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当前位置:首页>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李维祯>人物简介

★生平简介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维祯
 

  李维祯,河北省无极县人。生于1910年7月,学生出身,毕业于旧中国时代的国防医学院药学系。
  李维祯1935年参加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大医务主任,红军卫生学校教师、军委卫生部药政科长,延安八路军制药厂厂长、药科学校校长、总后卫生部药政处处长、局长等职。1956年曾到苏联列宁格勒军事医学院进修一年。1958年转业到沈阳担任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同时兼任中国药学会第一任会长。现仍任中国保健食品协会顾问兼抗衰老学会会长、光明中药函授学院顾问兼沈阳分院主任、药学期刊编委会主任等职务。
  李维祯同志同志一生忠于党的事业,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深受组织器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李老年逾古稀,仍废寝忘食的工作,亲自处理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始终保持雷厉风行、迅速果断的军人作风。国内报刊曾屡次刊登他的光辉事迹,沈阳市广播电台多次播送有关他的事迹。近来他仍在筹划扩大教育范围,兴办药厂等。他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战斗的一生,为人民群众呕心沥血的一生。
  他在陕甘宁边区最突出的事迹是兴办八路军制药厂,联防卫生部的药科学校。当时环境险恶,敌人对我边区进行封锁,生活艰苦,物品奇缺,在党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卫生部门办起了药厂。李维祯同志受组织上的委托,带了几名干部化装成老百姓,到西安购置制药设备及所必需的原料。亲自训练技术人员,物色培养技术干部。不到一年(1939年),药厂便初具规模并开始生产,产品以中药为主,兼加工西药原料,还生产少量卫生材料。1942年为适应抗战需要在延安东部姚店子又创办了药科学校,招生百余人,学生来源于部队医护人员,同时又招收了部分高中生。学制四年,做为药科专科人材的培养基地。
  为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在李维祯的建议下将药厂与学校合并,地点选在姚店子,生产与教育得到了新的发展。联防卫生部又调整干部,派来了部分专家,从而形成了当时边区的药学学术中心,人才集聚,盛极一时。领导班子由李维祯任校长,兼厂长,刘任保任政委,龙在云任生产处长,饶孟文任教育处长,翁远任副厂长兼研究室主任。教师有解器、孙绎志等人。又通过联防卫生部动员医大教师薛公绰、张乃召等人到药科学校兼任物理与生理教师。由于技术人员增多,除完成生产、教学任务外,尚有余力开展技术研究工作。教师和工程师分头进行不同课题的研究。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因陋就简与废物利用,研制出麻黄素、羊肠线,小苏达、硫酸纳,中性玻璃以及药用肥皂等,有助于解决医药上的困难。由于延安药厂的建立以及协助晋西北、晋东南等军区相继办起药厂,在对敌斗争中补充了医药上的不足。
  李维祯同志于1945年又转入解放军的药政管理工作。1948年兼任华北军区的军药处工作。在赵尔陆参谋长直接领导下担任着华北一带的战争救护药品供给工作。同时负责接管天津的国民党政府遗留的各药厂仓库。经过整顿,于1951年在天津成立制药总厂。此时,他是华北卫生部军药处处长兼天津药厂总厂厂长。不久又调到军委卫生部任处长,统管全军药材供给管理工作。时值抗美援朝期间,为了集中力量对全军施行统一药费使用,按统一标准供给各战场药品、器材。当时任务急迫、艰巨,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极其激烈,伤病员很多,李维祯同志在贺诚部长领导下,夜以继日的费尽心血为前方伤员筹划医药用品。他为了保证供应,对全国各地药厂实行了管制,统一订货,先军后民,发动天津、沈阳、上海各地药厂,专为抗美援朝的伤员服务。在人民群众支持下,在总后勤部的正确领导下,调出数十辆卡车、飞机,专程向朝鲜输送,及时保证了供应。
  抗美援朝结束后,李维祯于1956年到苏联列宁格勒军事医学科学院进修,1957年回国后,学习苏军供应经验,对我军的医药供给制度与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全军实行了医疗箱制。依据各师团、营连等任务不同的医院、卫生队的实际需要,实行医疗箱制。也就是依照不同任务,规定供应标准,不仅大量节约了医疗器材,在运输上也大量减少了重量。医疗箱进行了科学设计,使用方便,适合战争的需要。同时一箱多用,可装药也可当办公用具等使用,是一新的创造。
  时过30年我解放军仍基本实行医疗箱供应制。为解放军的器材供应工作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李维祯同志在抗日战争初期,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为救护伤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当时他在军医学校任教,奉命带领全校学生开赴前线,救护伤员。当队伍行进到五台山附近耿镇时,便沿途设置了转运救护站(即从平型关至山西洪洞县长达数百里)。每五十里设一站,留学生10人左右,负责对伤员急救与治疗,并进行食宿安排,修养三两天后组织担架队向下一站转送。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医药不足,李维祯同志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保证了全部伤员安全的转送,集中在洪洞野战医院进行全面救治。除此外,李维祯同志还号召医务人员节约用粮,满足伤员的需要,药品不足带领学员到各地采挖中草药,从而解决了无药问题。
  李维桢同志1958年10月由军队转业到沈阳药学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历时30年,任职期间,在他的领导下,一再扩大学校规模,增设专业,购置新设备,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紧密团结全院教职员工,几十年如一日,深受全院师生拥护与爱戴。
  沈阳药学院历届毕业生多达万余人,现都在我国各省市及军队的医药部门担任重要职务,是医药界的骨干力量,这些成就与李维祯同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李老虽年事已高,已离开工作岗位,但在社会上又担任多项职务,并亲自创办了中国保健食品协会抗衰老学术研究会和光明函授学院沈阳分院。李老仍为人民的事业而战斗,近年来,他利用空余时间又编写了《医药企事业管理》、《药学现代史》、《毒物分析化学》等多种书刊。因此,李维祯同志在社会上及医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尊敬。(于兆华)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