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柯棣华 > 全文图书 > 纪念柯棣华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医泽广被媲美于白求恩』
康克
    康克
  “医泽广被媲美于白求恩”,这是1942年12月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为悼念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同志写在挽幛上的题词。我把这张珍贵的题词照片一直保存在身边,石家庄建立柯棣华纪念馆时献给该馆,放大后挂在馆内。
  1940年8月柯棣华同志来到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任外科教员,不久,又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他象白求恩一样,满腔热情地忘我工作,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每天除了处理繁重的医院工作外,还积极认真地进行教学工作。他经常说:外国医疗队的任务,直接运用技术工作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八路军的医务人才,即使外国医疗队离开了,他们所培养的人才也能担负起医疗任务来。柯棣华这种思想和白求恩一样,体现了高度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柯棣华在教学工作中,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课堂讲授以外,每次手术前,他都尽可能地让同学们参加讨论手术方案,参加术前的准备工作。术后还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并结合病例向同学讲解术后应注意的问题。他考虑到学员毕业后的工作条件比在校更困难,就想方设法教给学员们一些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比如,讲述诊断糖尿病时,他告诉学员,可以让病人在蚂蚁洞附近撒尿,若有蚂蚁爬来吸食,就证明尿中有糖,可考虑是糖尿病。这个方法虽不十分可靠,但比医生用嘴尝病人的尿进行诊断要卫生得多。
  抗日战争时期,“白校”一面教学,一面生产,一面战斗,特别是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师生们是在行军战斗过程中与敌人抢时间进行教学的。柯棣华和其他教员一样,在行军中每到一个地点,只要有半天休息时间,就一边派人在山头制高点放哨,一边给学员讲课或进行动物解剖实习。一旦发现敌人向驻地逼近,大家马上转移。当时把这种形式叫“武装上课”。有时只有一两个学员,他也抓紧时间认真讲课。
  1941年2月,学校反扫荡转移到行唐县连庄,首届毕业生军医一、二、三期和调剂、护士期(当时的教学单位叫期)学员在这里毕业离校。柯棣华同志站在送别的队伍中,同奔赴战斗岗位的同学们一起热情豪迈地唱起了毕业歌“……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柯棣华同志怀着期望和惜别的心情给同学们题字,有的用中文写“抗战必胜”,有的用英文写:“Study hard for the sake of the liberation of the op-pressed mankind”(为被压迫人类的解放努力学习)。毕业的军医一期学员陈佩莉同志把柯棣华的英文题词一直保存了几十年。
  在生死与共的火热斗争中,柯棣华与“白校”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教学和医疗工作中,他经常和同志们促膝谈心。有一位女同学是归国华侨,英语很好。柯棣华在和这位同学谈话时,了解到她的家庭生活条件很优裕,为了抗日,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奔赴敌后,参加革命,他称赞她是了不起的巾帼英雄。这位女同学却说:“柯教员远涉重洋,离开了亲爱的父母兄妹,抛弃去英国留学的机会,自愿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来到艰苦的敌后工作,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师生之间,互致敬意,亲密无间。
  柯棣华同志逝世已经四十年了,他那崇高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师生们以有他这样的教员感到骄傲和光荣。每当学生入学、毕业,我们都要向同学们讲述白求恩和柯棣华的事迹,号召同学们以白求恩和柯棣华为榜样,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纪念柯棣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柯棣华纪念馆等编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