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兵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七章 顺应时代潮流
江波,李瑗

  一、明大势
  1951年5月25日,在北京通往莫斯科的列车上,徐向前正在闭目凝思。此刻,他不仅是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工代表团团长。他正肩负着党赋予的重大使命前往苏联。团员有长期从事军工工作的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刘鼎、科技专家钱志道、总参作战局副局长张清化、炮兵参谋长贾涛、中国驻苏使馆商务参赞江泽民和武官吉合等。
  徐向前此行的任务是:前去和苏联谈判,一是购买武器装备;二是多搞点技术项目,发展自己的兵工厂。
  显然,这是人民解放军向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人民解放军依靠自己的政治优势,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反动派的“飞机加大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已进入了高级阶段。
  “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①。毛泽东的这些训词虽然写于1953年,但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党中央对发展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对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高度重视。这是对人民解放军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
  徐向前这次去苏联,所肩负的正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任务。经过五个月的谈判,徐向前圆满完成了毛泽东、党中央交给的任务。双方代表团签署的各项协议,为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然而,当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上正在大步前进的时候,却受到了“左”的思想的干扰和破坏。1958年错误地开展了反“教条主义”的斗争,严重干扰了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进程。尤其是林彪主持军委工作以后,打着“突出政治”的旗号,把军队的工作搞得相当乱,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已是无从谈起了。对此,徐向前十分焦虑。他后来指出,建国以来,我们军队吃了两个大亏,一是反对正规化吃了亏,二是反对“教条主义”吃了亏。
  当“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结束,中国重新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时候,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也终于迎来了明媚的春天。1978年3月,当徐向前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时候,他积极配合邓小平、叶剑英同志,为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大声呼喊,精心筹划。
  1979年1月,当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重大转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徐向前就征得邓小平的同意,召开了军委座谈会。
  1月2日,徐向前在会上再次发言,首先就军队现代化问题发表意见。他说:“这次会议开始时我讲过,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要转移。我们军队按照中央的决策,也有个转移问题,要实现军队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国防现代化同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是紧密相联的。国防现代化包括着国防工业、军事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军队只能解决军队本身的现代化问题。国防现代化,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物的问题,我们的困难很大很大,需要我们去克服,需要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我是非常非常着急,晚上都睡不着觉,我是很担心的,大家也很着急。现在,干部老了,军队的文化水平低。物的问题,没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现有的东西很落后,怎么现代化?着急不着急?所以,我们讲解决军队现代化,有待我们长期的、不断的、艰苦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短期解决不了,轻而易举也解决不了。”②
  徐向前对军队现代化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一句“非常非常着急”,一句“晚上都睡不着觉”,表现了老帅对人民军队前途、命运的拳拳赤诚之心。
  会后,各总部、各军区就军队机构臃肿这一老大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1980年3月,经邓小平批示,徐帅主持召开军委常委扩大会议,集中讨论军队的精简整编问题。这是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件大事。
  会议讨论把军队员额压缩50万,报中央后,确定再压缩50万。不但压缩定额,还对总部有关机构进行了调整。将军委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合并到总参,各成为总参的一个部;铁道兵和铁道部合并;各军区的炮、装、工相应地合并到军区司令部。
  会议结束时,徐向前又一次深情地发言。他说:“在座的都是老同志,六十岁以下的不多,但大家壮心不已,都有一股劲,有信心,都想把军队建设搞上去。所以尽管军队的问题很多,只要有这股劲,我相信是能够把我军搞好的。”③
  就在这两次会议之间,1979年10月,徐向前还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而撰写《为实现国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专题文章,进一步就国防现代化的必要性和方针等重大问题阐述意见。
  他指出,现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今年起,全党全国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要在本世纪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实现国防现代化,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是抵御外敌入侵的迫切需要,是保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我们实现国防现代化,将大大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符合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愿望。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就在这篇文章里,徐向前还从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上来论述国防现代化的意义。认为,和平不能用乞求来取得,战争要靠人民的斗争来对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国防现代化。
  在当时的情况下,国防现代化首先面临一个和国家建设的关系问题。我国是一个经济还不发达的国家,经过十年动乱,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时候,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成了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华民族腾飞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条件。对此,徐向前认为,国防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以国民经济为基础的。因此,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首先保证国民经济有一个高速度的发展。如果盲目追求国防建设的大规模、高速度,势必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损害国防工业的基础,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努力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国防现代化,是我们处理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关系所应遵循的正确方针。
  抓国防现代化,作为军队来说,中心工作是什么?这是必须回答的又一个问题。徐向前认为,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把教育训练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这是我军建设的现状决定的。他说,应该承认,当前我军的战术技术水平、组织指挥和管理水平以及科学文化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在掌握使用我军现有武器装备,组织实施合同作战,充分发挥各军种、兵种的作用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还要看到,我军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备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建设现代化的军队。这些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尖锐的矛盾,必须下大功夫去解决。否则,即使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能很好掌握它,不能充分发展挥它的作用。解决这些矛盾,在和平时期,主要靠教育训练。因此,各级党委和军政领导干部,都要以主要精力抓好教育训练,一定要把教育训练放在战略问题的重要位置上,作为全军平时的中心工作,把军事、政治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切实搞好,把我军真正办成一个大学校。
  徐向前还认为,加强教育训练,最重要的是从实战需要出发,使军队真正学会今后作战中所需要的东西。为了使训练尽可能接近实战情况,我们必须针对主要作战对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立足于我军现有装备并照顾未来的发展,切实研究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技术,来训练我们的部队和干部。要研究敌人的编制装备、作战特点和作战方法,根据未来反侵略战争中陆上、空中、海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战斗情况,来拟制我们的教育训练计划。要切实加强各军种、兵种的专业训练,加强司令部和后勤的训练,特别是要搞好诸军种、兵种的合练,提高合同作战的组织指挥能力。
  实现国防现代化,还必须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这是他强调的又一重要观点。50年代初,他受命率团前往苏联,着重解决的就是武器装备和技术问题。在《为国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一文中,他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武器装备的巨大变革,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发展我国的武器装备,徐向前特别强调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他认为,中国装备落后,技术也落后,美国国防部长布朗说中国落后15年,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中国要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引进先进技术。科学技术没有阶级性。世界各国之间开展经济交流,相互引进技术,是促进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基点应该放在自力更生上。中国这样大的国家,这样多的军队,装备不能靠花钱买,主要靠自己造。
  实现现代化,是现代战争对我军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现代战争的客观需要同我军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的矛盾所决定的,是我军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在战火中身经百战的元帅,当人民军队从战争环境转入相对和平环境后,他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为人民军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重人才
  用人之道,自古是兵家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徐向前一向爱兵爱将,惜才爱才。他当过教师,入过黄埔,还当过抗大校长。战争年代,他就十分注重对干部的教育和培养,不但注意在战争实践中锻炼、提高干部,还注意通过办军官学校,来培养干部。
  当他顺应历史潮流,把建设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革命军队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的时候,他把人才问题更是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可以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几年,他讲的最多的是人才问题。
  请看这样一个时间表:
  1979年1月2日,他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国防现代化,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物的问题。他强调,正像廖汉生同志所说的,我们的“帅老了,将也老了”。而且,军、师、团、营的干部都比其他国家的军队干部老得多,这是现实问题。因此,老干部要“把班交好”,物色好的对象,好的接班人,把助手带好。
  同年10月,他在《为国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文章中指出,实现国防现代化,必将促使我军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的国防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而且要有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熟练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的人,特别是干部,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精干的领导班子。他强调:每个干部都要振作革命精神,奋发图强,精通本身业务,提高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高级干部,他们是治军的骨干,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担负着领导部队建设,训练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重大责任,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
  1980年3月11日,他在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再次论述了人才问题。他说:“一般地说,军队现代化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武器装备,这是物质基础;二是人,就是能使用现代化武器的人,这里面包括干部的培养训练和部队的教育训练。三是把人组织起来,把人和武器结合起来,这就要有科学的编制体制。无非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④。他还提出干部储备问题,指出了三条途径:一是在职;二是送学校;三是搞预备役,而且要把制度建立起来。
  同年,他在全军后勤部长座谈会上又讲了这个问题,强调各行各业要有专家,各部门、各级领导都要注意干部路线,注意对于部政治上的培养,业务上的培养,工作能力的考察,党性的考察。
  1982年11月,总参召开全军参谋长会议。这是全军多年来的第一次参谋长会议。11月24日,他在听取总参谋长杨得志、副总参谋长张震有关情况汇报时发表谈话,认为,这种以会代训的方法很好,既开了会,又进行了训练。他说:“军队主要是两大建设,一是物质建设,一是人的培养。说来说去,变来变去,就是这两条。原始弓箭也好,现代自动化武器也好,都要人去掌握。人还是第一位的,武器是第二位的,人没有武器不行,武器离开人更不行。能不能掌握好武器,人的文化水平高还是低,训练不训练,大不一样。现在国际环境对我们很有利,我看近期内不会有进攻中国的战争。当然不是说该高枕无忧了。我们还是要搞好战备。我强调这一点,就是要认清形势,抓紧时间把干部培训好,把军队整顿好。”⑤
  1984年8月,为庆祝八一建军节,他写下了《重视知识,尊重人才,加速我军建设》一文,发表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的《思想战线》。这是徐向前关于人才问题的重要著作。这里,他集中论述了人才建设的重大意义。他说:“人是创业之本。对军队来说,人才是建军之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至理名言。没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要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去研制,去掌握;军队的改革,军队的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都必须靠有觉悟、有知识、有文化、有才能的人。知识就是力量。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现代军事科学就是战斗力。战场的角逐,说到底,还是勇敢精神和智慧、才能的角逐。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没有有知识、懂科学的大批人才,实现现代化是一句空话”⑥。
  为了培养人才,徐向前十分重视院校的战略作用。他说:“重视知识,尊重人才,院校要做表率。军队院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不是说‘院校是集体干部部’嘛,这个集体干部部,一是选好学员,经过培养、训练,使他们真正成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一代新人;二是要善于发现人才中的尖子,提出大胆破格使用的意见。经过军队院校培养、推举出来的人,必须思想好、作风好,具有现代化战争的科学知识,必须有指挥、管理的能力,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⑦
  还在1981年的时候,他就提出:“干部一定要经院校培养,不经过院校培养,不能提为干部。”一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一些人不理解。一些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因基层干部缺额而不断反映意见。徐向前听到这些意见,强调机关干部下基层,但对提干要经院校培养这一条,硬是不松口。1982年,他在同杨得志、张震谈话时强调,直接提干不能允许,直接提拔的也要经学校。作为一个军官,要象个军官的样子,至少要懂得连队管理、初级战术。不经过院校、教导队训练怎么行!我们还是要讲科班出身。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形成了制度,也就被人们普遍接受了。徐向前还强调,院校要实行三级制:初级院校、中级院校、高级指挥院校,以培养各级指挥人才。
  为了培养人才,徐向前针对“左”的思想的影响,指出,在科学文化上,我们要学习外军的有益经验。1984年,他批评说,现在有些人还没有从“左”的思想中完全解脱出来,虽然口头上讲要重视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仍然习惯于用老眼光看人。说是要“选贤任能”,实际上看人选人往往偏重于资历,而不注重科学文化水平,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这种老框框,是不适应我军建设发展的要求的,是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他进一步分析说,由于军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国的军队都十分重视提高军官的科学文化水平。他说,据最近的一些资料介绍:在美国军队中,百分之九十八点六的军官,都是大学毕业或肄业的文化程度;在苏联军队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团级指挥员和全部的旅以上的指挥员,均受过高等军事教育,战略火箭军中百分之百的人,受过高等教育;日本军队计划在1984年,把全部的现役军官提高到大学毕业水平。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不能机械地学习外国经验,但在科学文化知识这一点上,决不允许落后,必须迎头赶上去。
  不但要善于培养人才,还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择人才,爱护人才。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社会上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观点:
  第一,要提倡访贤,善于识别人才。他说,认识真理,鉴别一种事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识人才,发现人才,比鉴别其他事物更难。真正的人才,往往不是装在档案袋里,不是写在鉴定表上。对于人的了解,光凭个人印象,光凭听听汇报,是不行的。要脚踏实地地去考察。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访贤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至今传为佳话。实践当中出真知,群众当中出能人。脱离实践和群众,凭道听途说,是不可能了解人、发现人的。大家常常讲伯乐识千里马的故事,真正的今天的伯乐,是有党性、有知识、有眼力的。知人,方能做到善任。选人的人,如果知识浅薄,又带上有色眼镜,搞派性,肯定要把人看偏。因此,在军队工作的改革中,很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一定要把那些有知识、有文化、懂专业,又公道正派的人,选到人事部门。真伯乐多了,才能识别出真正的千里马。要提倡领导干部访贤,会发现人才的领导,才是好的领导。
  第二,选择人才,要防止求全责备。他批评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是不对的。任何人都有优点、长处和缺点、弱点,求全责备,百般挑剔,往往会把真正的人才看偏。他还别具慧眼,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凡是有知识、有才学的人,多有独立见解,勇于思索,勇于探求真理,勇于提出问题。决不能把这样的人看成“清高自傲”、“单纯业务观点”。“四人帮”不是鼓吹过“知识越多越反动”吗?这个流毒和影响,必须彻底肃清。
  第三,要爱惜人才,防止妒贤嫉能。他说,对人才,不仅要发现、培养、合理使用,还有个爱惜和保护的问题。嫉妒,是发现和使用人才的大患。中外历史上有过许多陷害贤能的惊人事件。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军事家孙膑,由于军事才能超过他的同学庞涓,被庞涓骗到魏国,残酷地挖掉了他的膝盖骨,当时叫施以膑刑。秦国著名的大医学家扁鹊,医术高明,各科的医术都擅长,遍游各地行医,结果遭到秦太医李醯的妒杀。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例。这说明,有才能的人,若得不到保护,是会遭到压抑和摧残的。现在,这种妒贤嫉能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并不是绝迹了,例如“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派性残余,就还在以种种形式严重地干扰着对人才的使用。有的人带着派性、私欲和偏见,歧视知识分子,歧视比他高明的人。有的人党性不纯,看人用人,不是以德才为标准,而是以感情代替政策。对自己喜欢的人,无德无才也重用;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有德有才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这些现象我们必须坚决防止,坚决反对。一定要珍惜人才,保护人才,正确地使用人才。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大责任。
  “文化大革命”造成知识贬值、人才匮乏,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又迫切地需要人才。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徐向前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以他睿智、深邃的战略眼光,为祖国,为军队呼唤着人才。
  十年过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已经站到了四化大业的前列。然而,路正长。环顾今天的人才状况,人们仍然感到徐帅的一片拳拳之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徐帅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见解是多么的精辟和发人深思!
  三、学理论
  当徐向前在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运筹帷幄的时候,积极倡导和支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是:进行军事科学研究。他经常强调,要用先进军事理论武装指挥员的头脑。
  徐向前认为,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现代军事科学就是战斗力。
  1980年11月3日,他在同军事科学院《军事学术》杂志编辑部的负责人谈话时,引用恩格斯的话说:革命将以现代的军事手段和现代的军事学术来与现代的军事手段和现代的军事学术作战。因此,他指出,在国防现代化中,研究现代军事学术与改善武器装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看到武器装备的重要,看不到军事理论的重要。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军事理论,即使武器装备是劣势,也可以战胜武器装备优势的敌人。没有正确的军事理论作指导,战时就可能打烂仗,平时部队教育训练的质量就提不高,强大的战斗力就建设不起来。
  学习研究现代军事理论有个正确对待我军战争年代的作战经验问题。徐向前的观点十分鲜明,即“既要反对一成不变的本本主义,也要反对一概否定的虚无主义”⑧。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首先应该尊重历史。徐向前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自己的兵力和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条件下,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武装斗争,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产生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这无疑是十分宝贵的。
  徐向前指出,任何军事思想,只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军事思想的发展史表明,和平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通常要走在军事思想的前头;上一场战争中曾经赢得胜利的经验远远不能满足下一场战争的要求。例如,过去我们作战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今后战争对我战略重地和政治经济中心则要坚决扼守;过去基本上是单一军种作战,今后主要是诸军兵种合同作战;过去主要是打敌人的步兵,今后必须注重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过去是使用常规武器作战,今后要准备在原子武器的条件下作战等等,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和平环境中,要积极探索军事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努力使军事思想适应现代战争的特点,防止和克服易于出现的保守倾向,使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他进一步以军事史来说明这个问题。弓箭、刀枪的冷兵器时代同来福枪、机关枪时代相比,战术大不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战术也有很大变化。用旧的东西对付新的东西是不行的。太平天国的军队对清朝的军队,打了许多胜仗,但是对“洋枪队”就打败仗。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吃了亏,就是吃了希特勒闪击战的亏。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肯定会有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现代条件下作战,装备复杂,后勤复杂,指挥也很复杂。这就需要下功夫去研究。我们军队过去打了22年仗,战争年代虽然也办了点学校,搞了点训练,讲了些战略战术,但那是很不够的。所以,人民军队一定要结合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对于人民战争理论,我们既要坚持其基本思想,又不能不顾现代战争的新特点,在未来战争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照用以往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仅就组织人民群众支援作战的指导原则而言,从内容到方式,都不能停留在过去的阶段上,而要实事求是地向广度深度发展。
  如何研究军事理论?徐向前着重强调了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要研究敌我双方,并且认为这是军事理论研究的重点。
  他说,军事学术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概括起来,就是研究敌我双方。对我们未来的主要作战对象要研究透。敌人会怎样打来?它上面有大批飞机,地面有成千上万辆坦克、装甲车以及强大的炮兵和导弹部队,还有海军会从海上来,甚至会使用核武器。对于这样的敌人,我们应该怎么打?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道人家的情况怎么打?过去我们跟蒋介石打仗,他的情况我们很清楚,我们的情况他不清楚,所以主动权在我们手里。对未来主要作战对象的研究,不仅仅是军事方面,它的政治、经济诸方面都要研究。在军事上,要研究它的编制装备、战略战术、指挥特点;要研究它过去的作战经验、战史、战例和现在组织的各种演习;还要研究它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到它的军事思想,看到它是准备怎样打仗的。大的方面要研究,小的方面也要研究。比如,人家是怎么管理部队的,是怎么进行训练的,都要研究。苏军的军事资料,其他国家的军事资料,应该尽可能发得广泛些,不要自己封锁自己。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徐向前对外国军事的研究十分重视。
  1978年,中央军委根据邓小平、徐向前的意见发了一号文件,批准军事科学院将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翻译出版。当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完成时,徐向前立即写信,向担负翻译工作的军事科学院外军部祝贺。
  1981年3月,军事学院外军教研室主任给徐向前写信,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情况。他阅后批示:“二次大战史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除了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外,很需要从战争中学习。和苏、美、英等许多国家相比,我们在这方面比较薄弱,现在开始初见成效,应继续予以重视。请召集有关同志研究,提出加强二次大战史研究的意见,并请在组织上予以落实。”
  军委办公会议对此十分重视,认真研究了徐向前的意见,并抓了落实。在徐向前的关怀下,由军事学院编撰出版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不但要研究外军,对我们自己也要很好地研究。对自己的研究,重要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现代战争和过去战争相比,无论是作战对象、战争规模,乃至作战的许多方法,都将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如果我们仍然用老眼光看待和指导现代战争,就会碰大钉子,吃大苦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些国家墨守成规,军事思想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战争指导上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应引以为戒。一定要学会根据情况,发展原则,创立新的原则。
  二是要研究军事历史。
  这是与第一个问题相联系的。徐向前说,军事历史是一门科学,研究军事历史,就是通过以往的战争实践来研究战争规律。“历史是一面镜子”。掌握了丰富的军事历史知识,就能更好地借鉴古人和今人的战争经验。研究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可以从过去的战争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中找出一些规律来。我们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有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苏德战争,苏联也有防御(或叫退却)、相持、反攻阶段,但相持的时间不是那么长就是了。我们今后要进行的反侵略战争会是怎样呢?我看,以劣势装备对付优势装备的敌人,还是要打人民战争,还是要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打持久战。
  由此,徐向前提出,对我军历史经验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他认为,我们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有丰富的经验,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对此作了高度的概括,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但是,这还不够。还有很多具体的经验,并没有很好地系统地总结起来。我们的游击战经历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应该说经验最丰富,外国的同志曾经要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却拿不出系统的东西来。除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著作以外,还有许多老一辈的同志也写过不少军事论著。譬如刘伯承同志,就是著名的军事家,也是军事理论家,他有许多军事著作。这些都反映了我军的经验,有很精辟独到的地方,同样是我军的宝贵财产,我们是应该加以整理、研究和学习的。
  应该说,徐向前的这一认识是很有见地的。正是根据这一思想,近些年相继出版了《彭德怀军事文选》、《刘伯承军事文选》、《聂荣臻军事文选》等,从而大大丰富了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
  徐向前号召干部要多读军事论著。他说,做一个称职的军事指挥员,除了政治条件外,一定要下苦功夫钻研现代军事理论,要有一定的军事历史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干部的根本办法,就是让他们学习。干部就是要多读书,一般地说,团以上干部,应该有比较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举例来说,中国历史上军事理论著作很多,《孙子兵法》就是世界出名的,还有《吴子》、《司马法》、《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等等,都应该学习。许多著名的中外战例,也应该学习。一个军事指挥员如果历史知识太贫乏,要受到很大限制的。古语说,“只有足智,才能多谋”,“将不知古今,乃匹夫之勇”,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徐向前还特别主张中青年干部要多读书,多注意培养、锻炼自己。他说,外国军事刊物上写文章的,很多是校级军官。对于我们来说,将来,仗主要靠中青年同志去打,我们的国家和军队寄希望于他们。因此,中青年干部要懂得自己的责任。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人:
  “据我体会,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岁,什么书都想看,看得快,记忆力也强;年纪大就差一些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⑨
  “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这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帅对一代青年的殷殷之望!
  ①《毛泽东军事文选》,第359~361页。
  ②《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263页。
  ③《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85页。
  ④《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⑤《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15页。
  ⑥《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页。
  ⑦《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349页。
  ⑧《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⑨《徐向前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徐向前兵法/江波,李瑗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