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 刘志丹 > 全文图书 > 刘志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怀念刘志丹同志*
张达志

  刘志丹离开我们整整45年了。
  1935年4月,为了粉碎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二次反革命围剿,志丹率领陕甘红二十六军三团和义勇军北上,同陕北的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会师陕北;成立了前敌总指挥部,志丹任总指挥,我任党务书记和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政委。从那时起我们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直到劳山战役后,他被捕入狱,我俩才分开。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将我与志丹相处的岁月中,使我感受最深的几例分述如下:
  一、胸怀大局,革命利益高于一切
  我感到志丹最大的优点是,党性强,品德好,事事处处想的是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及个人安危。他打过很多胜仗,也受到不少挫折。但他胜不骄,败不馁。如1933年,红二十六军有过一次大的失利。据志丹给我谈,当时,任红二十六军政委的杜衡(后叛变)坚持“左”倾错误,不听志丹的正确意见,逼使志丹率领红二十六军主力脱离陕甘苏区南下,冒然到渭(南)华(县)地区新创革命根据地。渭华系关中腹地,交通方便,是敌控制极严的重要地区之一。结果红二十六军主力,在强大的敌人前堵后追之下而遭失败。志丹历尽艰险,忍饥受饿,重返陕甘苏区以后,他没有因此而沮丧。他极善总结,顽强坚韧,依靠原陕甘苏区深厚的群众基础,同在苏区坚持斗争的游击队和同志们一道重又恢复了红二十六军,扩大并巩固了苏区根据地。同时,积极帮助陕北党创建了红军、游击队和苏区,使陕甘、陕北两苏区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
  1935年,陕甘、陕北两支红军密切配合,胜利地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二次反革命围剿。同年9月红二十五军北上,为了适应当时革命形势的需要,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台编为红十五军团。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协同军团其他领导同志指挥作战,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初步胜利(劳山战斗的胜利)。但在这时,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推行,志丹被逮捕入狱。
  由于志丹在西北人民和红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们不便在前线公开逮捕他。于是,他们施计谋,调志丹回后方。在路上,志丹遇到从瓦窑堡往前方送信的通讯员,将原信交给他。志丹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份逮捕红二十六军和二十七军一些领导人的黑名单,他是被捕的第一名。志丹看后,声色无露,遂将原信交回,并要通讯员把信仍然送交前方领导同志,志丹虽然已知事情不妙,但为了顾全大局,毫不考虑个人安危,只是担心这样搞肃反会把西北这块革命根据地葬送掉。他本想回到瓦窑堡向陕甘晋省委领导同志当面申述理由,使其制止这场错误的肃反运动。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回瓦窑堡就被逮捕了起来。他身陷囹圄,百遭摧残。根据地顿时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就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周副主席以及彭德怀同志率领中央红军来到陕北,不仅在直罗镇战役中消灭了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彻底粉碎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而且迅速批判和纠正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制造的这场错误的肃反运动。志丹和一大批被捕的优秀干部释放出狱,并都重新分配了工作。志丹被任命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一些被迫害致死的无辜的同志也得到了平反和昭雪。
  1936年红军东征时,志丹又以红二十八军军长身份率部从陕北神府苏区东渡黄河,与红十五军团汇合于山西临县白文镇一带。这时,我在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任民运部长。当我们在白文镇见面时,真是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这天,正遇一场大雪,部队不能行动。我和志丹尽情畅谈了大半天。当谈到肃反问题时,他说,要说总结经验的话,不能完全责怪外来的同志。因为我们没有电台,没有办法和中央取得联系。外来的同志不了解我们西北的革命情况,也不了解我们这些人是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是左派,还是右派。要说责怪的话,主要是我们陕北党内王明路线的执行者,没有能够及时把我们西北的情况和我们这些人如实地向外来的同志说清楚,并挺身而出制止这场肃反运动。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使外来的同志更多地了解我们,也许不致于造成这样的恶果。志丹还说,现在问题总算弄清楚了,总算解决了。大家不要再记前仇,应该想大局,想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革命工作做好,再不要提这回事了。
  志丹的一席话,对我教育很大。他虽然蒙受了那么大的不白之冤,但仍然坚持团结,顾全大局,而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永远难忘的。
  二、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刘志丹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在西北革命战争中,制定了一整套适于西北特点的作战方略和灵活、机动的战术。
  志丹在领导和指挥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粉碎敌人对陕北苏区第二次反革命围剿时,对敌情进行了严密的分析,正确选择了主要打击对象。当时,围剿陕北苏区之敌为高桂滋和井岳秀两个师。在这两个师之间,首先打击哪个呢?志丹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决定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打击高桂滋部。因为:(1)高桂滋部围剿的重点是我陕北苏区腹地吴堡、绥德、清涧、安定、延川、延长等县一带。粉碎高桂滋部,对于巩固、发展陕北苏区,进而挥兵南下,使陕北与陕甘两个苏区打成一片是具有战略上的意义的;(2)高桂滋部初到陕北,人地两生,不熟民俗,不熟环境,更不适应于山地作战;(3)高桂滋部没有同我军打过仗,不了解我军作战规律,凭其精良装备,狂妄骄傲;(4)高桂滋部装备精良,消灭高部可以补充和改善我军装备;(5)高、井两军阀反革命立场虽然一致,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尖锐矛盾,这使我军有隙可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志丹的战略思想是完全符合毛泽东思想的。    
  志丹不只在战略决策上是这样,就是在具体战斗指挥上,也非常注重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不主观臆断。1935年初,当我军在安定县杨家园子,3天之内取得消灭敌高桂滋部两个营又一个连的胜利之后,接着部队转移至绥德苏区,计划消灭对我绥、清苏区危害最大的定仙墕之敌。各部队准备就绪,已向定仙墕开进。但当准备发起总攻时,志丹为慎重起见,即令各部队停止进攻,就地待命,带领各部领导同志亲临前沿观察地形、敌情。他发现敌之据点土围子很高,工事坚固,而且地形又不易隐蔽我军行动,便当机立断,决定不打定仙墕,另选守敌再打。当时,战士、群众很不理解,纷纷要求志丹一定要把定仙墕打下来。为了安定群众情绪,志丹要我出面向群众解释,讲明道理。就在我向群众讲话的第二天拂晓,志丹率部向张家圪台守敌发起了攻击。不到两小时,全歼守敌一个连。群众拍手称快,高兴地称赞说,志丹用兵如神,说话从来是算数的。
  三、维护人民利益,坚持群众路线
  志丹从事革命以来,每事都想着人民利益,想着群众疾苦。记得1935年5月底,当红军打下延长城,为了维护城市工商业,维护小商小贩,以及基本群众的利益,志丹要我担任没收委员会主任,并指示,只许没收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和资本家的财产,而不得对其他任何人的财产加以侵犯。至于没收权限,规定只有没收委员会有权布告设收,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没收。其中还规定,没收的财物中,除贵重的钱财、布匹军用外,粮食、衣物等用品一律分给当地劳苦群众。为了维护城市秩序,首先要求部队严格军纪,遵守法规,不得随意上街,不准私入民房。为此,特指定贺晋年(贺当时任红一团团长)带队维持治安。对于秋毫无犯者予以表扬,违法乱纪和有不规行为者予以惩处。红军八十四师一团有个战士打土豪时,私自拿了两件妇女的服装,当被查出后,不仅召开全团大会批评、斗争,而且被开除军籍。因此红军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拥戴和欢迎。    
  志丹非常注重群众路线和军事民主,每进行一次战斗,志丹都事先把各部队的领导同志召来开会,共同商讨如何打法,兵力部署,以及哪个部队主攻,哪个部队助攻,哪个部队为预备队,详尽地讨论、确定之后,才下决心,下达命令。如部队打罢延长城,预定袭击甘泉县守敌。当部队经由南泥湾,穿过野梢林,进抵甘泉附近,志丹召集各部队领导同志研究具体攻打方案时,听大家汇报说,部队经过两天急行军,走的是深山老林,沿途又无人烟,喝了梢林的水,不少同志都拉肚子掉了队。特别是一些能打善战的同志还没有赶上来,况且部队饭也没有吃,又非常疲劳。志丹听了大家的意见后,经过认真研究,立即改变了原订攻打甘泉守敌的计划。
  又如部队在安定县老君店消灭高桂滋部艾捷三团两个营后,进而计划到吴堡苏区打西渡黄河围剿吴堡苏区的晋军。志丹为了发扬大家的作战才智,当部队进军到清涧苏区中心地袁家沟一带休整时,召开过两次会,发扬民主,听取同志们对攻打吴堡慕家原子之敌的意见。    
  大家认为大部队一起上去,容易暴露目标。于是各部队抽调一大批身强力壮,勇于作战的同志组成精干部队,采取白天隐蔽,夜间行军的办法,进至吴堡苏区中心之地宋家坡一带集结,白天休息,当晚即由宋家坡出发,于拂晓前将慕家原子守敌四面包围。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防敌增援犯扰。志丹又命令各个部队分一部兵力以便歼灭援敌。不出所料,宋家川、辛家沟、岔上之敌果然增援而来,当即被我部队猛打猛冲将其各路增援之敌很快歼灭。并于当天下午集中兵力,一举攻下了慕家原子,全歼守敌,夺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四、密切联系群众,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刘志丹从来不以领袖自居,从来不把自己看成总指挥,不摆架子、耍威风、搞特殊。他总是把自己看成红军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当时,他只有一匹马,一个马夫兼炊事员,既没有勤务员,又没有警卫员。行军作战命令,统统由他自己亲手起草,每晚的口令也是由他自己拟出。他的乘马遇到伤病员时就让给伤病员骑,而自己却徒步行军。他吃的穿的和全体指战员一样,所不同的是比其他同志多了一件破呢大衣,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白天搭在马鞍上当垫的,晚上盖在身上当被子,一双布鞋当枕头。夏天穿一件破单衣,冬天穿一件破棉衣。大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从不另起炉灶。当群众慰劳送来猪、羊肉、白面等,他总是先分给先锋连和义勇军,然后按数量多少分给各部队。处处表现出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
  志丹有一手炒菜的本事。有次,部队在安塞消灭了李家塔的守敌之后,群众送来些羊肉慰劳部队,志丹高兴地亲自动手爆炒了羊肉丝给大家吃。还有一次,部队在准备攻打吴堡慕家原子的行军途中,由于长途跋涉地整走了一夜,到了宿营地也都蒙头睡了觉。当大家醒来之后,志丹用打开延长后发下的一块白洋买了一只小羊,给我们大家包了一顿饺子吃。从这些小事也可以看出,志丹是那么爱护和无微不至地体贴干部。
  志丹热爱人民,人民热爱志丹。曾记得在我们打罢吴堡慕家原子战斗之后,当部队返回驻地宋家坡休整时,有两个年事已高的老人,从几十里外跑来探望志丹。他们首先找到我问,我俩能不能看看老刘?我说,能哩!我带两位老人去到志丹住处,一进门,我告诉志丹说,这两个老人看你来了。话音刚落,只见两位老人迎上前去,一把拉住刘志丹的手激动地久久说不出话来,最后,他们颤着嘴唇说,啊!你就是老刘吗?啊!你就是老刘吗?志丹也很激动,他热情地连声回答着,对,对,我就是老刘。
  以后,周恩来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谈到陕北革命斗争史时,也曾向我们介绍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他说,他同志丹一起到绥德义合镇附近住宿时,有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专程从远处来看刘志丹。他一听到志丹就激动地颤抖着双手,直把志丹周身摸了个遍。从以上事实看,志丹不愧为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所高度赞扬的那样:“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本文选自《革命英烈》1981年第2期。  
  

刘志丹/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延安地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