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当前位置:首页>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沈元晖>人物简介

★生平简介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沈元晖
 

  沈元晖同志1906年生于江苏淮阴。1926年高中毕业,考入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习四年毕业后,又先后学习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师资一年半。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得到实习所在的协和医院教授乃至美国教授的赏识,准备推荐其赴美留学深造,但沈元晖不为名利所趋,辞谢了优厚的生活待遇及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离开大城市名医院,到上海郊区高桥县担任了乡村卫生指导员的工作。一年后,又去南京江宁县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担任讲师,专门教授农村卫生课程并任该县乡村卫生实验区的指导员,指导学生实习农村卫生工作。她经常骑着自行车背着小药箱顶风冒雨与学生们一起在山间、田野的小路上为乡村卫生工作而奔忙着。直至1937年抗战开始,她被借调到南京红十字医院救护伤员,担任了一个大病房的主任。她带领病房的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日日夜夜奋力抢救医治伤病员,同时还针对伤病员悲观迷茫厌战厌世等思想情绪,用谈心、座谈、诗歌、话剧等文艺形式,作了大量宣传鼓动抗日的工作,使得一批批伤病员治愈出院时满怀革命激情重新投入抗日的洪流中去。1938年她随原公共卫生训练所转移到贵阳,继续开办公共卫生人员训练班,担任农村卫生课讲师。在阳通过八路军办事处主任袁超俊同志的介绍,于1940年冬随其爱人李志中转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在那里,周恩来,邓颖超同志多次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及革命气节教育,介绍延安及全国抗日大好形势,鼓励他们从现在起要随时准备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在周恩来副主席的批准和安排下,沈元晖夫妇携带刚满一岁的孩子与其他一些同志改名换姓,化装成军官、商人、医生,家庭妇女等分乘几辆卡车,一路经过国民党军警、宪兵、特务的多次盘查及层层封锁线,终于在1941年1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经中央组织部决定安排沈元晖到中央医院任护理部主任兼护士训练班主任。从条件优裕的国统区来到环境十分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延安,对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场很不容易的革命。由于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在医院条件极其困难,医药设备奇缺的情况下,为保证优质的护理水平,沈元晖首先大抓了建立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工作,她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领着护理部全体同志,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勤勤恳恳实施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为壮大提高护理队伍,从1941年至1946年,经报上级批准,沈元晖与其他几位同志一道,先后为本院及边区各医院、卫生室、基层单位及前线培养了六批护理人员。1944年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沈元晖同志作为巡迴医疗队长带领一班医护人员,到延安以外的安塞等六个县,依靠党、行政的力量,妇女干部,老中医、教师等,一边为老百姓治疗疾病,一边抓典型,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防病常识,新法接生,卫生知识,特别对农村的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落后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斗争。没有多久,她们这支巡迴医疗队便成了远近闻名,大受群众欢迎的“毛主席派来的亲人好医生”了。
  为表彰沈元晖同志的出色工作,她两次被选为边区模范医务工作者,接受了毛主席亲笔题词并受到延安护士大会表扬。在三八妇女节她又被评为模范妇女工作者。
  延安的护理工作之所以做出很大成绩,是与党中央毛主席的亲切教导和关怀分不开的。1941年4月沈元晖会同几位同志,酝酿召开一次延安及陕甘宁边区护士代表大会进而成立护土学会,以团结广大护士,交流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她们的建议,很快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批准,毛主席并派专人帮助她们搞组织筹备工作,还批给一笔大会专用经费。大会开幕前,沈元晖向毛主席汇报了护理工作的情况,毛主席当即表扬了护理工作并希望今后要做得更好。接着亲笔为代表大会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沈元晖在开幕会上宣读了这个题词,极大地鼓舞和教育了广大的护理工作者。几十年来,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题词,一直鼓舞着一代一代的护理工作者不断前进。
  1942年召开第二次护士代表大会前夕,沈元晖向毛主席反映了社会上有人看不起、不重视护士工作,毛主席听后命笔写了:“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题词,交沈元晖赠予第二次护代会。毛主席这一题词,使得广大护理人员树立了自重自尊的信心,也使社会上轻视护理工作的人深受教育。毛主席还经常通过傅连暲同志给护理工作以指示,使得延安的护理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着。
  1941年5月12日,在第一次护士代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护士学会延安分会,沈元晖当选为理事长。
  1944年冬季,直属中央的洛杉矶托儿所中,传染病及各种疾病流行,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傅连暲同志根据中央指示,调沈元晖任该所所长。她一到托儿所,即着手建立一整套儿童预防保健的规章制度,训练保教人员上卫生常识课,大抓环境卫生、病孩消毒隔离、饮食卫生,科学调配膳食,很快使托儿所改变了面貌,孩子们健康成长使得他们的在前后方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工作的父母放心、满意。毛主席、朱总司令以及中央妇委领导蔡畅同志,非常关怀重视托儿所的工作,经常给予指示,并多次来所视察工作,也多次肯定她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所做出的成绩,毛主席曾在1946年第一次视察后给托儿所题了词:“已有进步,更求进步”。1946年秋到1948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沈元晖带领着几乎全是女同志,有的才只有十三,四岁的保教人员,保护着90多个孩子辗转行军几千里,为保卫孩子的安全,她们历尽各种艰难险阻,在上有敌机轰炸,下有敌军追堵的情况下,翻山越岭,终于使孩子们安全转移到目的地,受到中央领导对她们集体的表扬。
  1948年至1952年期间,沈元晖同志先后担任华北军区公共卫生人员训练班主任,通县卫生部卫生实验区主任兼公共卫生人员训练班主任以及卫生部医士学校校长等职务。这期间,她领导的训练班先后培养了五班公共卫生人员,以后这些同志都在各大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卫生防疫站成了骨干或担任了领导职务。
  1950年,召开了全国解放后的第一次护士代表大会,周总理亲临大会作了重要指示,大会选出了新的领导成员,沈元晖当选为理事长,邓颖超同志任名誉理事长。从此,恢复了中华护理学会的工作。
  1952年沈元晖随邓颖超率领的中国妇女代表团出席国际妇联理事会,同时参加国际保卫儿童筹备会。会后邓颖超同志亲自找沈元晖,淡组织决定正式调她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驻国际妇联书记处书记,并语重心长地叮嘱:这是建国后我国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国际妇女组织机构的工作,困难肯定不少,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吧!沈元晖虽从没有做过国际工作,她还是毫无二话地接受了组织交给的这一艰巨任务,离开了从事多年的医务工作,改行做起妇女国际工作了。在驻国际妇联期间,她多次做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国际保卫儿童代表大会,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及世界母亲大会等国际会议。由于她在国际妇女的交往中,在旨在为争取妇女自由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和增进各国妇女间团结友谊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邓大姐也多次口头对她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
  从1954年回国后,沈元晖一直任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长期从事妇女国际工作,直至1980年离休。同时她还是全国保卫儿童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届执行委员,出访过欧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几十年来革命征程中,她竞竞业业埋头苦干,严以律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讲价还价,个人利益绝对服从党的利益的坚强党性,团结同志宽以待人,这些优秀高尚的品质是人所共知的,她一直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邓颖超、康克清等妇联领导同志,在全体人员会议上,都对她进行过多次表扬。
  1980年她离开职务后,已是双目失明年老体衰,但她没有离开党,离开人民、离开社会,仍然发挥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光和热。邓颖超大姐的亲切教导时时鼓励着她:“眼睛瞎了,不要急躁。你还可以发挥脑子、耳朵、嘴和手的作用嘛!”她以极大的勇气毅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凡人所料想不到的种种困难,时而去做革命传统报告,时而被学校请去讲校外辅导课,时而到街道居委会一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向居民宣传婚姻法、计划生育、儿童教育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用手摸着写了几万字的革命回忆录,并分别登载于报刊或书集上。
  沈元晖同志晚年虽然由于双目失明给她带来诸多的不便和苦楚,但她的生活却过得那么充实、有意义,充满了光明和阳光,不少老同志看到她写出的回忆录,十分敬佩,同时被她的精神深深感动。(李 桦)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