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谢子长 > 全文图书 > 谢子长纪念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谢子长年谱

  1897年
  1月19日 诞生于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枣树坪。原名谢世元,又名德元,字子长,号浩如。
  稍长,同长兄谢德惠、二哥谢占元从事轻体力劳动,牧羊、放牛。
  1909年
  冬 就读于村私塾,并随拳师魏进德习武。
  1914年
  入安定县城文笔书院读书。
  1915年
  秋 参与组织进步师生控告知县惨杀反袁世凯称帝的进步人士郭海宽。
  1919年
  秋 考入西安省立第一中学(今西安市第二十五中学)。
  冬 寒假回乡,步行到榆林状告县长章尚武欺压百姓。
  1920年
  转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任学生联合会负责人。
  1921年
  为反对瓜分中国的“太平洋会议”,在校长杜斌丞支持下,组织学生罢课三天,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1922年
  春 在榆林中学未及毕业,便回家乡创办小学。
  秋 赴山西阎锡山太原陆军学兵团,因书写《秦人在晋言志书》,备受关注,遂入三营六连学习军事。
  1923年
  秋 于学兵团毕业,前往河南、北平等地考察。
  1924年
  春 回安定县,建立民团,任团总。随后赴北平,探求革命道路。在此与陕西旅京学生中的共产党员李子洲、白超然、白志诚、白志强、李波涛、白志立及北京地方组织负责人刘伯庄等多有接触。同时积极参加当地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
  1925年
  秋 在北平经白超然、白志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2月 返回安定,继续筹办民团,任团总。与安定县警佐、共产党员李象九一起开展革命活动。
  1926年
  春 动员进步青年到陕北军阀井岳秀部石谦团学兵连连长李象九处当兵。年初,在李象九连建立了中共宜川(军队)第一(特别)支部,书记李象九。不久,谢子长将安定民团改编为石谦团三营十二连,自任连长。驻防宜川时,中共绥德地方组织介绍一批党团员到十二连担任班长、排长,在部队建立了中共(宜川)第二特别支部,并组织了士兵委员会、俱乐部、青年军事训练班,以提高士兵的阶级觉悟。
  夏 在十二连建立中共宜川(军队)第二(特别)支部,任书记。特支隶属中共绥德地委,接受中共北方区委指导。翌年春,特支随部队移驻安定瓦窑堡,称安定特支,归中共陕甘区委领导。
  冬 石谦团奉命到韩城攻打刘镇华之镇嵩军。克韩城后,谢子长连驻防宜川。
  1927年
  1月 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入陕后,与共产党人密切合作,陕西大革命运动进入高潮。井岳秀部被冯玉祥改编为国民军联军第九路。谢子长率十二连驻防安定,利用有利形势,联合当地学生、农民、士绅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2月20日 安定县召开地方行政会议,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和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主席团成员及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主持通过了《安定县地方行政会议组织大纲》及《细则》、《农民协会章程》和天足会、保卫团、捐税等八个决议案。
  2月23日 与三营十连连长李瑞生联名发布《敬告父老昆弟们》布告及《敬告安定父老兄弟》传单,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共同奋斗,完成国民革命。”
  2月29日 主持召开安定县市民大会,通过了《各团体宣言》。号召各团体紧密团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官僚,改善民众生活。在此期间,谢子长协助党组织举办了安定县农民运动讲习所,领导农民协会开展对土豪劣绅进行斗争,使贫苦农民扬眉吐气,社会秩序井然,群众称其为“谢青天”。
  2月 协助冯景翼、郭郎亭等组建了中共安定支部,4月改称特支,书记冯景翼。
  3月 李象九升任二营营长,驻防清涧,在其他连、排也建立了中共组织。
  5月1日 在其组织下,安定农民协会成立。
  5月30日 与冯景翼等组织召开安定县农民协会代表大会,悼念李大钊烈士,声讨帝国主义和新军阀镇压革命的罪行。31日,会议形成决议案40余条。
  7月 冯玉祥追蒋介石、汪精卫进行“清党”反共,井岳秀下令封闭陕北党组织活动据点之一——省立延安四中和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
  夏 中共石谦旅(六旅)特别支部建立,李象九、谢子长、白乐亭为负责人。
  8月 中共陕西省委派唐澍、白乐亭到清涧县巡视工作,指示谢子长、李象九在石谦部开展秘密工作,发展组织。同时,唐澍、白乐亭亦留在清涧开展工作。不久,省委直接领导其军特支。
  8月下旬 六旅旅长石谦在榆林遭井岳秀暗杀,康子祥任代旅长。井岳秀密谋将李象九营及谢子长连调动,分而治之。谢子长、唐澍、李象九等在清涧利用公祭石谦的机会,揭露井岳秀的罪行,提出为石谦报仇的口号,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并派李唯俊、白锡林去宜川联络共产党员李瑞成率领的十连配合起义。由白乐亭联系地方上的党团员参加起义队伍。
  10月上旬 为统一起义领导和指挥,成立了陕北军事委员会,唐澍任书记,子长、李象九、白乐亭为委员。
  10月11日 谢子长、唐澍、李象九等率领部队封锁交通要道,割断与榆林联系的电话线。谢子长在其连部门上书写了“大地民方醒,中原鹿正肥”。
  10月12日 谢子长、唐澍、李象九率井岳秀部六旅中共组织掌握的一部分部队在清涧起义。起义部队顺河南下,攻打宜川,路经延川县城与王有财连会合,后向西急进,夜宿老庄河。同日率部经杨家沟进入延长,一面派人进城联系,一面亲率先头部队袭击延长县城,歼灭驻军两个连和一个营部,处决了营长祁梅卿。
  同日 李瑞生在宜川城内率领十连起义,与旅长康子祥指挥的部队激战一昼夜,控制了半个县城。
  10月15日 谢子长、唐澍、李象九率清涧起义部队到达宜川城外,与宜川起义部队十连、九连、骑兵连里应外合,向康子祥部发支进攻。康子祥带人仓皇逃跑,余部投降。
  10月中旬 起义部队在宜川改编为十一旅,全旅千余人,李象九任旅长,下辖三个营,谢子长、韩起胜、李瑞生分任营长。在此,起义领导人唐澍、李象九在部队整编、行动方向等问题上发生分歧,唐即回西安向省委汇报。不日,井岳秀部高双成率部围攻宜川,由于指挥失误,起义部队损失惨重,仅谢子长与韩起胜营部分士兵从南门冲出包围,转移到韩城西庄镇。在此,部队暂编为王保民部独立旅。
  11月 省委派唐澍、阎揆要、白志强来韩城成立了由唐澍、谢子长、阎揆要、白乐亭、史唯然组成的军委,准备发动第二次起义。二次起义后,以谢子长营的100多人为基础,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第一支队,唐澍、谢子长任总、副指挥,阎揆要任参谋长。
  1928年
  1月1日 唐澍、谢子长、阎揆要率游击第一支队北上突袭宜川城,由于敌情不明,战斗受挫。遂经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到达陕甘交界的洛河川,此时,部队仅剩二十余人。
  2月 唐澍、谢子长先后回西安向省委汇报,其他同志分散隐蔽。随后,省委派子长、唐澍到洛南三要司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我党控制的新编第三旅(许权中旅)开展工作,准备组织新的武装起义。唐澍任旅参谋长,谢子长任营特派员兼副营长。
  5月上旬 随许旅由洛南、潼关而至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不日,起义部队到达华县高塘镇,宣布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子长任军委委员兼第三大队大队长。
  5~6月 西北工农革命军与渭华地区起义农民结合,形成200多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冯玉祥部宋哲元急调一个师的兵力向起义中心高塘镇发动进攻。
  6月3日 子长率三大队在华县赤水镇处决了破坏革命的商会会长及两个反动差役,没收了“三兴合”、“祝寿昌”等商号的财产,一部分留做军需,一部分分给贫苦农民。
  6月上旬 渭南县(今临渭区)保安团在高塘塔山脚下与陕东赤卫队发生激战,子长急率三大队增援,击溃保安团。
  6月中旬 与参谋主任高克林率三大队袭击华县城,回师时发现冯玉祥部骑兵师进攻高塘,正与工农革命军激战。子长立即指挥部队投入战斗,从东西两头夹攻,敌军以为中了埋伏,仓皇溃逃。
  6月19日 宋哲元分兵三路进攻起义中心高塘。子长率三大队奉命防守,奋力阻击敌军,掩护主力退往秦岭山区。由于兵力悬殊,子长率部被迫转移到洛南县境内两岔河山区。
  6月25日 子长率部与刘志丹、唐澍率领的主力在洛南保安镇会合,再遭强敌“围剿”,起义失败。
  7月 鉴于渭华起义失败,刘继曾、刘志丹、许权中、谢子长在蓝田张家坪召集活动分子会议,总结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取消工农革命军番号,保存实力,部队由许权中率领暂归刘文伯师。会后,子长同刘志丹回省委汇报起义情况。
  秋 省委派子长回陕北开展武装斗争。
  9月26日 中共陕北特委在米脂县城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讨论贯彻中共陕西省委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的《全陕总暴动计划决议案》,制定了陕北行动计划。根据会议精神,子长前往宜川作争取梁占魁部队的工作。
  1929年
  2月 出席中共陕北特委在绥德西川张家岔(今属子洲县)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共六大和陕西省委四次扩大会议精神。会议决定,积极开展兵运工作,争取武装力量。会议选举子长为特委军委书记。
  春 利用与李象九等人的关系,子长与特委先后派党员赵洪枝、赵文蔚、马云泽、阎红彦、李维钧等前往宜川后九殿地方武装杨庚武部,从事兵运工作,很快建立了中共组织。
  4月 刘志丹接替子长担任陕北特委军委书记。
  夏 按照中共中央6月22日《陕西问题决议案》的精神,中共陕西组织派谢子长等一批共产党员打入陕西、甘肃、宁夏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从事兵运工作。
  1930年
  1月 利用宁夏驻军苏雨生扩充力量之机,子长打入该部,曾取得十一旅旅长职务。与刘志丹、张东皎等在部队建立了军委,举办学兵队,培训干部。
  夏 乘陇东民团军总司令谭世麟招兵买马,扩充势力之机,谢子长、刘志丹等在谭部挂兵建军。子长派李力果、阎红彦将宜川杨庚武部周维奇营百余人带到庆阳三道川(今属吴旗县),编为第三营,与刘志丹率领的骑兵第六营合编为第三团,子长任团长,驻防三道川。不日,土匪张廷芝投靠谭世麟,缴了周维奇营的枪械,并袭击了团部和骑兵第六营,使刚拉起的队伍受到严重损失。
  10月初 与志丹到绥德合龙山参加中共陕北特委扩大会议,听取省委第五次扩大会议精神和北方局、省委对陕北问题的指示。会议要求加强兵运工作,在条件成熟时立即起义。同时,决定建立陕北行动委员会,赵伯平任书记,子长任行动委员会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
  冬 前往平、津向北方局汇报工作。在北方局军委工作的薄一波赠送手枪两支。返回陕北途中,到山西平定县向拓克宽、吴岱峰传达了北方局有关精神。
  1931年
  春 根据省委指示,子长在甘肃平凉一带从事兵运工作。
  10月 阎红彦、杨重远等率领的以晋西游击队为基础组成的陕北游击支队到达合水县林锦庙,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师。部队假受陈国璋十一旅番号,搞到一批军需。子长得悉两支游击队会合后,即去西安向省委汇报。省委指示,立即组织游击队,并派子长到南梁担任游击队的领导。
  11月 来到南梁,在汇合后的两支游击队中,建立了中共队委会,子长任书记,刘志丹等任委员,统一指挥两支部队。
  12月中旬 中共陕西省委军委委员荣子卿到南梁新堡游击队驻地传达省委指示,要求脱离陈国璋部,将两支游击队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
  12月底 子长、志丹率部队向正宁方向转移,途中于柳树原击溃陈部两个连。
  1932年
  1月初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精神,为了适应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形势发展的要求,陕北游击队支队和南梁游击队在甘肃合水县柴桥子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下辖两个支队和一个警卫队。子长任总指挥,志丹任副总指挥兼二支队队长。
  1月20日 中共陕西省委向陕甘边境游击队发出指示信,要求加紧政治、组织、技术上的各种工作,坚决执行游击战争的任务;向渭北一带游击,并和此地农运相结合;加强自身教育,健全组织,改变部队成分,树立铁的纪律;选择优秀队员打入国民党军队,组织革命兵变。
  1月 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李杰夫(后叛变)到部队巡视,指示部队立即改编为红军游击队。
  2月12日 西北反帝同盟军在正宁县三嘉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治委员,杨重远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大队,约400余人。
  2月13日 指挥陕甘游击队消灭了旬邑县职田镇民团,捣毁区公所,并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土地革命,焚烧债务契约,分发了劣绅的粮食。
  2月15日 国民党陕西当局命警卫团三营及彬县、旬邑、长武、三原民团到职田镇围攻红军游击队。子长率部队在阳坡头设伏,将其击溃,毙、俘敌数百人,缴枪400余支。
  2月20日 率陕甘游击队乘耀县照金街道元宵夜办社火之际,将当地民团包围缴械。
  2月21日 在耀县香山寺主持召开队委会议,决定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同官(今铜川市印台区、王益区)行动。
  2月28日 中共陕西省委发出《为拥护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告工农及一切劳苦民众书》,号召工农兵拥护红军游击队,开展罢工、抗租、要饷活动;要求红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2月下旬 率部奇袭宜君焦家坪民团获胜,缴枪70余支。后率队西进陇东。
  3月6日至7日 中共陕西省委相继做出《关于红军陕甘游击队决议》、《关于游击队新胜利与冲破敌人“围剿”的主要策略决议》,要求游击队向三原、富平、耀县以西游击,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区域。
  3月19日 率游击队进攻正宁县县政府所在地山河镇,因向导迷路,游击队失去与当地群众及“民团”实施东西夹击,联合进攻的机会,围城一天后撤离。当晚,子长与队委会商议,决定将群众自发组织的“民团”改编为赤卫军,建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实行游击战争的纲领。
  3月20日 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将陕甘游击队改编为正式红军。并决定游击队夺取渭北政治、经济中心三原,建立革命政权。21日,省委将上述决定报告中央,并申请正式红军番号。4月22日,中央同意陕西省委创建正式红军的报告,授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一师番号。
  4月1日 率游击队与正宁南原数千群众,再次攻打山河镇,因敌防守严密,进攻两日未克。
  4月2日 率游击队在城东西坡坳伏击来援的陈国璋部骑兵营,毙敌四五十人。
  4月上旬 主持游击队在正宁县寺村原新庄子召开的群众大会,宣布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寺村原革命委员会)。不久,陕甘游击队撤离,革命委员会因失去依托而停止活动。
  4月13日 在中共旬邑党组织配合下,子长率游击队攻克旬邑县城职田镇,打开监狱,释放无辜群众,迫使国民党旬邑县政府迁往张洪镇。
  4月18日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到旬邑县马家堡游击队驻地巡视,以两打山河镇失利为由,指责游击队“游而不击”,错误地撤销子长总指挥职务,派往甘肃省靖远从事兵运工作。并撤销游击队总指挥部,将其编为三、五两个支队。
  5月5日 在谢子长、焦维炽领导下,驻靖远的国民党甘肃警备第三旅吕振华营和教导队一部起义,宣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不久,第四支队遭敌追击而失败。
  5月30日 与杜润滋、张东皎、王儒林集合靖远起义失败士兵200余人,在靖远水泉堡再次组织王子元部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一、二、三支队,总指挥谢子长,政委焦维炽,参谋长杜润滋。
  6月 部队合编为第三支队,在甘肃靖远、海原、会宁、榆中一带活动。孙作宾到后,又扩编了第四支队,孙作宾任司令兼政委。7月,第三、四支队遭敌王云山部偷袭,旋又受到冶成章部“追剿”,损失较大,遂分散隐蔽。
  7月初 以省委特派员身份指示党员苏杰儒等到合水县西华池驻军国民党陆军第十一旅特务营一连连长、共产党员高鹏飞处传达相机起义的指示。9日,高鹏飞率一、二连170余人起义。10日,起义部队与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正宁县盘克原会合,被编为陕甘游击队经三大队。
  7月30日 中共陕西省委派常委李艮到红军陕甘游击队任政委。李艮到后,不顾敌人准备“围剿”游击队的严重形势和刘志丹、阎红彦等人的反对,连续开会,空谈创建新苏区和红二十六军,批判所谓“机会主义领导”。并限20天内完成在甘肃正宁县五顷原分配土地和建立政权的任务。8月中旬,在敌进攻时,又命死守,导致王郎坡、五顷原、三嘉原三战皆败,部队损失惨重。8月24日,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旬邑县马栏附近召开军人大会,批评李艮指挥上的错误。会后李艮回省委汇报。8月30日,省委复派子长任陕甘游击队总指挥。
  8月1日 中共中央向陕西省委发出指示信,要求创建陕甘边新苏区和红二十六军,立即组建一个团。8月25日,中共陕西省委召开会议,传达北方六省会议精神和中央8月1日指示。
  9月上旬 国民党陇东绥靖司令部两个团从正宁、宁县早胜等地自西向东;国民党军八十五师五一一团以同官为中心自东向西;陕西警卫团、省保安第一游击队由彬县、旬邑向北;富县、同官、耀县民团向西进攻,企图将红军陕甘游击队围歼在耀县照金。子长等研究后,率红军陕甘游击队由杨柳坪向后山撤退,诱敌深入。当进攻之敌在照金扑空后,陕甘游击队杀了个回马枪,在坟滩、柿坪等地歼灭民团一部,击毙富县、同官、耀县三县民团团总党谢芳,活捉耀县民团团总蔡子发等7名民团头目,缴获长短枪300余支。
  9月中旬 红军陕甘游击队奔袭保安(今志丹)县城失利。子长决定分散活动,伺机歼敌。刘志丹率70余人到合水、庆阳一带活动;黄子文、杨森率50余人到渭北活动;阎红彦、杨重远率骑兵队在耀县、宜君一带游击;子长与吴岱峰率30余人带领伤员到平定川、葫芦河一带疗伤。
  12月上旬 分散活动的各路红军陕甘游击队陆续返回,在合水县拓儿原一带会合。之后,子长率部队南下淳化、旬邑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12月19日 红军陕甘游击队转移到宜君杨家店子(今属旬邑)。
  12月20日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杜衡在杨家店子召开游击队党团员大会,宣布临时中央和省委的决定,将红军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并错误地指责子长、志丹、阎红彦、杨重远等执行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诬蔑他们“有反革命阴谋”等;撤销了子长、志丹的职务,强令子长与阎红彦到上海临时中央“受训”。在谢子长、王世泰等同志的要求下,刘志丹、杨重远留在部队,但不予安排重要工作。
  1933年
  夏 子长在上海临时中央“受训”期满,被派往北方工作。到天津后,又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往张家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十八师负责党的工作,同时协助师长、中共党员许权中指挥战斗。驻守前沿的十八师,在许权中和子长的指挥下,对日军及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给予了英勇的反击,收复了康保、多伦等地。由于敌人过于强大,部队且战且退,历尽艰险,退到河北顺义。10月中旬,在强敌进攻下,十八师弹尽粮绝被打散,子长回到北平。
  8月 在张家口与尤祥斋结婚。
  12月中旬 中共陕北党、团特委联席会议在北平西城榆林会馆召开,中央驻北方代表派李华生主持会议。会议重建了党、团陕北特委,并宣布子长回陕西,担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时,陕北游击队正面临困难时期,红军陕北游击队一支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分散活动。
  1934年
  1月22日 子长由北平经太原渡过黄河,回到清涧。不日,与王怀德等人来到王家山与崔田夫等取得联系,收集到一支队隐藏的十多支枪,由中共陕北特委派武装护送到安定西区。回安定后,子长立即联络一支队失散同志,鼓励同志们树立必胜信念,并着手恢复一支队。同时,派南贵臣去南梁一带同刘志丹联系。刘志丹接信后,立即送来200枚银元,解决子长等的活动经费。
  3月8日 子长在安定刘家圪崂村宣布恢复红军陕北游击队一支队。
  5月 在安定与史秀云结婚。
  6月 郭洪涛率红军陕北游击队二、五支队来到安定,与谢子长统领的一支队会合,并将上海临时中央局和中央驻北方代表5月给红二十六军的指示信,按要求交给西北军事特派员子长。
  7月8日 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安定阳道峁成立,子长兼任总指挥,郭洪涛任政委,贺晋年任参谋长。下辖一、二、五支队,赤卫队,少先队,共600人。
  7月17日 子长指挥陕北游击队攻克安定县城,打开监狱,救出200多名革命志士及其家属。
  7月23日 与郭洪涛、贺晋年率陕北游击队一、二、五支队南下陕甘边区南梁根据地,在阎家洼子与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会合。
  7月25日 中共陕甘边特委、红四十二师党委和中共陕北特委、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南梁阎家洼子举行联合会议。传达了上海临时中央局和中央驻北方代表给红二十六军的两封指示信。会议决定,红四十二师第三团北上陕北,配合红军陕北游击队粉碎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撤销高岗红四十二师政委职务,由子长兼任。会后,子长率四十二师第三团和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所属部队返回陕北根据地。
  8月15日 率部队回到安定,在李家岔召开军民大会,欢迎红四十二师第三团。
  8月18日 指挥陕北红军游击队一、二、五支队和四十二师红三团,首战安定景武家塌获胜,毙敌160余人。
  8月22日 率部队再战绥德南区张家圪台获胜,歼敌两个排。
  8月26日 夜袭清涧河口镇。27日激战一天,守敌不支撤回县城。战斗中,子长胸部中弹负伤。
  8月28日 带伤出席中共陕北特委寺墕里会议,决定在游击区建立各级工农政权,分配土地。并决定建立陕北红军独立师。
  9月5日 致信中央驻北方代表,提出此间“联合一致认为,领导关中、陕甘边、陕北、甘宁等地的实际作业,需要中央派得力同志去组织西北代表团或西北工作委员会,领导西北工作。”
  9月初 带伤指挥部队在安定县董家寺击溃敌军一个营。粉碎了国民党陕北当局对陕北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9月15日 指挥部队再克安定县城,击毙民团团总李丕成。
  9月18日 红军陕北游击队一支队在安定崖窑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第一团。子长主持红一团的改编仪式,并授予军旗。由于连续奔袭作战,子长伤势愈加严重,不得不离开部队到阳道峁养伤。为躲避敌人的搜捕,先后转移到周家崄、磁圪湾、水晶沟。
  冬 晋、陕军阀六个师向陕北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经子长同意,陕北特委致信陕甘边特委,建议红二十六军北上,与红一团联合作战,粉碎敌人“围剿”。
  1935年
  1月中旬 刘志丹率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第二团北上,到赤源县(今子洲县)水晶沟。20日,刘志丹前往灯盏湾看望正在养伤的谢子长,两人就建立西北党和军队的统一领导机构以及组织第二次反“围剿”作战计划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一致意见。
  1月25日 陕北省第一次工农兵大会在赤源县白庙岔召开,宣布建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30日,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建立。
  2月5日 陕北特委、陕甘边特委在赤源县周家崄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工委书记惠子俊(未到职前由崔田夫代理),军委主席谢子长(一说刘子丹)。
  2月21日晚 在灯盏湾逝世,终年38岁。此时,陕北革命根据地已形成神(木)府(谷)和绥(德)清(涧)两块苏区九个苏维埃县治。
  同年 中共西北工委决定改子长家乡安定县为子长县。
  1938年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子长家乡枣树坪为其兴修陵墓。1939年8月,陵墓落成,举行了迁葬仪式。
  1939年
  6月23日 毛泽东为子长烈士题词:“民族英雄”。7月9日,又题词:“虽死犹荣”,并亲笔撰写碑文。
  1942年
  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瓦窑堡北郊齐家湾坪重建子长陵园。
  1946年
  1月 子长烈士陵园竣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真、贺龙、刘伯承等为其题词。
  2月19日 为子长烈士举行移灵公祭。
  2月28日 毛泽东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
  1947年
  国民党胡宗南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时,子长陵遭到破坏。
  1953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原址重修子长陵园。
  1954年
  子长陵园竣工,更名为子长烈士纪念馆。
  1988年
  5月11日 邓小平题写“子长陵”。
  1994年
  江泽民为《谢子长》一书题写书名。
  1988—1997年
  李鹏、杨尚昆、彭真、陈云、薄一波、聂荣臻、徐向前、习仲勋、马文瑞、刘澜涛、萧劲光、方毅、程子华、杨静仁、邹家华、杨成武等先后为子长题词纪念。
  1997年
  1月20日 中共陕西省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陕西厅举行纪念谢子长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华清出席并讲话。
  (华 州)
  

谢子长纪念文集/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