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边区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全文图书>艾黎在中国

艾黎在中国 共有记录28

12下一页尾页

序号 名称 责任者
1 目录 黎利
2 王震
3 艾黎在中国 黎利
4 1901年童年时期的路易·艾黎和父母兄姐弟们合影,右起:艾黎、父亲季米·艾黎、母亲卡娜玛利亚、长兄艾来克、弟弟派普、姐姐昆。父亲是教师,兼务农;母亲也是教师,她热衷于社会工作。
5 1906年艾黎十九岁,这是他参军前在家乡科瑞斯求吉镇拍的照片。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黎退役回到家乡从事农牧业劳动。
7 1926年艾黎在家乡自办的牧场中训练军马。
8 1929年艾黎在上海加入中外进步人士组成的第一个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图为小组成员合影,第一排左起第五人是艾黎,右起第一人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后排右起第二人是曹亮。
9 这是艾黎在上海愚园路的住宅(1315弄4号房),它当时是支持中国革命活动的场所。
10 1935年,艾黎带领着上海麦伦中学的进步教职员到浙江去了解民情。
11 1935年7月,艾黎从上海带领学生参加安徽的农村服务工作。后经南京到山东泰安登泰山,步行到青岛。前排左起:艾黎、黎雪、梅培基、段士谋、赖普吾等。
12 1935年,艾黎在上海工部局工作。这是圣诞节时他在上海寓所和朋友们合影。后排左起第一人为艾黎,第三人为甘培林(英共党员,上海电力公司工程师)。
13 这是艾黎1936年前的私人汽车,当时它在上海是迎送和转移革命同志、支持学生运动等的有力交通工具。
14 《中国呼声》是远东共产国际支部为援助中国革命而在上海出版的刊物。此为何香凝为刊物的题词。
15 远东共产国际支部书记、《中国呼声》编辑格兰尼奇夫妇(第一排中间二人)是艾黎最知己的朋友。1937年“八·一三”日寇大举进攻上海时,格兰尼奇夫妇为搜集敌人情报,常以散步形式前往闸北日寇阵地前沿刺網前活动。
16 1937年“七七”事变后,艾黎、斯诺和佩格在中国发起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工合”),以便在中国的大后方、解放区以及敌后、前线附近设立千万个工合,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支援全面抗战。这是当时他们三人的合影,左起:艾黎、佩格、斯诺。
17 1939年,艾黎与马海德在延安杜甫川打猎。
18 1949年4月,艾黎和朋友们在江西研究如何开展工合工作时的合影。右起:卡尔逊、艾黎、佩格、斯诺、白求木。
19 1939年,艾黎与黎雪到宝鸡“工合”供销运输处参加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左起第三人(有△者)为毛泽民同志,画面上的抗战宣传画就是毛泽民同志画的。
20 1940年艾黎 (左一)在延安工合办事处留影。
21 1945年艾黎和山丹培黎工艺学校 (简称“培校”)的学生们在劳动休息时合影。半工半读是培校办校一直坚持的方针。
22 艾黎为培校学生讲柴油机的构造原理。(1945年)
23 这是艾黎的得力助手乔治·艾温·何克,1945年末因病在山丹逝世。他著有《我看到中国》一书。
24 艾黎和他抚养的孤儿在一起(1945年)。
25 1947年,艾黎的母亲卡娜玛利亚老人在新西兰为远在中国的艾黎庆祝50岁生日。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