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当前位置:首页>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魏一斋>人物简介

★生平简介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魏一斋
 

  魏一斋(1908.11—1975.9),曾用名魏兴谦,系山东省寿光县洛城乡孙家庄人,是我国投身革命较早的医学专家之一,是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三位领袖题词勉励的优秀医务卫生干部、全国医学界的老前辈。
  魏一斋同志出身于忠厚勤劳的中农家庭。1927年他在潍县广文中学读书时,就积极地传阅《共产党宣言》及进步书籍,1927年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1934年毕业留校任妇产科医师。1936年进北京协和医院深造,以优异成绩结业,留任为妇产科住院医师,曾与邓家栋、诸福棠、林巧稚等大夫共事,并成为好友。曾参加了由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临时到安徽巢县普仁医院工作,翌年春,巢县即将沦陷,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满怀爱国热忱,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参加了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国宣传团体,结识了中共党员刘矻夫同志,接受了我党的纲领和主张。在当时,凭着魏一斋同志的专业资历和技术,在蒋管区可以享受较优厚的生活待遇,但他为了追求进步,献身革命,甘愿放弃个人利益,自愿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放弃去美国留学深造的机会,冒巨大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在去延安以前,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曾接收到一批新四军伤员,其中包括李先念同志和予川同志。魏一斋遵照八路军办事处王梓木同志的指示,专程到汉口协和医院临时任妇产科主任,利用工作之便,积极为收治新四军伤员创造条件,使这批重伤病员受到免费住院治疗的优待。1938年9月,经王梓木、钱之光二同志介绍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奔赴延安。魏在去延安途中,曾遇见过去的同窗好友,讲述了自己奔向延安的自愿,好友们知他技术高超,劝他不要去延安工作,但他意志坚决,没有任何犹豫,婉言谢绝了好友们以厚薪相留的友情。当时,国民党军队层层封锁延安,企图阻止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积极帮助他排除赴延安途中障碍,由伍云甫同志为魏办了合法的八路军胸章和证件。魏一斋同志身着八路军军服,佩带“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八集团军军医处,上尉医官”的胸章,沿途冲破层层封锁,1938年9月16日到达延安。
  魏一斋同志在延安期间,历任中央卫生部直属卫生所医务主任,八路军军医院医务主任,中央医院医务主任(兼任内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病科主任),院长,兼亚洲学生疗养院院长,重伤医院院长,西北联防司令部卫生部副部长职务,并一直兼任延安医科大学教师,及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大夫。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解放后,先后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兼青岛市卫生局长,中央卫生部医学教育司副司长等职,1975年9月24月因长期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魏一斋同志,作风正派,工作勤恳负责,一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具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延安期间,曾在《解放日报》上经常发表医学卫生专题讲座和论文,在医疗卫生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魏一斋同志在延安时期,经常在大批伤员收治的情况下,为了抢救伤员生命,日以继夜地做手术,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是废寝忘食竞竞业业地忘我工作,受到延安根据地军民的广泛赞誉。延安中央医院和八路军医院就是他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亲手参加创建的,从挖窑洞到主办医护人员培训班,都是他亲自动手。编写医院规章制度,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在战争期间,为边区培养了大批革命医务人才,他费尽心血,多方邀请医师,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挽留有经验的医生留在延安工作,并为保障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健康作出了显著的贡献。1939年春,在杨家岭受到毛主席接见,并合影留念。由于他出色的工作,1940年1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同时题词勉励,毛泽东同志题词“为革命服务”,周恩来同志题词“为边区医院树模范作风”,朱德同志题词“救人救国救世”。1941年春节,毛泽东主席还特意邀请魏一斋同志及护士长到家便宴。
  魏一斋同志生活艰朴,在工作上要求严格。在延安时,按照当时党和政府的政策,他可以到小灶就餐,可是,他为了节约政府资金,团结同志,坚持和医护人员上中灶。他曾有趣地说:来延安前我的胃肠只适应鸡鸭鱼大米,经过半年在延安的锻炼,胃肠也能适应对小米的营养吸收,长期艰苦的斗争生活严重地损坏了魏一斋同志的健康,为此组织上曾经颁发他“残废军人荣誉证”,但他几十年未曾领过一分钱的残废补助。1949年青岛解放后,党派他到山东大学工作,当时凡是党派去的干部均改为薪金制,所以把他从供给制改为薪金制,但他却认为自已是因为不满意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才投身革命的,而不是为了金钱,他甘愿过供给制的艰苦生活而不愿领取薪金,所以坚持了两个月未领薪金。在党组织的劝说和命令下才领取薪金,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襟怀。在他任职卫生部副司长到逝世时,工资未增加,较他同时期的教授同学相差一百八十多元,但他无怨言。“文化大革命”中,组织补发了工资,他没拿回家就交了党费。可是,他的生活是较困难的。
  魏在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期间,想方设法提高教育质量,他通过各种渠道为医学院聘请优秀的教授和讲师,充实扩大医教队伍,重视医德培养,他聘请了叶衍增、田临泉等有一定名望的学者,新组建微生物和卫生学两个学科的教育,并最早提出教育与实践结合,曾多次组织医疗队到胶东各县农村看病,为老解放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在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战火烧到我鸭绿江边时,他及时抽调外科最优秀的教授,以冯忱等人医务骨干力量,组成抗美援朝医疗队前往战地医院工作,医疗队出色的工作为医学院赢得了荣誉。1951年调至中央卫生部工作后,在李德全部长亲自领导下,对我国医学教育进行深入的调查,同许多专家共同研究,包括马海德博士(卫生部高级顾问,华籍美人)、巴苏博士(印度援华医疗队)共同制定了切实的改革方案,于1952年秋胜利完成了对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调整改革工作,改革后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包括改革中新创建的院校),每年招生人数比改革前扩大1至2倍,对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7年4月,随卫生部张凯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卫生代表团一行四人,出席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卫生部长会议,对社会主义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魏一斋同志医德高尚,将救死扶伤视为己任,经常带领医疗队,冒生命危险,在阵地旁边做手术,抢救伤员。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部队后撒,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魏一斋携带产后未满一月的爱人和孩子,随部队转移,此时适逢一妇女大出血,魏毅然下马手术,为这位老年妇女摘除了50多斤重的子宫肌瘤,抢救了她的生命。这时,敌人部队的枪已越来越近了,魏一斋和战友们冒危险转移。延安医疗条件很艰苦,魏做为医生,总是千方百计地抢救伤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做各种手术,甚至包括颅脑外科,总是为那些因无特效药物像破伤风抗毒素而逝去的伤员难过不已。(魏 文)
  (本文要依据青岛医学院马俭昌同志编写的青岛医学院院史而写,少许为魏的夫人李坚同志编写)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