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当前位置:首页>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沈鸿>人物简介

★生平简介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沈鸿
 

  沈鸿(1906—1998),浙江海宁县人,生于1906年。1919年,沈鸿来到上海虹口区的一家洋布店当学徒。1931年,沈鸿离开了工作12年的洋布店,和几个朋友筹集到5000元,开办了一个小型机器厂——利用五金厂。几年之后,资金积累多了,沈鸿也掌握了机器制造的各种技术,工厂也由原来的五六个人扩大到30多人,初步具备了生产汽车的实力。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沈鸿带领7名工人,10部机器,从上海苏州河起程,经长江到达武汉。当他们向武汉国民党当局要求工作时,却无人理睬。就在这个时候,他听朋友说,共产党是真心抗战的,延安是坚持抗日的,在延安人人都有工作做。沈鸿决心奔赴延安。1938年2月,沈鸿一行带着10部机器,经过艰难困苦到了延安。当时,边区政府的工业政策是奖励并保护边区内外实业家来边区发展各种工业。沈鸿一到延安,就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热情欢迎,每月还发给5元零用钱,待遇高于一般干部。沈鸿很快分配到兵工厂。为了扩大生产,1938年3月,上级决定把柳树店兵工厂与沈鸿带来的机器和人员合并,成立茶坊兵工厂。
  1938年5月初,兵工厂搬迁完毕。茶坊兵工厂设机器制造部和枪械修理部,沈鸿任机器制造部总工程师。沈鸿带来的10部机器是“母机”;他带的人员虽然只有7名,但个个都是技术骨干,使兵工厂的生产规模有了很大的改观。为了进一步提高壮大兵工厂机器制造的能力,沈鸿首先设计制造了外圆磨床、六角车床、螺旋压力机、75公斤夹板锤、铣齿轮用的分度头等,并逐步配齐了锻工、铆工、动力、翻砂所必需的一系列工具和设备。同年,沈鸿亲自设计并组织制造了能够人背驴驮的小机器,一头毛驴可以驮两部,成了名副其实的驴背上的工厂,非常适合于战时使用,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也还装备了其它兵工厂和一些民用工厂。
  沈鸿还研究设计制造生产武器的设备。1939年,参与纸坊沟化学厂的筹建工作,他设计制造生产火药的设备,全部工程基本上于1942年完成。与此同时,沈鸿还为手榴弹和复装子弹设计制造了碾片机、冲床、齐口机和制造手榴弹木柄的车床等设备。
  1943年,沈鸿和技术人员在缺乏技术资料和材料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因地制宜,设计了生产炮弹的设备。此外,还有水力试压机,以保证产品质量。这些设备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成,并为以后生产迫击炮弹起了关键作用。1943年9月,延安第一座炼铁高炉在大砭沟建成。在此之前,沈鸿受兵工厂负责人李强的委托,领导试验炼铁。除此之外,沈鸿还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要求,设计制造了民用工厂所需的机器设备。
  1945年,茶坊兵工厂开始试制八二迫击炮弹。沈鸿对机器的设计制造有三个主张:就是成本低、耐用、制造时间短。据统计,从1938年到1945年,沈鸿与技术人员和工人共设计制造了供子弹厂、迫击炮厂、枪厂、火药厂和前方游动修械厂用的成套设备134种型号,数百台(套),还为民用工业设计制造机器设备,单机和重要部件400多台件。他在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给工人讲课,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人们也十分拥戴,三次推选他为劳动英雄。
  1944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暨职工代表会议在延安召开。沈鸿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毛泽东亲笔给他题写了“无限忠诚”四个大字。5月10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事迹。抗日战争胜利后,沈鸿离开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工作,任张家口龙烟煤矿代经理、兵工局华北企业部工程师。1947年,沈鸿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后来在山西灵丘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春,沈鸿进入北平。1949年到1955年,沈鸿先后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重工业处处长、国家计划委员会机械计划局副局长。1955年9月至1961年,沈鸿先后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电机工业部副部长、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农机部副部长。1958年5月,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1961年至1979年,沈鸿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9年至1982年,沈鸿任国家机械委员会副主任。受周恩来生前嘱托,沈鸿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大型《机械工程手册》和《电子工程手册》。
  1998年5月20日,沈鸿因病在北京逝世。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