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林伯渠 > 全文图书 > 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在纪念林伯渠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996年3月20旧
刘荣惠
        
  同志们:
  今天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林伯渠诞辰110周年。西安地区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在这里举行学术讨论会,交流学习研究林伯渠的学术成果,这是对林伯渠诞辰110周年的最好纪念。
  林伯渠同志是跨越两个世纪的杰出革命家、政治家。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既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功臣,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漫长的战斗生涯,一直和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战士。邓小平同志在评价林老一生时说:“他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彻底的革命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林伯渠同志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长达13年之久,他以民族解放和国家振兴为最大的政治,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心耿耿.殚精竭虑,同人民群众一起,把昔日穷乡僻壤的陕甘宁边区,建成了政治民主、经济改善、文化发展的地区 ,成为全国进步的榜样。延安时期,也是林伯渠同志革命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
  林伯渠同志革命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和发扬。我觉得林伯渠同志有四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我们要学习他科学求实的精神。毛泽东称赞林老是一位正派人。林伯渠同志也经常教育干部要有正派作风。他说:“正派作风就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求得真实情况和它的规律,马列主义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在中央苏区时,林伯渠同志担任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国民经济部长和财政部长,他认为毛泽东同志善于运用马列主义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瞎指挥是不可信的。因此,他在领导财经工作中,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正确政策,对王明路线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他从苏区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开展对白区的贸易,输出钨砂和粮食,输入食盐和布匹。这些正确的措施有力地支持了中央苏区的对敌斗争。在陕甘宁边区时,林伯渠同志经常用“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教育干部,鼓励大家要勇于举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严于解剖自己。他认为养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才能冲刷党内难免存在的坏东西,整顿好队伍,浩浩荡荡向着光明的道路前进。他一旦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就主动作自我批评。1942年,他到甘泉、富县两地检查工作,曾批评富县的群众工作做得差。1948年胡宗南军队进犯边区被击败后,严酷的战争考验证明富县的群众工作做得是好的。虽然事隔6年之久,林老还专门找当时富县的县长说,实践证明过去我对你们的批评错了,并请其一定要给全县干部说清楚这个情况,表示道歉。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  
  第二,我们要学习他开拓前进的精神。林伯渠同志受命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之时,正是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危机关头之际,也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全国胜利的关键时期。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指导下,从事政治、经济、司法、文教、卫生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为了更好地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调动各方面的抗日积极性,中央决定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三三制”政权。这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当时有许多人不够理解。林伯渠同志结合边区的实际,进行耐心说服教育,号召政权工作者要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宽阔胸怀,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搞好“三三制”政权建设。在“三三制”政权建设中,他把能否团结党外人士长期合作,使其在政府工作中有职有权视为关键。林老和边区政府副主席、陕北开明绅士李鼎铭先生就团结合作得很融洽,有事共同商量,尊重对方的正确意见。毛泽东曾说:“三三制”搞得最好的是陕甘宁边区。林伯渠同志把边区的经济建设,当作“工作的中心之中心”来抓,积极发展工业,帮助勘定厂址,物色技术人员,先后办起了许多工厂。林老尤其重视发展农业,推行减租、农贷、移民、变工合作、兴修水利、改造“二流子”、奖励劳动英雄等许多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了边区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值得推崇的是林老高瞻远瞩,为了以科技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他亲自筹建了光华农业试验场,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光华农场在培育推广良种,推广农业技术、牲畜防疫治病等项研究中,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改变边区农业落后面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林伯渠同志还非常重视发展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的疾苦决不可漠不关心,创建新的精神文明,是我们的职责。”他还说:“现在抗战,财政确有困难,但是要舍得花钱办学校,这方面不要卡得太紧,目光要放长远,要着眼于为新中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当时,在林老的倡导和重视下,边区的干部教育蔚然成风,还创办了20多所干部院校和许多专业技术学校,中、小学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以“扫盲为中心一环”的群众教育如雨后春笋,革命文艺运动风起云涌,展现出新文化教育的曙光。
  第三,我们要学习他艰苦奋斗的精神。林伯渠同志的生活一贯非常简朴。在延安时,他住的是两孔普通的土窑洞,而且地势较高,道路又比较陡。有关部门曾经为他砌了三孔石窑洞,他坚决不住,只好作办公室和会议室用了。林老睡的床,是用两个三脚凳子支起来的最简陋的木板床。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盖一床白粗布打补钉的棉被,用一个包着衣服的包袱当枕头。林老穿的衣服也经常是补过的,裤带是一根麻绳。延安的冬天相当寒冷,林老同大家一样,也只是烧一盆木炭火,而且大都是在早晚烧一烧。像林老这样年事已高的高级干部,受到适当的照顾是完全应该的。但是,林老却拒绝这样做。他受党的委派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时,同志们见他生活过分简单,想给他买点生活必需品,也被他婉言拒绝。1947年冬,是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攻边区的第一个冬天,年逾花甲的林老因忙于战争,转战陕北,生活既艰苦又不安定,身体明显的消瘦了,身边工作的同志十分着急,有一次,管理员买了一只鸡,想给他补养补养。他知道后,坚决拒绝,退了回去。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林老不仅是领导者,而且是带头参加者。他还定出个人生产节约计划,并严格执行。林老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夜以继日,为边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博得了边区军民的衷心爱戴。
  第四,我们要学习他彻底革命的精神。林伯渠同志坚持做到革命到老,学习到老。不管是在陕北窑洞里,还是在行军途中,他总是挤出时间学习、思考和钻研理论问题。毛泽东赞扬他是“知识渊博的大知识分子。”但林老从不自满,他在60寿辰时,还向毛泽东同志请教,问“像我这样的人,应当如何学习?”林老这种不断追求真理,虚心刻苦学习的精神,确是一代革命者的楷模。林老作为彻底的革命派,还表现在他具有刚直不阿的革命气节,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大是大非面前泾渭分明,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于任何分裂党的行为毫不含糊地进行斗争的精神。长征中,在张国焘阴谋分裂党中央和红军,妄图谋害毛泽东等同志的危急关头,林老立即命令所率领的队伍轻装前进,坚决跟党中央和毛泽东北上抗日。1938年4月,张国焘借祭黄帝陵之机,从陕甘宁边区叛逃,经过西安时,打电话约当时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老晤谈。林老经请示党中央,会见了张国焘,仁至义尽地进行说服教育。张国焘不但不听,反而煽动林老跟他走,受到林老严厉的斥责,并立即将所了解的情况报告党中央和当时在武汉的周恩来同志,充分表现了其高度的政治原则性。1941年,林老在为纪念辛亥革命而撰写的《荏苒三十年》一文中说,“跨过三十年的征途,无暇稍事驻足,又要加快步伐向前跑去。”这正是他顽强斗志和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林伯渠同志的一生,就是始终加快步伐向前跑的一生。
  我们纪念林伯渠同志,就是要学习林老的这些好思想、好作风,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代接一代地努力奋斗。让我们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所编 主编 郭 林 阎树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