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三章 苏区风云 风雨百雀园
江英



  1931年1月中共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左”倾路线取得了在中央的统治。随后张国焘、陈昌浩等从上海来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5月12日,张国焘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决定,撤销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成立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省委和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分局的职权系直接代表中央实施领导,有权否定地方党委的决议或解散地方党委。中央指定由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曾中生、舒传贤、徐宝珊、王平章、蔡申熙等8人组成分局,张国焘任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沈泽民兼省委书记,曾中生、旷继勋为军委副主席,陈昌浩为共青团分局书记。红军和地方武装统归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
  随后,红四军的领导干部做了调整。旷继勋任军长,曾中生任政治委员,下辖4个师:第十师师长刘英,政治委员康荣生;第十一师师长周维炯,政治委员余笃三;第十二师师长许继慎,政治委员庞永俊;第十三师师长徐向前,政治委员陈奇。成立了培训干部的“彭杨学校”,蔡申熙任校长,傅钟任政治部主任,李特任教育主任。
  这时,发生了南下之争。6月底,在鄂豫皖中央分局扩大会议上,曾中生、余笃三、许继慎等主张抓住敌暂取守势的有利时机,集中主力南下作战,以配合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多数人支持这一意见。会议决定:红四军以主力南下向外发展。但军委在余家集开会,讨论红军的具体行动部署时,张国焘推翻原决定,要求红四军攻英山,东出安庆,威震南京,限一月完成。
  7月中旬,红四军的领导又进行了改组。徐向前任军长,曾中生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原军长旷继勋改任第十三师师长。徐向前当时就觉得,中央的委派制度有问题,致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干部改组太频繁。原来地方上土生土长的一些领导干部多被搞下去,这对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极为不利。8月初,徐向前和曾中生率领红四军南下,攻占了英山城,歼敌1800余人。这时,曾中生和徐向前认为东出安庆要通过四百里的白区,远离苏区攻打大城市太冒险。经反复考虑,决定一部守英山,一部出蕲、黄、广。徐向前一面部署部队前进,一面写信派人向张国焘报告,说明情况。
  红军部队冒着酷暑南下,全歼敌人新八旅,缴枪1200余支,从敌人仓库和地主豪绅家中收缴了银子1800斤、金子20余斤、大洋7万元以及其他财物。金子后来全部送交上海党中央,其他财务解决了红军的吃穿。红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得到群众热烈拥护。
  张国焘得知徐向前、曾中生没按他的意见去攻安庆,即以鄂豫皖分局、军委会的名义给曾中生、徐向前写信,指责他们“公开抗拒分局命令”,严令部队“立即北返,不得丝毫停留”。
  这时,曾中生已与徐向前、刘士奇联名向上海党中央写了信,申述红四军南下的理由。接张国焘来信后,决定派刘士奇回去向中央分局陈述意见。
  9月13日,陈昌浩到达麻埠红四军军部,宣布中央分局决定,免去曾中生军政治委员职务,由陈昌浩接任。
  11月,中央致信鄂豫皖中央分局,对南下之争表明了态度。信中说,主张南下是“立三路线的重复”、“违抗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是“严重的反党错误”。接着,发生了白雀园“大肃反”,这是鄂豫皖根据地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一页。将近3个月的“肃反”,肃掉了2500多名红军指战员,百分之六七十团以上干部被逮捕、杀害,极大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红军南下作战时,张国焘、陈昌浩等即开始在红军中进行了“肃反”。十师参谋长柯柏元、二十八团团长潘皈佛等20余人首先被捕。徐向前问陈昌浩:“被抓走的好多人,都是贫苦农民出身,土生土长的,有的是看着长大的,怎么成了反革命?这是怎么回事?”陈昌浩说,8月初,在后方破获了一个反革命团体,叫“AB团”,成员多是岳维峻的旧部。他们准备9月15日暴动,要炸毁医院,抢走岳维峻。在一些县委、区委里也发现了改组派。现在逮捕的都是改组派、反革命。
  一天,部队正在行军,徐向前见到队伍里有两副担架抬着人,上面蒙着白布。他问身边的陈昌浩:“谁负伤了,抬的是什么人?”陈昌浩说:“没有谁负伤,许继慎、周维炯是反革命,逮捕了。”徐向前熟悉许继慎的历史和为人,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北伐战争中担任过叶挺独立团的营长、团参谋长。来到鄂豫皖后,又在红一军、红四军里一起工作。他作战勇敢,指挥灵活,为人正派。这样的同志怎么也成了“反革命”?至于周维炯,更是一员战将,怎么也被捕了呢?徐向前质问陈昌浩:“把师长都抓起来了,也不给我说一声!”陈昌浩对徐向前的抗议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陈昌浩认为,肃反抓人是他职权以内的事,况且又是张国焘的决定。当时中央有规定:政治委员在政治上、在党内比同级指挥员权限大。
  9月底,部队到达白雀园。张国焘亲自到红四军主持“肃反”。这年冬天,“肃反”又从红军部队扩展到地方机关。肃反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一是从白军中过来的,不论是起义的、投诚的还是被俘的,不论有无反革命活动,一律要审查;二是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不论表现如何,也要审查;三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肃反”中,轻信口供,严刑拷打。两个人在一起说几句话,就说是搞秘密活动,是“改组派”、“AB团”、“第三党”,保卫局抓人越来越多。徐向前在会上提出不同意见,引起了张国焘的不满,后来就干脆只让他负责部队训练和作战指挥。张国焘还暗地里审查徐向前。
  一次,总指挥部书记员周希汉给直属部队找房子。因当地有两个相同的地名,找房子的时候出了点差错,张国焘硬说他有意破坏,让保卫局把他抓起来审讯。保卫局说周希汉是改组派,把他捆绑起来,准备拉去杀头。徐向前得知后,亲自来到保卫局,严厉地质问:“什么改组派!周希汉是贫农,是我的书记,我了解他,快给我放啦!”在徐向前的干预下,周希汉才拣回一条命。
  鄂豫皖“肃反”时,陈锡联因和另外几个人一起买了油饼吃,被诬告组织“吃喝委员会”,给抓了起来。徐向前对张国焘说:“小鬼们嘴馋,懂得什么叫‘委员会’?”后来,陈锡联被释放了。从那之后,陈锡联总说:“是总指挥救了我。”
  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中,徐向前在七里坪一带指挥作战。一天,他让警卫员把破袜子给他妻子程训宣送去,让她抽空补一补。警卫员气喘吁吁地回来说,程训宣已经被抓走了,抓她的人说她是反革命!
  程训宣1911年出生在黄安县七里坪程伍德村的一个贫农家庭,没念过书。1928年投入革命队伍,从事妇女工作,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经曹学楷和倪志亮的介绍,于1929年下半年同徐向前结婚。她姐弟5个,除姐姐幼年夭折外,都参加了革命。程训宣被捕后,保卫局用了种种刑法逼她承认反革命,并要她揭发“同伙”。她始终不承认是反革命,最后被杀害了。一同遇害的,还有王树声的妹妹等。后来红军长征抵达延安后,徐向前见到鄂豫皖苏区的保卫局长周纯全,问他:“为什么把我老婆抓去杀了,她究竟有什么罪?”周纯全此时只好说老实话了:“她没有什么罪。当时抓她,就是为了搞你的材料。”
  在“肃反”中,许多共产党员、革命战士被无辜杀害。据当时看管“犯人”的人讲,许继慎、周维炯被杀之前,在严刑拷打之下,没有什么口供。被杀害的还有原鄂东北特委书记徐朋人,黄麻起义的组织者之一、鄂东军党代表戴克敏,黄安农民政府主席曹学楷,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郑行瑞等等。黄安县仙居区的群众为了反抗“肃反”,掩护区乡干部逃入山里。他们上山之前,仍给区政府送去500多担大米和1000多双鞋袜,在信中还特意写明,这是送给红军的。
  许多年之后,徐向前回顾这段历史时分析了历史的教训,指出:第一,像张国焘这种品质不好、搞家长制统治的人,根本就不该派来鄂豫皖当一把手;第二,一些同志害了“左”倾幼稚病;第三,逼、供、信确实害死人;第四,鄂豫皖根据地的“大肃反”不是孤立的,那个时候是教条主义者统治中央的时候。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搅在一起,在全党,在各个根据地,搞“肃反”,搞扩大化。徐向前说,一场革命,人民群众的牺牲是巨大的。不仅对敌斗争要付出血的代价,在党的路线发生错误时,同样会付出血的代价。“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不要再重演。”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