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当前位置:首页>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张国良>人物简介

★生平简介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张国良
 
    
  张国良(1914—1995),又名张继增,张远,丁可勤。河北成安人。1932年在大明府师范上学。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学习体育一是为生活上有个出路,二是为了做掩护(因为搞革命工作)。当时图画、音乐、体育三类教员最缺,加上张国良体魄健壮,中共组织让他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在北京时张国良就在北京《晨报》上发表了《体育与政治》一文。张国良于193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肄业,奉命在成安县从事中共的地下工作,以改造当地土匪,反对内战,参加抗日为主要任务。1936年来到西安,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担任领导工作。1938年在杨虎城旧部三十八军十七师任政治教官,并组织开展文体宣传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体育人才。
  1939年1月,张国良来到延安,被分配在中共中央组织部训练班,当选为体育委员,参加了“五一”和“五四”运动会。其后又参加中央青年干部学校的学习,结业后留在瓦窑堡青干班工作,1940年回到了延安。为了加强对边区体育运动的具体指导,保证体育活动的开展,根据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倡议,中央青工委召集延安各单位俱乐部主任或负责青年工作的干部,以及体育积极分子,于1940年5月4日在延安成立了延安体育会。张国良任第二任主任。任职期间,延安体育会机构有所扩大,编制有四五个人。延安体育会除开展一般运动项目,如提倡每天“十分钟运动”外,还着重推广和普及军事体育项目。体育会经常组织体育比赛,夏季有游泳比赛,冬季有滑冰比赛,春秋季有球类比赛。每逢节假日,还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娱乐活动。
  1941年春,在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军体部直接领导下,创建了体育训练班,附设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同年8月,陕北公学、女子大学和青年干部学校合并为延安大学,张国良负责创办延安大学体育系。当时体育系有30多名学生,只有张国良一个工作人员。既要担任行政管理工作,还要任课;既要搞教学,还要搞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做运动用的垫子,张国良自己动手制作,收集旧麻袋,装上麦草和羊毛;没有教师,四处聘请兼职教员;没有室内体育场馆,缺少体育器材,学员们自己修造、建设体育场地,自己制作体育器材。在延河东岸有独木矗立的篮球场、排球场和单杠、双杠、跳马等体育器械,延河两岸的沙滩就是田径场,延河又是天然的游泳池,清凉山下突出的的山崖可做跳水运动练习,冬季延河又变成了自然的滑冰场。体育系的课堂冬季在窑洞里,春夏季节就在山坡上或沟渠里。在当时采取有什么教什么,会什么教什么的方针,集中大家的智慧来办体育系。延大体育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体育的精神,开设的课程有体育理论、解剖学、卫生学、舞蹈、篮球、排球、田径、体操、滑冰、游泳等,培养了30多名学员。体育系只办了一年,到1942年夏初,由于各处都来要干部,同时由于人力物力的确有困难而停办。学员们结业后分配到部队和边远学校担任体育指导和教学工作,后来这些同志均成为推动边区体育工作的骨干,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体育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延安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起来的形势下,为了开展全新的体育理论研究与编译各项体育材料,并进行体育调查研究工作,朱德、吴玉章、张闻天等及延安体育会等,联合发起筹备延安新体育学会。1942年1月25日上午,延安新体育学会在杨家岭军人俱乐部正式成立,公推朱德为名誉会长,张国良等七人为理事,倡导在延安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运动会,以推动各地抗日根据地和全国体育运动。
  9月1日至6日,延安召开了抗日根据地最大的、最有影响的一次运动会——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大会由朱德任会长,贺龙等任副会长。参加这次运动会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群众性,1388名男女运动员分别来自部队、工厂、机关、学校,有的少数民族也派出自己的代表,还有来自日本的反法西斯战士。大会的运动竞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游泳,军事项目有武装爬山、武装爬障碍、射击、投手榴弹等。此外,还有网球、足球、棒球、马术、赛马、跳水、武装渡河、举重、双杠、木马、垫上运动、团体操、舞蹈、武术等表演项目。“九一”扩大运动会的具体工作由延安体育会负责组织。在“九一”扩大运动会闭幕式上,陕甘宁边区体育委员会宣布成立,张国良被推选为委员。
  张国良除了担任延安体育会主任、以及延安新体育学会和陕甘宁边区体育委员会委员外,还是延安《解放日报》的特约撰稿人。1942年2月20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张国良撰写的《开展体育运动》一文,文章根据抗日根据地政治、文化、工作、学习生活、人民体育等具体条件,提出了实施体育运动的原则:第一,运动器具主要是手工业的生产品,费用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二,运动方法应当简单,容易了解,易于掌握,适合大多数人的兴趣;第三,运动一般应是轻缓的,时间不要太长,而要经常;第四,把握住时间、地点、人力、物力等条件,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并且与实用联系起来,如部队的运动应与战斗力配合;第五,要尽量改进和采用中国旧有的运动技术。张国良在文章中还简要介绍了最普通的几种运动形式。球类方面:以垒球、小足球、克拉克球及排球等为适合;器械操方面:大力提倡双杠,另外单杠、木马等也可以普遍采用;国术方面:大力提倡弹腿、太极拳、舞剑;军事体育方面:骑马、射击、越障碍,掷手榴弹也是很好的体育运动。不但在部队提倡,其他学校机关也可以提倡推行。其他游戏运动,如跳舞、体操、垫上运动、游戏、游泳、滑冰、踢毽子及按摩,都是很好的运动。要求大家把锻炼身体当作革命任务来完成,身体健康了,才能做好工作、读好书。
  当时,对如何推动和组织大家来参加健身运动,是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张国良1942年3月21日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题为《如何推动健身运动》一文,他认为,在进行组织工作之前,以下几个条件应该注意:第一,各单位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第二,选热心分子或体育工作的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工作。他还提出了培养体育干部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短期培训班,为了工作的迫切需要;一种是较长的专门研究。第三,要有一定运动时间和最低限度设备的保证。对于如何推动健身运动,张国良提出了以下途径:组织和推动健身运动,主要的应该使大家对运动产生兴趣,造成有利于运动的环境,如经常进行各种运动比赛和表演,或定期举行运动会,可以引导和刺激一些青年人对运动的注意和兴趣。
  1942年延安整风开始后,张国良任中央党校俱乐部主任,继续从事文体工作。中央党校的学员有许多是老干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学习任务,体育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张国良动员老同志参加各种运动,体育运动在中央党校普遍开展起来。
  1945年,张国良调往华北敌后工作,先后担任河北临漳县委书记、肥乡县县长,后来又任华北辅训团十九团任政委、第二野战军十一大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张国良历任西安高级军官学校办公室主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副政委,第四军医大学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1984年9月,陕西省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成立,张国良作为委员,先后在国家体委出版的《新体育》、《体育文史》杂志上发表了回忆录,如《延安体育生活片断》、《回忆延安时期的体育工作》等。1995年8月31日,张国良因病在西安逝世。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