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郭洪涛 > 史料文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一九四一年)
  发展文化建设,普及与提高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政治觉悟,是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怎样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呢?一是建立和健全文化事业各个部门,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二是广泛地进行反对日寇、汉奸、反共分子的奴化教育。三是广泛地发展国民教育,各级学校应正规化,有计划地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四是应尽可能地开办各种干部学校,开展在职干部学习。五是建立和健全印刷事业,大量出版报纸,组织发行部门。
  为了实现这些任务,必须巩固文化界的抗日统一战线。我们要团结抗日根据地内各党各派、无党无派的文化人;同时欢迎外面的抗日的文化人(包括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学者、新闻记者、技术专家等)来抗日根据地进行文化工作,并给以适当的优待,使他们能自由发展其能力和才干。我们也欢迎一切抗日的知识分子与半知识分子来抗日根据地上学,做事。
  敌后抗日根据地有进行文化建设的条件。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把发展文化事业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它给予文化工作者以广泛的研究、讨论、创作、出版的自由,并且热忱关切和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3年来,在极端艰苦困难的环境中,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事业已经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了。
  (一)建立和健全文化事业的各个部门
  3年来,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事业的各个部门,在政府和好些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之下,已经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今后的任务,主要是更深入地、更广泛地发展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除大量地翻印已出版的革命理论、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等各种著作外,还要在根据地内部聘请人才,组织他们编写必要的书籍,特别是各种通俗小册子及学校教科书。在自然科学方面,必须打破某些干部轻视自然科学的观点。组织自然科学研究会,创办各种自然科学的学校与训练班,加强小学、中学的数学教育,积极开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教育,共同解决自然科学理论上的和应用上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开展自然科学大众化的运动,以推动生产事业,促进经济建设。在文学艺术方面,要鼓励更加走向大众化,提倡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帮助民众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同时,对文学艺术工作者要帮助培养,并提供深造的机会,以提高创作水平。
  在发展文化事业各个方面工作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文化干部的缺乏。克服这个困难,主要靠自力更生,广泛征集根据地内社会科学、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由他们去进行研究、探讨、编写、翻译工作,并帮助、培养中下级的文化干部。同时,应调剂各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干部,并欢迎大后方的文化人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来。
  (二)健全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
  发展教育是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事业的重要工作之一。3年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然而在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方面还是薄弱的。因此,健全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今后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依靠健全的教育行政机关的领导,教育事业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发展教育事业关系重大。应当使干部懂得,如果不把革命后代的广大儿童,教育成为优良的革命公民,那么就不能建设新中国,如果不把社会教育普及起来,就不能胜利地开展扫除文盲的运动,就不能大大提高群众的文化程度与政治水平,也就不能更进一步地动员最广大的人民来坚持敌后的团结抗战,争取抗战的胜利,如果不广泛设立中等学校、专门学校、各种干部学校与训练班,不积极组织在职干部学习,那么就不能培养大批干部和提高干部的能力,也就不能更大地开展各个抗日战线上的工作。
  要健全教育行政组织。首先,在县政府以上政府机关必须设立专门的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教育工作。在边区及主任公署的教育厅、处之下,还应增设编审科与干部科。编审科负责编辑、审查教科书、教材,这个工作不做好,学校办起来就有无书可读,无书可教之苦。干部科则专管干部的教育、训练、分配和调剂工作。其次,为健全教育行政机关,除了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经常的工作制度以外,各级教育机关,还须成立教育会议,吸收当地从事教育的干部参加,讨论教育工作,总结实施教育的经验教训,以推动整个教育工作的发展。在边区及主任公署一级的教育机关,还应组织教育研究会,吸收教育专家及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员参加,研究教育理论及新的教学方法,以求教育理论的完善及教学方法的改善。同时,督导制度与检查制度,测验与考试制度也都要建立起来,以求达到深入的具体的领导和提高教员、学生的教学热情。
  (三)学校教育
  3年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学校教育的成绩是显著的。首先,小学和中学的数量和学生人数,比敌人蹂躏以前大大地增加了。每一个大一点的村子大都有了初级小学。每个行政区都有了中学。学生数量的增多,是因为许多从前读不起书的穷苦人家子弟也入学了。其次,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内容与学校生活得到了改造。教学内容是革命的、战斗的、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学校已将读死书、死读书的制度改变为民主、活泼愉快和实际抗战工作相联系的学习制度。再次,创办了高级学校和各种战时干部学校及干部训练班。如在晋察冀边区创办了联合大学和抗战学院;晋西北和冀南创办了抗战建国学院;晋东南有抗大;山东设有岸堤干部学校。
  抗日根据地内的学校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过去的旧学校,是“学校门儿八字开,有志无钱莫进来”,只有有钱人的子弟才能入学,而广大的穷人子弟都被关在学校的重门之外。我们办的新民主主义的学校应当使一切青年、儿童,不管是哪一个阶层的子弟,都有入学的机会。
  第二,过去的旧学校以培养上层阶级的“人才”为目的。他们往往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新民主主义的学校,应以培养抗战建国人才,培养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各条战线上的人才为目的,要使学即能用。所以,在政治与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教学实用科学。
  第三,各级学校的学制、课程必须正规化。对根据地初创时期“一年就小学毕业,再半年就中学毕业”的办法,应予改正。
  第四,学生编制和组织应实行军事化,以适应敌后战争环境。个别地方,采取的年级编制需要改变。
  根据这些原则,小学应实行普及教育,凡年满7岁到14岁的儿童都应该入学。小学一般的必须缴收学费;但贫苦的抗属子弟及家境贫寒的抗日工作人员子弟的学费则可免缴,并在一定条件之下,还可由公家供给书籍、文具,甚至帮助一定数量的伙食费。非抗属的赤贫儿童,可免费入半日学校,并可动员和组织全校学生在星期天帮助其劳动一天,以补偿其所费学习的时间。初小学制以4年为适当,课程必须有国语、算术、自然常识以及必要的公民常识、军事教育。高小学制以两年为宜,课程应增加地理、历史两科。
  中学是造成具有初步文化知识的干部学校。同时也是造就高级干部的准备阶段。中学一切课程应服从于这个要求。过去中学校的一切不必要的课程,应予以删除,而增加必修的社会科学、军事教育等课程。各种教科书应重加删订,自然科学和外国文都应成为旁修课。初高中至少应有4学年。对贫穷的抗属子弟及贫穷的非抗属的优秀人才,政府应帮助一定数量的必要的学膳费。
  师范学校是培养国民小学干部的学校。除了上述中学的课程外,必须加上教育理论与实施、教学法等课程。为了节省经费及干部,可在中学内设立师范班,而不另设师范学校。
  为了造就抗战建国的高级干部及专门人才,各抗日根据地应当建立数个带有联合性质的大学或专门学校。学生的书籍、文具及膳费,政府应给予必要的帮助。
  为加强学校教育,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在《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中提出:“在提高国民文化水准及民族觉悟的目标下,实行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建立并健全学校教育,至少每行政村设一小学,每行政区设一完全小学或高小,每专区设一中学。高小及中学应收半工半读生。建立并改造大学及专门学校,加强自然科学教育,优待科学家及专门学者。”这是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应当执行的政策。
  (四)社会教育
  发展社会教育,是扫除文盲、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程度、政治水平及生产知识的手段;也是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抗战建国伟大事业的方法。因此,抗日根据地的政府,必须通过充分的政治动员,把广大的青年,成年男女组织到群众学校、夜校、干校中来,组织到各个群众文化团体中来,教他们认字、读书,学习政治知识、生产知识以及军事知识,达到扫除文盲,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政治水平与政治活动能力的目的,藉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热情、练兵热情和正当的文化娱乐,克服他们的某些不良习惯。
  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政府,对于社会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一般在抗日民主政权建立起来之后,就已善于开展社教工作。首先,设立了社教领导机关和办理社教的组织,吸收群众团体的宣传教育干部参加进行社教工作。同时,经过群众团体来动员组织群众学习。其次,开办了民众学校,除救亡宣传民众学校外,各小学校里也设有民众学校,各群众团体也办了民校。设有小学校的地方,区政府派联络员去办民校。同时,还开展了时事教育。在晋察冀边区的某些县份,规定了50户以下的村子要设墙报一处,50户以上者设墙报两处。内容有国际要闻、国内要闻、地方新闻、爱国歌谣及图画等。并建立了读报社和讲报社。由于实行了这些办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群众对时事政治的兴趣。
  此外,还开展了文化娱乐。各根据地除有专门的文工团外,还有业余剧团,编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受群众的欢迎。
  (五)统筹教育经费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上级政府,应划出一定数量的文化教育经费,以购置必要的文化设备,以及作为中等以上学校的教育经费。
  至于县以下的教育经费,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有的实行分筹办法,有的实行统筹办法。所谓分筹,就是由各村自筹。由于各村贫富、大小不均,平均负担很不公平。富有者多的村子,经费充足,教育就办得好;贫穷的村子,经费不多,教育自然难办;甚至有的村子因害怕负担而不愿兴办教育事业。因此,统一的税收制度建立以后,不应再采取自筹的办法。由于根据地的稳定,政府财政制度的确立,教育经费就必须由县统筹。实行统筹的办法,就是由县政府掌握全县的教育经费,统一分配,各村学校造预算向县里领取。实行统筹办法,既可使大村、富村帮助小村、穷村,又可使教育普遍化。
  (六)培养教育人才
  教育干部的缺乏,是当前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教育的一大困难。因此,必须大量培养教育人才。
  培养教育人才的第一个办法是发展师范教育,开办教师训练班,大量吸收新的力量来参加教育战线。第二个办法是加强在职教育干部的学习,提高其政治、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三个办法是尽量争取某些在乡间的知识分子到教育战线上来。第四个办法是改善小学教员的物质待遇和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有成绩的小学教员可提拔做更重要的工作。对一般小学教员,也应吸收他们参加各种政治的、社会的活动,以提高其地位。
  

郭洪涛文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