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马海德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8同宋庆龄的友谊
田森

  友谊,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啊!当然,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友谊,然而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友情才是最高尚、最真诚、最感人的。马海德和宋庆龄的友情就是这样一种友谊!
  马海德来中国之前,常在报刊上看到宋庆龄的文章,以及有关她的革命活动的报道。马海德来中国后,朋友们常同他谈起宋庆龄的品德风貌。他虽然还没有见过宋庆龄,但心中却十分敬仰这位中国女革命家。
  1934年11月7日,上海的一些美国朋友在进步作家史沫特莱的住宅里聚会,庆祝十月革命十七周年。会上,一位气概非凡的中国妇女,操着一口流利英语,同在座的朋友谈话,最后又同大家一块唱国际歌,十分引人注目。当时有人告诉马海德,这位妇女叫“Suzie”,会后他才知道这位“Suzie”就是名震中外的宋庆龄。
  后来通过史沫特莱的介绍,马海德终于正式结识了这位伟大的女性,那是1934年年底的事情。
  宋庆龄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尽管她上次只见过马海德一面,但她已记住了这个朴实、活泼、乐观的美国小伙子。她很高兴有机会同他好好谈谈。
  宋庆龄十分关心这位美国青年政治上的进步。当时在上海的几位外国朋友,在宋庆龄的安排下,组织起一个学习小组,由路易·艾黎和西普负责。马海德参加了这个学习小组。马海德学习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马列著作。在马海德诊所,人们在夜间经常可以看到一盏明灯伴随着这个诊所的主人。他几乎每天深夜都要伏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为了使马海德多了解些上海工人的生活情况,宋庆龄要求马海德深入到工厂中进行社会调查。马海德照宋庆龄的意见去做了。这次工厂调查收获很大,我们在第三节里提到的调查报告,就是他那一时期工作的结晶。
  同马海德的接触越多,宋庆龄也就越发看清了他那颗燃烧着的心。她很喜欢这个小伙子,对他的信赖也与日俱增。后来,她经常把马海德的诊所安排给地下党作为联络、开会的地方。为了保证开会的安全,乔治付出了机智和辛勤的劳动!
  这段时期,马海德除了看病、搞调查研究、学习马列主义外,还积极地为宋庆龄支持的一家进步刊物《中国呼声》撰稿。
  这个来自异乡的年轻人,为了寻求光明,在探索的道路上遇到了这样一位卓越的女革命家,真是一种极大的幸运。她象一座智慧的灯塔,照亮了乔治前进的道路,她用自己的双手在这个美国青年胸中点燃的革命火种越燃越烈,最后乔治终于向她提出了奔赴解放区的要求。
  当他被告知可以出发去解放区时,他知道向往已久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他是多么地兴奋啊!
  乔治到达解放区后,被陕北的革命气氛所深深吸引。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令他感到分外亲切。他完全沉浸在革命大家庭的温暖之中。然而,他的思绪还经常飞到遥远的黄浦江,他是在思念自己的亲人——他的革命的引路人啊!虽说陕沪相去数千里,可他同这位女革命家的心却连结在寸尺之内,一有机会他就把自己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捎信告诉她,而她也不时通过各种渠道给乔治带来衷心的问候。后来随着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接触的渠道就更广阔了。马海德不断地把前方的医药卫生、后方的医学教育情况告诉远在上海的宋庆龄。这个关心中国革命的伟大战士运用她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经常为解放区募集到各种医疗器械和药品,并冲破重重封锁送到各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海德以解放区救济委员会顾问的身份来到了上海,得以同他思念已久的宋庆龄会晤。乔治向她详细介绍了这些年来丰富多彩、紧张愉快的革命生活。宋庆龄怀着极大的喜悦和兴奋的心情接待了这位忠实的朋友,她满意地微笑说:
  “乔治,你做得好!这些年来,我一直关心着你的情况,我知道你不会使我失望的。”
  这次会晤,马海德还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官员如何将救济物资肥私的种种卑鄙行径,宋庆龄听了马海德的汇报及了解到的其他有关情况,非常气愤。后来她怀着极大的义愤揭露了这件事,引起了国际上很大的反响。联合国救济总署六百多位外国工作人员曾联名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弄得国民党在国际上大为丢脸。
  这次分别后的四年,全国解放了。马海德同宋庆龄接触得更加频繁了。进城以后,马海德多次率领医疗队到新疆、云南、内蒙等地工作,每次从外地归来,他都要去看望宋庆龄。
  宋庆龄象一切伟大人物一样,非常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马海德把他同性病、麻风病斗争的设想告诉了她。她以极大的兴趣听取了马海德的汇报,并对他表示大力支持。马海德总是带着宋庆龄的鼓励回到自己的家里。
  一次,马海德告诉宋庆龄有关一个内蒙古妇女的命运,她在五十年代由于得过性病而不能生育,这件事情使她非常痛苦,后来马海德的医疗队治好了她的病,她已成为几个孩子的母亲。
  宋庆龄一面微笑着,一面认真地听着。听完了,她说,没有社会主义,也就不可能有这个蒙古妇女的今天。她还非常关切地询问这个蒙古妇女的名字,她的最近生活情况。
  马海德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情不自禁地发了一番议论:宋庆龄是多么热爱人民啊!
  当然,革命的友谊从来都是互相帮助的。马海德也在自己的工作中竭力协助宋庆龄。他深知宋庆龄视野之广,她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无不关注。为了帮助宋庆龄及时掌握世界上的各种动向,马海德总是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出版的各种报刊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妇女儿童、和平事业等方面的剪报及时送给宋庆龄。马海德也经常把宋庆龄关注的一些外国朋友的情况和国外对中国的有关评论向她汇报,他们谈论的话题极为广泛,从国内到国外,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卫生。
  马海德和宋庆龄的友谊在国际上已为不少人所共知,一些外国朋友便开始利用马海德这个渠道同宋庆龄联系。当加拿大一所大学准备把博士学位授予宋庆龄时,他们就是通过马海德的渠道探听宋庆龄的态度的。
  宋庆龄有一个特点,她从来也不忘记别人为她做的一丁点儿好事,对马海德也是如此。早在三十年代,宋庆龄的手指得了化脓性甲沟炎,乔治这个年轻的美国医生应约为她治疗。他给她成功地做了个小手术。对于医生说来,这本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连他自己都早已忘记了。哪料到,事隔二十多年后的1958年,宋庆龄把一本《中国福利基金会二十周年》纪念册送给他时,特地在扉页上亲笔题词:“感激你把我的指头治好了”。是宋庆龄的题词又唤醒了乔治的记忆。马海德在向我讲述这段往事时,显得很激动,他是在回忆当年在白区同宋庆龄一起战斗的那些难忘的日子。昔日年轻的乔治,今日已白发苍苍,而尊敬的庆龄同志又已长眠,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是长存的。
  特别令马老难以忘怀的,是宋庆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派人给他送来的短简和礼物。当时马海德的处境并不妙,“四人帮”也想打他的主意。宋庆龄了解马海德,信任马海德,她不畏“四人帮”的权势,偏偏要在这个尖锐的时刻把她的真挚的友谊传给马海德。在那隆冬的日子里,宋庆龄不止一次地雪里送炭,从她那刚劲有力的笔迹中透出了一颗正直的心和无比珍贵的刚毅精神。宋庆龄给予马海德的友谊,犹如喷涌的甘露,滋润着他的心灵。他满怀激情地说:“宋庆龄给了我力量,令我更加奋发,这种友谊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近年来,宋庆龄又把对马海德的友谊延伸到他的第二代、第三代身上。她不仅关心着马海德和苏菲的儿子幼马——一个年轻的摄影记者的健康成长,而且十分关怀他们的孙子马骏——一个聪明可爱的少先队的小队长。尽管她重任在身,公务繁忙,依然按时将《儿童时代》寄给马骏。在寄来刊物的封套上,马海德不止一次地看到宋庆龄亲笔写的英文手迹:“送马骏”。
  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友谊的佳话。我看,马海德和宋庆龄这两代人近五十年与日俱增的友谊就是值得人们传诵的一段今日友谊的佳话!
  

马海德/田森著.—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2.1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