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柯棣华 > 全文图书 > 我与柯棣华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九章 心驰『革命圣地』
郭庆兰口述,徐宝钧整理






  夏末秋初,冀中平原,千里沃野,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
  像黄狗尾巴一样的小米快要抽穗;苞米厚实的绿叶随风摇曳,发出“唰唰唰”的有节奏的响声;一排排又一排排的高粱杆,漫山遍野,似茂密的丛林。大地呈现出一派固有的难以抑制的繁盛的景象,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即使战争这尊瘟神也是难以扼杀的。
  傍晚,落日收起了它最后一抹余晖,远处青色的群山绵延起伏,清晰地印在暮色的天幕上。家家户户烟囱上的炊烟袅袅升起来了,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儿童在树边草地上追逐嬉闹。
  我与柯棣华相约肩并肩沿着唐河畔徐徐散步,那步伐是那么协调,那么和谐,两个人的步子似一个人。潺潺的流水声似少女在轻轻地倾诉。不觉间,把人们带进了遐思。
  我扶了扶眼镜框深情地望着柯棣华,说道:
  “柯棣,上次你的故事讲到了如何冲破国民党的种种阻挠,坚决跟国民党老爷们斗争;今天该讲讲你们如何心向延安、聆听毛主席教导以及奔赴晋东南抗日前线救护伤员的故事啦。”
  “你喜欢听这些故事?”柯棣华同样动情地望着我说道。
  “喜欢听,非常喜欢!”我心情迫切地说。
  “既然你喜欢听,我也乐意讲。好吧,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一向乐观风趣的柯棣华耍了一个鬼脸,学着中国章回小说的腔调说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1939年1月22日,山城重庆,浓雾弥漫,气候十分阴冷。
  山坡下一所加拿大教会办的教堂外面,停放着一辆美国制造的乳白色的救护车,车上插着一面印有手纺车图案的印度国大党党旗,车身上画着中国和印度国旗,这车是印度国大党送给中国的礼物。
  艾黎和全体印度援华医疗队员伫立在路边,整装待发。
  受周恩来委派前来送行的王炳南与五位大夫一一握手道别,目送着印度友人欣然上路,奔赴延安去了。
  汽车上路驶出市区后,越开越快。大家有说有笑,情绪高昂。惟有一向活跃的柯棣华好像昨晚没有睡好觉,眼神有点迟滞,似有什么心事……
  原来,就在医疗队从重庆出发的头天晚上,柯棣华收到来自印度的一封家书,是副队长卓克华转给他的,他忙拆开信,一行文字立刻跳入他的眼球:
  “父亲突然亡故,母亲卧床不起……”这噩耗犹如一个滚雷击在柯棣华的心上,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信纸也从指缝间滑落到地上。一股冷风吹过来,他更感到凉彻骨髓,难以自持。晚上柯棣华辗转不能入睡。回去还是不回去?急需他作出抉择。他想得更多的是,这个不幸来的不是时候,医疗队即日就要出发,在这节骨眼上,自己总不能因私事影响全队的进发;又想到父亲一生操劳,为了让几个儿女上大学,立足社会,对家庭对社会有所贡献,以至举债度日,债务似一条毒蛇缠着他难以脱身,即使在这种时刻,父亲还希望自己事业有成,支持自己参加援华医疗队。倘若自己这次不回去,也实在有违一个人的常情。正当他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时,前几天这座城市遭敌机轰炸的惨状重现在他的眼前,空袭中遇难的50多人,大都是妇女和儿童。这些平民百姓到底是犯了什么罪呀,救苦救难的“上帝”到哪里去了?想到这里,他终于下了决心:自己不回去了。自己要为遭受苦难的中国老百姓洗冤报仇。当晚,他就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了家人:“在我未能履行我向国大党提出的至少要在中国工作一年的诺言之前,我不能回国。”恳请家人理解他不能不作出如此的决定。并请家人安慰“命运遭遇最惨的母亲”,还“请代表我向前来安慰亲爱的母亲的所有朋友和亲戚致谢”。
  当同伴们知道这一凶讯后,一边对柯棣华表示慰问;一边劝他回印度处理后事。柯棣华由衷感谢大家的好意,表示在医疗队正需要人的时刻,自己绝不能因私事给医疗队增加麻烦。他还向队长爱德华表示:自己不能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纪念父亲最好的行动就是帮助中国人民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他还坚定地说:“不到延安誓不休!”
  汽车越过内江、成都、汉中、宝鸡,二月初到达古城西安。
  在西安出人意料又遇到了国民党的破坏。国民党第十战区司令长官兼陕西省主席蒋鼎文下了一道训令:不准医疗队的汽车前往延安。多亏神通广大的艾黎通过国民党上层的复杂关系,蒋鼎文才同意放行,但不许带走药品和医疗设备。经过反复谈判,最后只允许带走X光机和部分的手术器械。抗日前线急需的50多箱药品成了国民党的“买路钱”。蒋鼎文不愧是蒋介石的忠实门徒!既无耻又可恶!
  在整个旅途中,柯棣华大都坐在司机旁边的前座上,他总是把一本《薄如梵歌》放在衣服口袋里,为了消磨时间,不时朗诵起来,也好像从中得到了乐趣。在旅途中,他时而上上下下,有什么杂事他总是和巴苏华跑前跑后。
  出了西安往北走,路是越来越难走了。汽车进入盘山道,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一会儿驶进深谷,一会儿又出现在山顶。山地公路非常狭窄,一面是山坡,一面是几十米深的峡谷,绝壁如削,令人惊心动魄!稍有不慎连车带人滚下去,定会摔得粉身碎骨!二月中旬,正是北国天寒地冻的季节,人坐在车上瑟瑟发抖,只好靠互相挤得紧一点才觉得暖和一些。
  在进入陕甘宁地区,距延安约100公里时,只见一队队一批批青年,有不少是女青年,穿着各色各样的衣服艰难地向前行进,他们中的许多人己奔波了数月之久,医疗队的朋友们,见此感人的景象,不时向他们挥手致意,还招呼实在走不动的青年上车,但被他们有礼貌地婉言谢绝了,青年们收下了印度友人的心意。
  这种蔚为壮观的景象,使印度友人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多么可爱的中国青年人啊!多么吸引人的延安啊!就连年过半百的老队长爱德华也激动得感慨万千地说道:
  “这简直是奇迹!二十世纪的中国的耶路撒冷竟然吸引了如此众多的朝圣者!”
  印度援华医疗队,历经二十来天迎风斗雪、长途跋涉,终于在2月12日安全到达中国革命的中心、抗日战争的总指挥部——延安。
  延安,古称延州,始建于西魏时期,建城历史逾1600多年。延安地处陕西省北部,介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之间,为古代军事重镇。
  延安周围有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全长300公里九曲十弯的延河流经安塞、延安后折向东去,最后注入黄河,是黄河中游的主要支流。宝塔山上有唐代修建的宝塔等古建筑。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传颂千古的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延州为官。北宋时期,在现今的宁夏、陕西、甘肃一带的西夏国,构成了对宋王朝的严重威胁。范仲淹于公元1040年自奋请命,任陕西省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延州知州(现今的陕西省延安市一带)。范仲淹到任后,励精图治,身先士卒,操练军队,并大兴营田和军垦,军中粮草充足,一举改变宋朝对西夏入侵的被动退让的局面,时有“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民谣。后人在清凉山上建有纪念范仲淹的范公祠。身穿戎装的“范知州”威武挺立,忠于职守地镇守边关的高大形象,令观者莫不肃然起敬。范仲淹此后继续负责抵御西夏的防务,镇守西北边关达四年之久。西北公务之余,他写下了不少反映军旅艰苦奋斗、英勇杀敌的诗词。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一首《渔家傲》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发自己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关的意志。词的风格慷慨雄健,一扫当时纤细婉丽的词风,开豪放词派的先河。读来荡气回肠,催人奋进。
  西北高原,延安地区,还是明代末年农民起义军最先发端的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李自成皆起义于此,是明代末年农民革命运动的发源地。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无独有偶,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现代农民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在历尽艰苦卓绝、千难万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最后的落脚点就在延安。从而真正奏响了中国民族解放战争和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序曲。当时的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神经中枢,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大本营,1937年至1947年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素有“革命圣地”之称。
  为了欢迎援华医疗队,成百上千、红红绿绿的标语,从延安附近的小村子里一直贴到城里。延安军民冒着空袭的危险,扛着红旗敲着锣鼓,扭着秧歌舞,热烈欢迎印度援华医疗队。他们受到了延安各界数千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2月14日八路军总卫生部特地召开了盛大的欢迎大会。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百忙中参加了联欢会。联欢会上载歌载舞,“抗大”的同学们演出了他们自己编排的现代戏剧,描述五位印度大夫与中国人民一起抗日斗争的情景。柯棣华他们一看自己都留着“大胡子”,不觉都笑了起来。柯棣华与同伴们在热烈的掌声下也走上台去,用很不熟练的汉语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抗日必胜”等口号,台下的观众为他们打拍子,跟他们高声同唱,台上台下的歌声、口号声和欢呼声汇合成一股抗日的巨大洪流,使大家振奋不已,倍受鼓舞。
  在华工作的国际友人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受命担任接待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任务,陪同他们在延安参观访问,与各界人士举行座谈,帮助他们熟悉情况,并协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马海德是美国人,医生出身,早年到中国上海行医,开设私人诊所。他要求进步,同情中国革命,1936年经宋庆龄先生介绍,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一起奔赴延安解放区,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时任八路军总卫生部顾问、中共中央外事组顾问等职。
  不久,爱德华、柯棣华和巴苏华被分配到延安郊区正在建设中的拐茆模范医院工作,爱德华为外科主任,并协助负责筹建新医院的组织工作。柯棣华为外科医生,巴苏华为五官科医生。卓克华和木克华被分配到其他医院担任医务教学工作。
  拐茆医院落成后,王稼祥代表党中央,滕代远代表八路军总部参加了落成典礼。
  柯棣华安排上午查病房,中午趁窑洞最明亮的时候做手术。他在简陋的手术台上操作,既认真细致又熟练利索,对伤病员视作亲人,为此赢得了人们的高度信任和尊敬。下午,他还坚持到门诊部为战士和老乡看病,同时还不放过任何机会,从患者那里了解八路军的英雄事迹,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提高自己,更好地为军民服务。
  柯棣华同中国医生相处得十分融洽。在手术中他耐心地向年青的中国医生们传授外科技术,边做边教,细致讲解,把他熟练的技术传授给中国同行。有一次,一位年轻护士给伤员灌肠,因是新手动作不熟练,致使病人的粪便淌到了床上,还溅到了柯棣华的身上。柯棣华见她精神紧张,就手把手地操作,使这位护士深受感动。
  拐茆医院地处荒野,夜里,狼群常常出没在医院周围,不时传来瘆人的狼嚎声,让人胆战心惊,小护士值夜班很害怕,柯棣华常常替她们值夜。
  老乡们非常信任柯棣华,经常请他到村子里看病,柯棣华总是有求必应,认认真真地为穷苦百姓治病,深得大家的好评。有时他出诊归来很晚,路上遇到站岗的儿童团员查问,他就用中国话大声地说:“印度——拐茆!”儿童团员们都熟悉他的声音,一听就高声地说:“哦,是印度医生,自家人!”
  中央首长为了关照印度大夫们,特发给他们每个人几件战利品,日本黄呢军大衣、军帽、军靴,还有一个水壶,还给队长爱德华配备了一匹高头大马。一天,柯棣华他们穿上这些日军服装出去散步,兴之所至,不觉走得很远,被不认识的岗哨挡住,错以为他们是日本特务,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任凭柯棣华他们怎样解释,站岗的同志怎么也不相信,硬给他们带到村里盘问,后来民兵队长用电话报告上级,才弄清楚他们是帮助中国抗日的印度友人,便很不好意思连声向他们道歉,柯棣华他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自此,印度医生也吸取了教训,再也不敢远走散步了。
  1939年,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顽军勾结在一起,加紧进攻共产党和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面临经济和军事巨大的双重压力。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一面战斗,一面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经济困难。柯棣华他们也拿起锄头和铁镐,和大家一起开荒种地。积肥挑粪,种小米,种菜,种南瓜。通过劳动实践,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创造世界和大生产运动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劳动的神圣以及劳动的愉快,体会到跟困难作斗争更是其乐无穷。
  援华医疗队的印度友人,在延安工作了大半年时间。
  战时的延安,被日军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延安城已破坏殆尽。大多数居民都已撤离,但中国共产党的党政机关和八路军总部仍留在那里。战时的延安,生活是艰苦的。但印度朋友看到的延安军民情绪十分高涨,歌声不断,“有唱歌的和唱戏的,也有跳舞的。”延安军民一致,官兵平等,革命同志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柯棣华敬佩地说道:“一个战士的月饷是一个卢比,而一个统率十万大军的将军,也只领五个卢比。”所有这些,都给了印度朋友,给了柯棣华大夫强烈的感动、深刻的教育。延安的生活是艰苦的,延安的战斗生活也是终身难忘的。正如柯棣华所说的:“延安是我心中的革命的耶路撒冷,是革命者向往的地方!”
  柯棣华一行在延安、在西北地区,战斗、工作、学习和生活,还有三样东西,对他们颇具吸引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是窑洞。窑洞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老百姓的传统民居,是当地劳动人民因地制宜,解决居住的一种创造。窑洞挖掘简单,冬暖夏凉,很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抗战时期,窑洞还派上了大用场,日寇飞机狂轰滥炸,军民便躲进窑洞,因建在山坡上,土层很厚,后面还有通道,敌人的炸弹穿不透也炸不毁,是最好的防空设施。
  印度友人进入西北地区后,开始接触窑洞,沿途他们看到家家户户都住窑洞,颇感新奇。到达延安,他们不仅看到了更多的窑洞,还跟当地军民一样,吃小米饭,住进了窑洞。在印度友人写的文章和日记中都提到了窑洞。柯棣华大夫在给亲人的书信中也不止一次绘声绘色的提到窑洞,并视为“愉快的经历”。说到延安后住进了一家旅馆,有三十来个房间,“每个房间实际上是一个窑洞,约十五英尺长,四英尺宽。”他们看到延安的所有机关、部队、医院、学校等都设在窑洞里。印度友人还惊奇的看到,窑洞中的手术室就像大城市里的医院一样,宽敞明亮。有的大窑洞竟可容纳百把人之多。柯棣华还谈到了他们参加八路军总部“模范医院”的建造工作。他说道:“与其说是建造,还不如说是‘挖’。”他们挖了四十多个窑洞,可接受二百多个病人。夜色降临,一排排窑洞闪烁的灯光,煞是好看,十分迷人。窑洞是延安军民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窑洞为延安军民抗日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是火炕。这对印度朋友来说,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柯棣华在书信中写道:窑洞中“内有一个二英尺高的平台,约占窑洞面积的一半。这个平台就是当地老百姓家的所谓的‘炕’,是一个可以在里面烧火的烤炉,人可以在上面睡觉。”火炕解决了严寒的北方冬季的取暖问题,也是中国北方劳动人民因陋就简的一个发明。火炕还可以治病,有个头痛脑热的,睡火炕就能“药”到病除,好处多着呢。老百姓中不是有两句民谣:“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在旧社会,农村老百姓的要求不高,农民兄弟把这两句民谣视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生活的最高享受,把“热炕头”与老婆孩子相提并论,看得一样重要,可见农民兄弟对“热炕头”的感情是多么深!
  三是雪花。富有诗情画意给人遐想的雪花,古往今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倾倒,为其咏唱。中国唐代诗人岑参不是给我们留下两句有名的诗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笔下的大雪世界是多么秀美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其思想内容之深,艺术水平之高,伟人胸襟之广,气魄之大,更是把有史以来咏雪词推向了巅峰,可谓古今中外咏雪的绝唱!
  北风吹,雪花飘,纷纷扬扬的雪花使大地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远处的山峦像仙境般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是一顿绝妙的美的精神大餐。每当下雪时,心地纯洁的柯棣华就会大声地呼唤起来:“下雪了,下雪了!”他动情地说:“下雪的景色太美了,美极了!”他浪漫地奔进大雪的世界,投入大雪的怀抱,接受大雪的洗礼。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一口一口轻轻地而又热烈地吻他,就像儿时母亲把他搂在怀里亲他的小脸蛋怎么也亲不够。他尽情地欣赏天上赐予人间的良辰美景。君不见,洁白的雪花已经给他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盛装。这时,天真无邪的柯棣华欢乐得像一个孩子,仿佛又回到了梦幻般的童年时代。蓦地,传来孩子们一阵阵的嬉闹声,他抬头一望,只见一群孩子正在空地上打雪仗。顷刻间,几个“小鬼子”被许多“小八路”押下阵来。见此情景,他开怀大笑起来。于是柯棣华把地上的积雪也捏成一个个雪球,向远处投去。“啪”的一声响,雪球击在枯树枝上,散开的雪球宛如节日的礼花飘落下来……他要把孩提时代在印度不可能享受到的玩雪的乐趣补偿回来。
  印度朋友之所以钟情雪花,喜欢雪花,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第一次见到雪花吗?纷纷扬扬、轻盈飘逸、潇洒自如、洁白无瑕的雪花,不也正是他们赤诚无私的心灵的写照吗?
  雪花呀雪花,你轻轻地飞慢慢地飘,愿你化作一只矫健的信鸽,飞过喜马拉雅山,越过长江恒河,禀告印度的父老乡亲:你们派来援华的优秀子弟,用一腔热血和宝贵生命编织的印中友谊的花环,像雪花一样耀眼和美丽。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骄子!时代的先锋!时代的骄傲!请允许兄弟的中国人民由衷向你们道一声:
  谢谢,善良的印度人民!
  敬礼,伟大的印度人民!
  

我与柯棣华/郭庆兰口述,徐宝钧整理.—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