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柯仲平 > 史料文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文化下乡去的一个实际问题*
柯仲平
    (一九三八年八月)
  原打算到边区各县去走几个月。这回,乘教育厅召集了各县第三科长来延安受训的方便,文协除个别地访问了各县第三科长一次外,前夜又欢迎他们来开了一次座谈会。这是到各县去工作的一种准备。 
  谈论的中心问题是:是否可以在各县建立民众娱乐改进会的分会?可以的话,用怎样的方式去建立?
  在谈论前,到会各县第三科长先表示愿意加入文协,因此,他们的讲话已不但站在教育行政工作者的立场,而且,同时站在文协会员的立场上了。这使我们的谈话分外亲切。
  在边区各县,流行着旧时的山歌、民谣、小调、道情、眉户、利嘴、秧歌、秦腔……据说民众还听不惯二簧。在一个俱乐部里,要是有人能唱一两段用抗战内容编成的曲子,唱后又能说说笑话,那他就是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了。可惜他们想得到新的秦腔、道情等而现在还得不到!
  为举行神会,为过旧历年,有的县份能出二三百元请大戏班子(秦腔)。一二百里外的小脚婆姨也赶来看戏呢。但无论大戏班子、道情班子等,都还不曾在任何文化教育机关的组织下。他们多数是半职业性的。
  就在这种非常普遍的需要上,各县第三科长认为::
  (一)各县应该成立民众娱乐改进会。
  (二)民众剧团应到各县去。去的任务:第一,就是用民众剧团的号召,将民众娱乐改进会的组织和工作建立起来;第二,将新内容的秦腔、道情、歌谣、秧歌等带下去,教俱乐部的人唱,并将当地道情班子等重新组织起来。
  在民众剧团未下乡去以前,他们希望文协经常给他们新材料;他们也愿为文协搜集些材料寄来。
  最可惜的,是现在的民众剧团还不能适应他们的需要,因为它的团员原来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木匠、铁匠、泥水匠、小商人等;一部分是爱剧艺的延师学生。在七月上半月中演出了几次以后,大半都散了。现在要召集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和一部分能脱离生产的团员,来组织职业化时民众剧团,虽然经过种种筹备上的困难,现在,团员还不够,尤其是女团员!(哪一个能唱秦腔的女同志勇敢地来参加这民众剧团,我们将来一定会把大众艺术突击队的荣誉奖章送给她呵!)
  多少人,还是看不起这个民众剧团的。这等人完全是近视眼!当然,也因为我们的工作还只在一部分民众中受到热烈——实在是热烈的欢迎,我们的宣传组织工作也太不够。
  我希望能演秦腔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能到边区各县去走走,并且要带着许多新的材料去,在每一个较大的县份至少工作十五日至二十日。也能唱道情的抗战剧团,是曾受过欢迎的,可惜他们在每县工作的时间稍短,不能满足各县的要求。希望他们下次去要准备得更充分些! 
  为什么提出以上的希望呢?因为进个道地的民众剧团还不能马上到各县去,但各县第三科事实上已代表着各县民众向我们“请愿”了!
  我说,凡有“边区”这两个字的团体,它的工作就应向着全边区的大众开展去。
  * 本文原载于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日延安《新中华报》。 
  

柯仲平诗文集四:文论/王琳,刘锦满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1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