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郭洪涛对东北解放区铁路事业的贡献
赵晓光 魏子杨

  “踏遍白山黑水,接管恢复铁路,辗转满洲大地,支援解放战争”,这是郭洪涛同志在东北解放区工作三年多的真实写照。郭洪涛同志自1945年末到达东北后,到1949年初离开,先后任东满铁路管理局局长、东北铁路管理总局副局长、牡丹江铁路管理局政委,吉林铁路管理局局长等职务,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带领广大铁路职工恢复铁路,保证运输,摸索管理,为东北解放区铁路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整顿秩序接管铁路
  东北当年是全国铁路最发达的地区,曾经占据全国铁路总数的二分之一左右,但是,连年的战火使东北地区大约6000公里的铁路遭到摧毁和破坏,日军撤退时又沿1500公里的铁路线炸毁了大量的车站、机车库,桥梁,信号装置,供水设施等,使东北的铁路运行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45年9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成立之后,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接管铁路,恢复运输。郭洪涛同志临危受命,在到达东北的当天就直奔煤河口,组建东满铁路管理局,并任东满铁路管理局局长。接管铁路,这是摆在老革命面前的新问题,郭洪涛同志迅速搭建班子,摸清情况,熟悉业务,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铁路管理的行家里手。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吉林、图们、牡丹江、四平、长春、沈阳、通化等地的铁路秩序迅速得到稳定,并恢复了军运。1946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成立东北铁路管理总局,郭洪涛任副局长;1946年9月,牡丹江铁路管理局成立,郭洪涛同志作为政委,又奔赴新战场,开辟新工作;1947年末,郭洪涛再次奉命组建吉林铁路局。在东北根据地创建的最艰难时刻,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他辗转东北,与广大从事铁路工作的领导和群众通力合作,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接管铁路,稳定秩序。
  当时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秩序混乱,少数部队破坏路章,认为铁路是部队打出来的。从而不顾机车、线路是否安全,随意扣车、挂车、甩车,导致经常发生撞车出轨事件,造成大量的指战员和铁路工作人员伤亡。铁路内部也纪律涣散,因违规作业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郭洪涛同志和路局班子一道,遵照东北局的指示,对广大指战员和群众进行爱护铁路遵守路章的教育,反复教育大家“铁路是全党全军和东北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产,任何损失都是我党我军与东北人民的损失,必须加以爱护,任何人均有保证行车安全的责任”。“铁路是复杂的机械组成的整体,管理上是一套科学的组织,铁路规章条例是经过党委讨论批准的,一切破坏规章不仅易使铁路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即我党我军在群众中的影响亦受损失,遵守路章既可保障行车安全,个人亦免危险”①。他要求各级党委的同志对于那些缺乏铁路知识的干部和战士作耐心细致的说服和解释工作,提高对于遵守铁路规章制度的认识,以维护我党我军的声誉和形象,保证铁路的畅通无阻。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郭洪涛组建了专门班子,翻译汇总伪满的铁路规章,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编写出通俗易懂的条文,使运输活动有章可循。对于少数纪律松弛,工作马虎,玩忽职守的职工,他照章进行了严肃处罚,使当时的无政府状态逐渐得到扭转。
  严肃军纪,惩处犯罪。总局建立了军事法庭,对那些严重破坏铁路秩序的不法分子,严惩不贷。当时判处的两个案子震动很大,“一是某部队战士开枪拦车判处死刑,另一件是苏联籍司机在哈牡线亚布力站酗酒开车闯红灯,造成严重事故,也被判处了死刑”②。同时,他还对破坏铁路信号、电务设施的坏人进行了依法逮捕和法办。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铁路运输秩序迅速好转。
  二、发动群众恢复铁路
  郭洪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铁路管理总局的领导下,直接指挥了恢复铁路的群众运动。
  由于战争的需要,接管铁路后必须立即恢复运输。比如:东满铁路局当时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既要支援梅河口以西、四平等地前线的战斗,运送弹药及其他军需物资,还要把沈阳、四平一带几个日本军火、军械仓库的武器弹药向后方紧急疏运。而当时路局刚刚成立,铁路刚刚接管,运输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恢复起来困难极大。“一是线路,设备破坏严重,机车没有一台完好的,燃料,配件,器材奇缺;二是铁路员工素质差。接管铁路后,日籍人员撤出梅河口一带,而我们的领导干部又多数是外行;三是群众基础差。东北人民长期受日伪的欺骗宣传,对我们党很不了解,同时又没有牢固的地方政权,工作很不容易开展。”但郭洪涛和东北铁路管理总局的同志们坚信:有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正确领导,有广大铁路工人的大力支持,有人民群众的帮助,我们能够接管铁路就一定能够恢复铁路!
  当时恢复运输最难的是机车。原有的好机车都在解放之初被苏军当作胜利品开走了,剩下的全是损坏严重的“死机车”。首先,组织群众献纳器材恢复死车。由于战争的破坏,铁路器材的大量短缺,为了搜集散落在各处及群众手中的器材,局党委分头进行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领导铁路工人参加反歼清算斗争,充分发动群众开展“斗把头,要自觉”的活动,使广大工人认识到“铁路是自己的铁路,要爱护自己的铁路,尽力解决铁路的一切困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搜集献纳器材的运动。铁路工人献出了大量的钢轨、大雨布、铜线、车刀、大锤、机器零件等,解决了铁路恢复的燃眉之急。同时,工人还克服了材料的困难,东拼西捡,装备车辆修配工厂。如:齐齐哈尔铁路工厂就在“刻苦兴家”的口号下,从破烂堆里拾材料修好了镟车、电钻、天井吊车、钻床等45部。③工人们还发扬了主人翁的精神,日夜兼程抢修死车。机车的质量好坏、数量多少,直接影响着当时铁路运输的恢复,在不能独立制造机车的情况下,抢修那些被遗弃的、破烂不堪的死车是唯一的出路。局班子想尽一切办法,组织铁路工人,昼夜奋战,想尽各种措施替代、拼装。如:梅河口机务段老工人陈志久奋勇当先,东拼西凑零件,修好了第一台机车,给了大家极大的鼓励,士气大涨,工人们日夜兼程又陆续组装起许多机车,保证了当时的急需。同时,大家还充分发挥日本籍技术人员和苏联专家的作用,“苏军撤退后,中长铁路苏方管理局局长a.Φ.茹拉夫廖夫带一批苏联铁路员工留在了哈尔滨,以后又从苏联派来了部分工程师、技术人员”与中国员工并肩抢修铁路和机车,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使这些死亡已久的机车又恢复了生命。④例如,后来妇孺皆知的“毛泽东号”、“铁牛一号”就是这样组装的。
  展开生产竞赛运动。在铁路秩序相对稳定后,总局领导各个分局开展了创造劳动英雄、模范单位的活动。广大铁路工人在共产党的感召下,由怀疑到信任,由信任到奉献,焕发出了无比的革命热情,积极投身到竞赛当中,并迅速形成了一支自己的骨干队伍。他们视事业为己任,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就有他们。如:从1946年8月开始到1947年1月,西满铁路局就有1.7万人参加劳动竞赛,涌现出劳模250多人。哈尔滨机务段提出“一脚踢出事故去,双手接进冠军来”,“检的精,修的妙,装的好,开的巧,铁道英雄哈局找”等生动的口号,使得检修标兵,行车模范层出不穷。由于广大铁路工人的觉悟和支持,铁路运输和工厂、站段设施都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三、依靠人民管理铁路
  能够迅速整顿秩序,恢复铁路运输,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领导魄力和群众威望。但是,如何长期管理好铁路却是对我党铁路工作者更为严峻的考验。“必须纠正铁路工作上朝不保夕,得过且过的思想,必须在铁路方面准备与国民党作长期反复的斗争,为战争建设服务。铁路干部要下决心学习管理铁路,学习长期管理大规模企业,作为根据地建设重要课程之一。”⑤在东北局的指示下,郭洪涛和铁路总局的同志们在实践中,迅速理清了当前形势下管理铁路的工作思路,探索我党铁路管理的新模式。
  依靠原有的技术力量,正确处理好旧社会留下来的各种矛盾。郭洪涛强调,要认清铁路技术工人大部分是好的,充分发挥旧有的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适当的增加工资,改善员工生活,在基本工资之基础上,按公私两利原则,实行包工制、包件制、加工津贴、生产与节约成绩优良及工作上、技术上、业务上的创造与发明等,均应给予优厚的奖励。对有专长的高级技术家应给予技术与业务津贴。”⑥他还强调,要肃清旧社会留下的高级员工欺压低级员工、职员欺压工人、工人欺压农民的余毒,强调全路员工精诚合作,为人民铁路发展共同努力。“除对众所痛恨的汉奸敌特外,一般的清算斗争,无论员工对员工,农民对员工,均应停止,更不应领导地方工农会斗争铁路职工会。对于敌伪时代员工或工农相互之间曾受压迫但罪恶不大,应以坦白道歉的方式调解之,对在斗争中受冤受屈或打击过重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安慰。”⑦“在平分土地中,斗争对象牵扯到铁路工人和职员时,各地农会不得直接到铁路上抓工人和职员,可将农民的意见及材料由农会提交当地铁路党委或工会,由铁路党委或工会决定处理,或由农会与铁路党委和工会共同处理。”⑧“地方党政不得干涉员工执行业务,如有员工违法需要逮捕时,除紧急之现行犯或不得以之情况外,应先通知路局或站负责人。”⑨以确保铁路管理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保证运输的顺畅。
  发挥老干部作用的同时大胆从下级员工中培养新人。在管理人才极端匮乏的情况下,郭洪涛注意在各项活动中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对于诚心诚意为民主事业服务,有能力,有办法,且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人,不限等级,不拘资格,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而老干部对新人也要给以任务,推动他们进行工作并且要“给予任务后给他们撑腰,对于遇到的困难,如军人滋扰、物资缺乏,均应以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并且要时刻关心照顾员工的生活之改善。”路局要求老干部,要向员工虚心学习业务,不能一事不懂横加干涉,更不能摆革命老资格,在技术上,业务上也自以为是,冒充内行。注意发挥群众的创新精神。
  依靠人民管好铁路,创造新的管理模式。郭洪涛强调对员工进行政治教育,改变旧的磨洋工,混洋事的坏作风,提高为人民铁路服务的意识。“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政治斗争与活动,开展文化娱乐工作,开办夜校,子弟学校,家属学校等以及办理员工消费合作社组织员工变工生产,从各个方面改善员工生活,以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充分发挥员工劳动积极性,自下而上配合改善行政管理”⑩,对于积极分子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奖励,晋级加薪并在政治上予以优待。他们吸收群众意见,与人民共同管理铁路。“实行集体领导制度,由党、行政及工会负责人成立段务、站务、工厂委员会,吸收员工参加管理铁路,共同讨论生产与工作方针计划,并分工负责保证计划之完成。”(11)
  总结经验,借鉴以往,摸索新的管理办法。1946年冬,牡丹江铁路局在向五常运粮过程中,试用乘务负责制,即:由若干工人,分成两班或几班,固定使用一台机车,由他们集体负责保管,驾驶,清扫及简单地维修等,使机车的使用责任更加明确,提高了机车的效率。随后,牡丹江管理局的包车制,在根据地得到了大力推广,1948年9月,东北铁路管理局作出了《关于乘务负责制的决定》,在全路肯定了乘务负责制。乘务负责制的全面实行,为新中国人民铁路管理制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克服困难保证运输
  战争期间,军事运输是铁路的第一要务。郭洪涛同志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不遗余力地在恢复铁路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保证各项运输的畅通,为战争的胜利和根据地的巩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时,铁路运输面临的环境十分恶劣。国民党的武装力量,不断袭击我们的铁路运输,在支援四平战役时,梅河口车站一天要发出十几列火车,铁路工人冒着生命危险运送军火,路局的指挥员也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把头挂在腰带上冒着枪林弹雨冲在一线,然而,辛辛苦苦恢复建立的梅河口火车站,最后还是被敌人破坏,300多节车厢被炸毁,房屋被夷为平地,全站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水塔。土匪的队伍也时常出没往返于铁路沿线,随时随地拦截火车,国民党一些特务及外围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暗地里进行破坏,尤其是集中摧毁信号、电务设施,颠覆列车。
  为保证运输的畅通,总局首先组织护路军积极配合剿匪部队剿灭土匪,增加护路力量,在危险地段严密把守,各个分局及时洞悉敌情,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有敌情立即处理。同时,发动群众进行防奸反特活动,最大限度地避免破坏铁路事件的发生。在内部实施一系列的行车安全措施,如:规定“各个站长对于转辙工作必须亲自确认无误后,始能下令发车。一切信号灯,必须通夜不息,不能为了节约灯油而关闭信号灯。乘务人员必须确认信号,确认线路,遇有怀疑必须弄清真相,否则严禁行车。”“领导一定要亲自动手,亲自督促,做到勤看,勤讲,勤想,亲自指挥和亲自与员工研讨,对于事故一定要一追到底”,(12)等等。同时,每辆列车实行部队押运,路局领导在紧要关头要亲临现场。在四平战役结束后,部队大撤退时,秩序比较混乱,郭洪涛镇定自若,指挥输送,一夜之间发出列车18趟,一直到接应掩护撤退的部队乘轨道车撤出时,才登上装甲车离开现场,保证了撤离的有序无阻。
  当时的铁路还有繁重的外贸运输任务,困难非常大。要用苏方急需的小麦,大豆换取我方所需的棉花,布匹和其他物资,以保证解放区军民的必需品的供应。谈判结束后,一切货物交接,车辆过轨都要由铁路局承办。在牡丹江铁路局任政委的郭洪涛与局班子一起研究策略,采取措施,保证运输的进行。当时牡丹江一带不仅仅时常有土匪出没,国民党地下组织也十分活跃。为保证外贸运输,局里首先加强对工人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为根据地建设工作的觉悟,同时破获了一个国民党的外围组织,找出了铁路信号电器设备不断遭受破坏的根本原因。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了教育,热情更加高涨,抢修机车,抢修线路,保证了运输的畅通。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铁路局就完成了100多万吨的出口粮食和相应的进口物资的运输。
  在东北解放战争进入大决战时刻,郭洪涛同志又奉命组建吉林铁路局,支援解放战争。到任后第一个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抢修吉长线,主要工程是修复隧道和桥梁。工程材料极其短缺,木桩,钢梁,空气压缩机,甚至连打洋灰的板子都没有。技术力量和施工人员严重不足,甚至连粮食也供应不上,加上气候寒冷,工作起来困难重重。要完成“解放军打到哪里,火车就开到哪里”的任务,压力非常大。郭洪涛同志与局班子一道,深入现场,调运物资,想尽一切办法不遗余力地保证工地的需求。为保证木材的来源,路局曾派人赤手空拳到土匪窝里谈判,说服土匪;也曾武力接管白俄控制下的牙克石林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保证了原木的供应和运输。在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示范效应下,广大群众发扬了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昼夜奋战,按时完成了线路的修复任务,大批部队和大量军火及时、迅速、安全地运到战争前线。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广大铁路工人在路局的领导下,不惧艰险,不怕牺牲,冒着炮火硝烟抬钢轨,扛枕木,填弹坑,使这条钢铁大动脉始终畅通无阻。
  革命的列车,胜利的列车,就这样从东北起程,沿着郭洪涛等老一辈铁路工作者用生命和鲜血铺就的桥梁铁轨,一路飞驰电掣,驶向了北京,驶向了新中国!
  ① 《东北局关于铁路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重要文件汇编》,1946年,第53页。
  ② 郭洪涛:《郭洪涛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③ 朱建华主编:《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稿》,黑龙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89页。
  ④ 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⑤ 《东北局关于铁路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重要文件汇编》,第53页。
  ⑥ 《东北局关于铁路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重要文件汇编》,第53页。
  ⑦ 《东北局关于铁路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重要文件汇编》,第53页。
  ⑧ 《关于农民斗争与铁路的关系问题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重要文件汇编》,第84页。
  ⑨ 《关于铁路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重要文件汇编》,第55页。
  ⑩ 《关于铁路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重要文件汇编》,第55页。
  (11) 《关于铁路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重要文件汇编》,第55页。
  (12) 朱建华主编:《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稿》,第292页。
  

光辉的印记 纪念郭洪涛百年诞辰/本书编委会编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