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萧劲光 > 全文图书 > 萧劲光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七章 戴“罪”建功长征路 二、娄山关阻击战
《萧劲光传》编写组
    
  鉴于上干队成员多为专家学者,中、高层领导干部,从保留骨干、以利部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行动前,军委领导就明确提出,行军中,“上干队”不单独承担作战任务。但遵义会议后不久,萧劲光就在娄山关指挥上干队打一场漂亮的阻击战。
  娄山关位于娄山山脉的主峰。倘若占领了娄山关,仅距百里且无险可守的遵义城便垂手可得。所以,娄山关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19日,遵义会议刚结束还没有来得及传达,中央红军便离开遵义挥师北上。中央确定向四川进军,预定的渡江地点是长江上游宜宾到泸州一线。月底,先头部队到达土城。干部团协同第三军团、第九军团,在土城附近青岗坡地区同蒋介石派来堵截的川军郭勋祺部,打了一场恶仗。
  干部团特种兵营的追击炮连、重机枪连和几个步兵营都参加战斗。“上干队”隐蔽在半山腰,集中火力支援主力部队发动进攻。经过激烈争夺,给郭勋祺部以重创。由于大批增援敌人赶到,军委遂下令退出战斗,由此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向古蔺开进,随后又改道扎西(今威信)、镇雄一带休整。在此期间,“上干队”不久前增配的政治委员余泽鸿调离,并从上干队带走部分干部和枪支,留在川黔边境做地方工作。接着,上级又将第八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莫文骅调来干部团,担任了“上干队”的政委。
  2月下旬,为了摆脱堵截的敌人,并寻机歼灭黔敌王家烈部,红军二渡赤水,挥兵东进,再次占领了桐梓县城和娄山关。在中央红军强大攻势面前,敌军纷纷溃逃。军委纵队干部团的步兵营、特科营与第一、第三军团一起向遵义方向展开追击战。接着,中央军委纵队也向遵义方向开进。
  这次“上干队”没有与干部团、军委纵队同行,被留在桐梓担任警戒。这是长征以来,“上干队”第一次离开干部团单独执行任务。具体任务是守卫新占领的桐梓县城,待后续第九兵团到来接防后,再赶赴遵义归队。大部队走后,萧劲光布置好岗哨,在桐梓过了一夜。翌日下午,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带着电台和一个警卫连进了城。萧劲光向罗炳辉报告了桐梓周围的情况。考虑到九兵团.几个主力战斗团还没有到来,萧劲光提出,是否等大部队到来后再走。罗炳辉听完汇报说,你们走吧,这里由我们来守卫!于是,萧劲光便与莫文骅率领“上干队”撤离桐梓奔赴娄山关。
  桐梓到娄山关30里。由于前头部队已把敌人击溃,“上干队”一路没有遇到什么险情。没料到快到娄山关了,从背后——桐梓方向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萧劲光回头一看,见罗炳辉军团长仍然只带着电台和警卫连气喘吁吁地从桐梓方向赶来。在他们身后,一大队敌军一边呼喊着“抓活的”、“别让共军头子跑了”,一边不断放枪,紧迫不放。情况紧急,萧劲光迅即指挥上干队的学员占领阵地,阻击敌人,把罗炳辉和他带领的人员接应过来。
  在夜色掩护下,敌人也不清楚红军到底有多少人,放了一阵枪后不敢再贸然追击。“上干队”且战且退,把敌人阻止在娄山关脚下。
  后来从俘虏口中获知,这股敌人是四川军阀刘湘教导师的一部,大约是1个旅3个团。娄山关到遵义120里。这时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同志都在遵义城内。如果让他们越过娄山关,必将给军委首长、领导机关和数万部队的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萧劲光知道罗炳辉有重要任务须立即赶赴遵义,附近又没有其他兄弟部队,时间紧迫,不能再犹豫了!遂果断地向罗炳辉说:“把你带来的连队留给我。这里由我们坚守,你抓紧离开!我们一定把娄山关守住,你放心走吧!”
  罗炳辉略一沉吟,觉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况且他已接到中央要他立即去遵义的通知。于是留下警卫连带着少数几个随员,越过娄山关直向遵义走去。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萧劲光指挥部队迅速占领了娄山关的主要山头。娄山关雄踞娄山山脉最高峰。四周山峰环立,地势陡峻,中间两座山峰紧紧相连,形成一道狭窄的隘口。实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了解决武器和兵力不足的问题,萧劲光将“上干队”的学员和警卫连的士兵统一编为3个战斗班,1个班分头把守关口,另2个班吃饭、休整,大家按时间轮换。敌人发现红军已凭险固守,加之夜间也难以摸清虚实,不敢冒险过关。临近午夜,万籁俱寂。种种迹象表明,敌人已经撤离,再来进攻的可能性已不大。萧劲光正准备把部队往山下撤,突然,一个人骑马从遵义方向飞驰而来。罗炳辉派通信员送信来了!信上说,红军在遵义附近打了大胜仗。同时告诉萧劲光,“上干队”坚持到天亮,届时第五军团派部队接防。听说红军打了大胜仗,大家群情振奋,疲惫、睡意为之一扫。大家激动、热烈地议论着连日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至翌日拂晓红五军团部队到来后,他们才撤出阵地,大踏步地赶赴遵义。
  当日(3月1日)傍晚,萧劲光率部抵达遵义城。宿营尚未完全就绪,军委最高军事首长周恩来就找到萧劲光。他首先亲切地询问了部队的情况:“上干队”的同志都到了吗?住下没有?有没有伤亡?萧劲光一一回答:都住下了,没有伤亡。
  周恩来听了非常高兴,赞扬“上干队”娄山关一仗出击及时,打得主动,打得好!他说,这一仗虽然参战部队不多,规模不大,但保卫了遵义,保卫了党中央,保卫了战役部署的全局,意义深远。接着,他向萧劲光简约地传达了一个多月前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精神。周恩来说,会议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错误的军事路线,毛泽东又回到了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岗位。
  又过了一年多之后,主持了军委、中央全面工作的毛泽东,在1936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严肃地批评了中央苏区在组织问题上的宗派主义错误。他说:“对于干部问题,我只讲一个问题,如罗明路线,究竟是怎样了,到现在还没有明显指出……如罗明路线在江西,更是说得过火,如对邓子恢、张鼎丞、曾山等同志的问题,对萧劲光的问题,还有很多,后来发现七个书记被撤,有些人无形中说什么毛派,也是不对的。”“萧劲光的问题……简直岂有此理!”
  十年后,即1945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审查代表资格时,当年坚持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博古,再次痛心地作了检查和自我批评。他坦诚地说:“苏区反对罗明路线,实际是反对毛主席在苏区的正确路线和作风。这个斗争扩大到整个中央苏区和周围的各个苏区,有福建的罗明路线,江西的罗明路线,闽赣的罗明路线,湘赣的罗明路线等等。这时的情形可以说:‘教条有功,钦差弹冠相庆;正确有罪,右倾遍于国中。’”
  在这次审查中,中共中央为萧劲光这段经历作出了公正的结论。
  在周恩来与萧劲光谈话两天后,“上干队”在遵义城内的一个天主教堂里,集体听取了遵义会议精神的正式传达。听到会议结束了王明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取消了洋顾问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由周恩来等三人负责指挥红军的行动,大家的疑虑和不满情绪为之一扫,兴奋地长时间热烈鼓掌,有的欢呼起来,有的高兴地流出热泪。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使大家对长征胜利充满信心,战斗精神倍增。
  此后几天里,萧劲光和莫文骅带领“上干队”和两个连队(一个步兵连、一个工兵连)通过近百里急行军,冒着倾盆大雨攻占怀城,接着,又配合兄弟部队在茅台镇附近的赤水河架设浮桥,担任渡河警戒任务,掩护红军大队人马第三次渡过赤水河。
  之后,“上干队”回到干部团战斗序列。与此同时,“上干队”政委莫文骅调任干部团政治处主任,从第八军团调周桓接替他担任了“上干队”第三任政治委员,成为萧劲光新的“搭档”。
  

萧劲光传/《萧劲光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