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林伯渠 > 全文图书 > 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延安精神与陕甘宁边区政府作风 ——在纪念林伯渠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常黎夫
    
  今天,参加纪念林伯渠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思绪缭绕,想说的话很多。1936年“西安事变”后,林老作为我们党的代表常驻在西安。那时,党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是给林老与党外民主人士杜斌丞先生做联络工作,因此我不仅是杜老的秘书,还应是林老的秘书,这样工作了三年,直到1940年林老回到延安。1943年到1948年我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了6年。两度先后9年时间,我在林老的直接指导下工作。林老的革命风范以及对我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使我终身难忘。这方面的内容,我在纪念林老百年诞辰的文章中已讲过了。今天我讲讲在党中央、西北局和林伯渠以及谢觉哉、李维汉等同志领导培育下形成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作风。这种体现了延安精神的优良作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为西北局和边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林老一贯注重实际,注重调查研究。他常说,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的主要任务在于掌握政策、贯彻执行政策、积累和总结经验。要掌握政策就必须了解情况,要了解情况就需要调查研究。只有认真调查研究才能掌握政策,总结经验,正确指导工作。因此,“认真学习和实行调查研究”是林老对边区政府工作人员提出的第一个要求。特别是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发布后,林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边区政府政务人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那时的调查研究包括开会调查、蹲点调查、挂职下放调查,方式很多,时间不限,及时发现问题,深入了解情况。    
  1941年冬,年近花甲的林老,冒着风雪严寒,亲自率领一支20多人组成的工作团,深入到甘泉、富县一带农村进行调查。他运用“解剖麻雀”的办法,选择甘泉县三区二乡为对象,把20多人分成几个组下到行政村或自然村,一面参与行政工作,一面进行农村调查。林老手持拐杖走家串户与农民亲切交谈,了解农民对政府的反映,倾听群众的各种意见。在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中,他看到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成绩,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过去农村贫雇农多,村、乡都设置了专职农会干部,现在贫雇农上升了,已没有普遍设置农会干部的必要,于是他就请各有关部门研究,撤销了这一级农会干部编制,从而精减了基层脱产人员。
  1943年4月25日至5月6日,为贯彻西北局高干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改善领导作风,林老又亲自深入安塞、志丹两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并写下《农村十日》一文,反映调查到的情况。林老这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精神,使边区政府的干部深受教育。在林老的带动和影响下,形成了各级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农村,认真调查研究的好作风。   
  第二,真诚服务,当好人民公仆
  “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是林老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常说,“边区政府各厅院的工作以什么为对象?就是以边区150万人民群众为对象”。“边区政府是人民自己的政府”,“人民是政府力量的源泉”,政府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他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阶级觉悟”,要从最大多数群众的最高利益出发来决定我们工作的政策和策略,要时刻了解群众的情绪,关心群众的事情,甚至最琐碎的事情。林老本人正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处处替人民群众着想。为发展边区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他亲自勘查南泥湾;1942年8月,延安、安塞、延川、绥德等县发生特大水灾,他除立即电令受灾各县迅速抢险救灾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延安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在转战陕北时期,他和大家一样爬山越岭,风餐露宿,每到一地都详细了解群众生活、生产、支前、土改情况,帮助当地政府解决群众问题。而他自己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从不向组织要求什么。林老正是以这样的公仆精神带出了边区政府的好作风。边区政府各级人员以饱满的革命热情积极工作,默默奉献,工作不分上下班,也不分昼和夜,什么时候有工作就什么时候干,而且争先恐后,通宵达旦,毫无怨言。大家以多干工作为荣,以多为群众服务为乐。林老“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的座右铭也就是延安儿女的座右铭,是党的宗旨。我们要永远牢记这一宗旨当好人民勤务员。 
  第三,同甘共苦,团结友爱
  革命战争年代虽然生活艰苦,生产学习很紧张,但边区政府机关职工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是团结一致的。这不仅是因为大家有共同的革命理想,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而且是因为有林老这样政治上坚定,作风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的好领导。
  林老对党外民主人士李鼎铭、安文钦等推心置腹,热情关心,团结共事的作风在边区传为美谈;他对年老体弱的李木庵、王凌波、鲁佛民等老同志着意照顾,备加关怀;他还建议为边府食堂三位60岁以上的炊事员祝寿,并亲自致词,赞扬他们在节约、卫生等方面的成绩;对于在整风、审干和“抢救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对待遭到打击的同志,他亲自写信,登门看望,并坚决反对康生搞“逼供信”,保护了许多干部;对犯了错误的人,他耐心教育,严肃批评,从思想上政治上给予帮助。林老坚定的党性原则,平易诚恳的态度以及负责肯干、廉洁奉公、勤于学习的优良作风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边区政府上上下下在他的影响下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努力工作。大家不仅在大生产运动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渡过了严重困难,而且在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在中央领导下紧密配合西北野战军取得了转战陕北和收复延安的伟大胜利。战争实践证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是一个充满阶级友爱的革命大家庭。
  第四,谦虚谨慎,永不自满
  林老常用“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要求自己、教育他人。他经常自觉地检查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一旦发现就主动承担责任,即使在下级面前也勇于做自我批评。他60岁生日时,还向毛主席请教:“像我这样的人如何学习,如何为党工作?”林老这种谦虚谨慎,永不自满的美德,深深影响着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作风。为使边区政府保持良好的作风,林老认为,经常深入细致地进行作风检查很重要。1942年以后,边区政府每年都要开展这一工作。1942年至1943年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边区领导机关进行了系统的整顿和改进党政军民财各方面关系与工作作风的学习检查。在这次整顿检查中,林老受到中央的表扬,被树为学习的模范。第三次精兵简政后,边区政府工作基本上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克服了各自为政、老一套的作风,树立了民主自觉的工作作风。1943年下半年到1944年7月召开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和边区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以及党政联席会议都提出作风问题。1944年至1945年,边区政府又多次召开干部作风座谈会。每年1月检查边区政府机关的作风,10月检查边区系统的作风,区乡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参加、共同检查。1945年林老先后四次阐述了作风问题的重要性,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作风问题。这说明边区政府的作风是在不断检查整顿中完善的,是永不自满的。每次检查作风时,林老都是带头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他既坚持原则,又耐心诚恳。他常讲,“对事要有冲锋陷阵之勇,对人要有慈祥剀切之心”,“分歧不存芥蒂,争论不伤感情”,整顿作风主要是从思想政治路线上来澄清是非,达到团结统一的目的。  
  陕甘宁边区经过大生产运动达到了丰衣足食,经过整顿作风提高了干部素质。延安精神正是延安时期共产党人伟大精神面貌的反映。林伯渠同志则是体现延安精神的楷模。林老60岁寿辰时,谢老曾为他写过一首祝寿诗,诗中有“四朝革命者,屈指首推公;节厉孤松直,必摧刀兵空”之句。我很喜欢这几句诗,它高度概括了林伯渠同志的革命功绩、高尚情操和凌云壮志。今天,我仍然引用这几句诗,表达对林老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所编 主编 郭 林 阎树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