动,乘敌人兵力还未集中之前,我们应该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各个击破的战术原则,敌人来一个营,我们就消灭一个营,消灭上它几个营,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这样我起义部队的士气就定会越战越强,党和革命的影响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同时,通过战斗,在组织上把不好的连排长洗刷掉,让政治上可靠的共产党员担任。谢子长的意见,得到唐东元的支持。但李象九却惟恐这样会损失部队兵力,影响团结,执意不听谢子长、唐东元的意见,仍然沿用井岳秀部十一旅(即石谦旅)旗号,驻守宜川,也不愿换掉与自己关系好的坏干部。由于以上问题难以解决,唐东元去西安向省委请示汇报。唐去后,李仍按自己的意见改编了部队,对敌人的包围不做准备。结果,敌人用20天的时间,调来七八个营的兵力包围了宜川县城,并先后攻占了虎头山、凤翅山这两个重要的护城山,使我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时,李象九又匆忙决定撤出宜川城。撤退时谢子长营为突击队,计划首先击毁离城五里的党家圪*(左土右劳)一营敌军,扫清我军向南川突围的障碍。战斗打响后,紧随突击队的骡马因猛烈的枪炮声的惊吓,狂蹦乱跳,四下奔跑,使枪支弹药和物资驮子丢得满川皆是。由于指挥不当造成战斗失利。我近千人的起义部队只突围出去290多人和十几匹战马,枪弹物资丢失殆尽。
  当革命遭受挫折时,总会有一些动摇分子要离开革命队伍,那些混进革命队伍的投机分子和异己分子则会公开叛变革命。宜川突围后,部队行进了约40里,稍事休息,我所在五连的连长,土匪出身的雷进财召集班、排长开会,预谋叛变投敌。五连行至旅部时,我(当时任排长)向旅长报告了雷进财要叛变的情况。当天下午部队到慕村宿营,谢子长同志奉旅部命令,来我连亲自下了雷进财的枪,并当场处决了这个叛徒。
  部队艰苦转战,到达韩城西庄镇。这时,去西安向省委汇报请示的唐东元和省委派的阎揆要等五六个同志一起来到部队。这些同志带来了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消息和传单,井冈山道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遵照毛泽东关于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光辉思想,陕西省委指示部队立即拉到陕甘交界的子午岭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按照省委的指示,我们甩掉李象九及其控制的一部分人,以谢子长营为基础重新组织了队伍,打起了西北工农革命军第一游击队的旗帜,共180人,在唐东元、谢子长、阎揆要带领下向陕甘边界进发。我们走后的当天晚上,李象九及其控制的部队被敌军王保民部队收缴了枪支,除阎红彦等少数同志拒绝交枪,坚持斗争以外,其他大部分被敌人收编。李象九至此也脱离了革命。
  我们向陕甘边界进发的部队在谢子长,唐东元、阎揆要等的带领下,日夜兼程,于离开西庄镇的第二天晚上来到宜川城下。为了不使敌人追击,我们采取主动进攻的方法,在到达宜川的第二天清晨打进了县城。当天下午我们又主动撤出,沿着延长—延川—安定(今子长县)—安塞—保安(今志丹县)的方向继续前进。一路上,井岳秀的伪军前堵后追,加上寒冬腊月,我军衣薄粮缺,生活极其艰苦,部队减员很多。1927年12月底到达陕甘边界的豹子川时,总共只剩下29个人。我们五连只剩下了连长阎揆要和我两个人。在豹子川刚吃过晚饭,敌人又追了上来,由于寡不敌众,我们便三三两两的分头钻进了山上梢林。结果,互相失掉了联系。至此,历时四个多月的清涧起义失败了。
  这次起义失败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起义部队政治上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正确的领导核心。特别是主要领导人李象九在关键时刻政治上动摇,不能正确地执行党的决定,不采纳谢子长、唐东元的正确意见。
  二是军事上指挥失当。部队在起义后没有乘敌军尚未集中之机,主动出击,各个歼灭分散孤立之敌,而是按兵不动,坐失良机。待敌人集结兵力使我军处于被动挨打地位时,又惊惶失措,盲目突围,使部队受到很大的损失。
  三是参加起义的部队成分复杂。这次起义基本上是在旧军队的基础上搞起来的。虽然作为骨干力量的李、谢两个连大部分由共产党员组成,但那时还未能在连队中建立起强有力的党的基层组织,对部队特别是党员缺乏坚强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以,一遇困难挫折,不少人就悲观失望,动摇,逃跑,以至叛变投敌。
  四是这次暴动没有和工农革命群众结合起来。当时没有提出,也没有着手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土地问题。因此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和支持,基本上是孤军作战。结果,起义部队终因寡不敌众,被强我十倍的敌人打散了。
  清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是我党领导陕北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第一次尝试和预演,它使革命的共产党人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为后来的武装斗争和西北红军,陕甘宁苏区的创建积累了经验。清涧起义的意义及其历史功勋永远不能泯灭。
  

谢子长纪念文集/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