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萧劲光 > 全文图书 > 萧劲光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二十五章 被挤至“第三线” 二、军委检查团的结论
《萧劲光传》编写组

  东海舰队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不仅震动了海军,也惊动了军委。1962年4月2日,军委向东海舰队派出了庞大的检查团。
  当时的东海舰队机关驻在上海水电路。军委检查团到来前,萧劲光已先期到上海一个多星期了。他原本在广州参加全军编制装备会议。刘承司叛逃事件发生后,他寝食不安,会议还没有完全结束就直接从广州赶过来了。到上海后,他先是到刘承司所在部队了解了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有关情况,接着听取了舰队领导对事件原因的分析,与舰队司令部、政治部领导分别谈话,了解了舰队军事训练和政治工作情况。最后,他参加舰队党委会,与舰队领导一起对东海舰队发生的几起重大事故逐个进行了具体的解剖、分析,总结了教训,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这一些活动基本结束,萧劲光准备返京时,军委检查团到了。
  对军委检查团到来,萧劲光非常支持、欢迎。近年来海军部队连续发生重大事故,萧劲光怀着沉重的愧疚和自责进行了反复思考。原因到底在哪里?是该好好调查总结总结了!检查团住下后,萧劲光立即与舰队领导一起到招待所看望了大家,向他们简单地介绍了部队的情况,并指示舰队对检查团的工作、生活要好好配合、照顾。这一切安排妥当,他起程返回北京。
  这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检查团。全团41人,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为团长,成员均为总部机关的部、处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员是总参军训部部长李作鹏等。此前,军委已内定他们下一步要到海军工作(林彪在编制会上已向萧劲光打招呼),他们自己心里也明白。所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李作鹏等分外活跃,他们的意见在检查团里也举足轻重。军委检查团,毋庸置疑是代表军委首长的,但他们下车伊始就宣布,检查内容很单纯:主要是政治工作。
  按照后来的汇报材料上所说,检查团检查的面,或者说所到的单位非常广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检查团走遍了上海、舟山、宁波、路桥、杭州等地,东海舰队几乎所有部队的驻地,看了从舰队司、政、后机关,到各基地、水警区、舰艇支队、飞行师、岸炮团等,20多个单位,且在9个单位“蹲点调查”。在这期间,他们听取了舰队、舟山基地、东航等单位领导的汇报;开座谈会57次,参加座谈的干部、战士,家属达280多人;与400多个官兵个别谈了话。其中包括,师以上干部100余人,团以下干部200余人,飞行员21人,战士100余人。从4月2日检查团到上海,到29日写出初步总结,与东海舰队领导见面,前后满打满算共26天的时间。所以,听检查团汇报了检查结果后,舰队司令员陶勇、副司令员周仁杰都不仅皱起眉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了这么多“工作”,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但是,检查结论清楚了,汇报材料洋洋数万字,“内容充实”,言语凿凿。
  5月16日,杨成武带着汇报材料到了萧劲光家里,就检查团的工作情况——对东海舰队工作的基本看法并今后工作的建议,与萧劲光通了气。听了他们介绍的情况、得出的结论,萧劲光很惊讶:检查团的结论与此前林彪在编制装备会上的批评太一致了!不但观点相同,连许多话也一样。是检查团按照林彪的旨意起草的材料,还是汇报材料写完后按照林彪讲话内容作了修改?萧劲光意识到,杨成武似乎对检查对材料内容不很满意。
  林彪批评海军,是在军委4月28日(那时检查团的工作尚未结束)召开的编制装备工作碰头会上。军委在广州召开的编制装备会议结束后,各大单位领导于4月下旬又在北京开了碰头会。听完大家汇报后,林彪在28日作了总结讲话。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点名地批评了海军。林彪说,有的单位一味强调自己特殊,抓军事、抓技术,就是不抓政治思想,“把四个第一不是当作第一,而是变为四个第二,没有把政治工作突出出来,没有把政治工作摆在首位,没有认真抓活思想,工作做得不少就是没有抓政治思想工作”;“放着大路不走走小路。如同治病,已找到了好药单子不吃,又去乱找药单子。乱抓二三十个药单子,抓不住一个好单子”;“不是紧张地做工作,而是松松垮垮、拖拖拉拉,是懒婆娘管家,管得稀稀拉拉,乱七八糟。”(后来被称为“林副主席对海军工作的三点指示”)萧劲光把检查团通气的情况与林彪的批评联系起来,越想越感到这次检查不寻常。
  检查团负责人与萧劲光通气后没几天,汇报材料跟着就到了。厚厚一大本,题目上没有“东海舰队”的字样,而是《关于海军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以下简称《汇报材料》)。萧劲光清楚记得,在上海与检查团见面时他们讲,此次检查的重点是政治思想工作,而今题目上也不见“政治思想”的字样。很显然,原定的检查范围、内容都变了,材料汇报反映的是海军全面工作的情况。翻开内容,除开头笼而统之地用几百个字讲了“成绩是主要的”外,以数万字(含所附“详细材料”)的篇幅集中讲述“存在的根本问题”:“问题成堆、基层薄弱、关系紧张、风气不好”。而这些问题所以存在,“最本质的问题,是政治工作没有摆在第一位,‘四个第一’的红旗举得不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人的工作没有做好;(2)中央、军委和林总的许多重要指示没有落实,有的认识不一致,有的贯彻不力;(3)领导作风上也有不少问题。林总最近在编制会议中心小组讲话中关于政治思想、落实和作风问题的三条指示,完全适合海军的情况。”
  老实说,对这样的结论,萧劲光很难一下子接受。东海舰队组建十几年来,完成例行的护渔、护航等任务不算,与国内外敌人作战三百五十多次,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了东南沿海除台湾、金门、马祖等之外的所有岛屿,怎么突然从政治工作到基层建设一无是处了呢?纵然这些都属实,偌大海军,机关、院校不说,除了东海舰队还有北海舰队、南海舰队呢,怎么又成了“海军的情况”?
  如果说《汇报材料》的第一个问题、前半部分,尚属不够全面,缺乏具体地、实事求是的调查、分析的话,那后面的部分,则完全可以说是“扣帽子”、“打棍子”了。
  《汇报材料》“存在的根本问题”部分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央、军委和林总的一些重要指示没有落实”。一开始,《汇报材料》即说:“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海军有一些和军委不很一样的提法和口号,有的是在军委规定的原则、方针之外,又提出了一些原则、方针。这些提法不是起了把军委提法具体化的作用,而是冲淡了军委的提法,或者给军委提法作了与原来意义不同的解释。因而引起了认识上的混乱,使军委规定的一些原则、方针,不能很好落实……有些中央、军委决定的事情,海军也布置了,也做了,但是用多少时间去做。怎样去做,却没有安排适当,结果也还是不落实。”接下来,就从“关于部队工作的纲和重点的提法问题”、“关于基层政治干部的来源问题”、“关于政治机关的地位和威信问题”、“关于军事训练方面的问题”等八个方面,分别从海军党委文件和萧劲光讲话中摘出一些语句、段,与军委文件、林彪讲话指示中的话进行对比,以证明海军党委特别是萧劲光是错误的,是不按军委和林总指示精神办事的。
  当时,林彪主持的军委“突出政治”调门正高,政治上炙手可热。与军委、林总的指示、提法“不一致”,这还了得?《汇报材料》材料上列举的言论、观点,大都是萧劲光在1961年前后讲过或提出来的。后来,当时任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曾与人讲到,由于1960年一次军委会议上萧劲光没有按照林彪的意图对罗荣桓反对“突出政治”的观点表态,林彪很生气。这在当时,萧劲光是不清楚的。所以对检查团的结论,他心里压力很大,又有些不理解。
  7月中旬,海军党委常委开交心会。这时,李作鹏等人到海军任职。为了弄清问题,统一认识,萧劲光对《汇报材料》中列举的所谓海军党委指示、文件与中央、军委和林总一些重要指示的提法“不很一样”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做了说明。
  关于部队的纲和重点的提法问题。萧劲光说,林总指示,在今后两三年内,仍然要以四好为纲,大力加强连队建设。但在其他场合,他也多次强调着重抓军训,加强军事训练。根据海军的情况,我们提出“四好为纲、军训为重点”。为什么这样提?因为怕出偏向。军事训练加上四好为纲作为方向来挂帅。同时,军训在四好中的位置是明确的,政治第一位,军训第二位。以四好为纲,既作为方向挂帅,又把军训位置确定了,而军训时间又有规定,所以,觉得海军的提法与军委的提法是一致的,没有什么毛病。
  关于政治干部来源问题。萧劲光讲,从1958年以后,特别是1958年、1959年,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被一系列的重点运动所代替,部队干部调动也十分频繁,干部情况变化很大。技术干部本来就不多,有的不配套。这些调动和变化,使部队战斗力的巩固和提高,受了很大影响。1959年、1960年,海军部队技术干部改行的740多人。其中改为政治干部的525人,占改行总数的70.9%。由于技术干部不配套,有的舰艇开不动,出不了海,所以才发了“专业技术干部按业就位的指示”,这和军委的规定没有矛盾,实践中效果也是好的。
  关于军事训练方面的问题。萧劲光先谈了自己对林彪提出的“少而精”训练方针的理解,接着讲了海军“训练实施方针”的产生过程:1960年召开常委扩大会时,同时也在开训练会议。大家说部队训练工作不落实,有虚假、走过场的现象,事故严重等等。我强调要贯彻“少而精”的方针,并讲了训练要“稳步前进、巩固提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等带方针性的话。之后,下边就这样办了,证明这句话还好,在训练中起了作用。后来在一次常委会上,有同志提出,作为一个方针与“少而精”混淆不好,于是一致同意改为“训练实施方针”。从哪个角度看,这些话与“少而精”也没有不一致的地方。
  关于干部过技术关的问题。萧劲光认为,海军这样装备技术复杂的军种,考虑到指挥作战的需要,团以下军事干部要求过技术关是需要的。他说,我在1961年到上海和青岛基地调查发现,要求支队长和舰艇长一样是不合适的,便给海军党委发了电报,意见是支队长以战术为主,并要求党委审查,征求各舰队意见。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舰艇长、大队干部要过技术关,是毫无问题的,但支队长应以战术为主。我们从来没有提出所有干部都要过技术关的要求。
  检查团的《汇报材料》说,“军委和林总指示的精神是:我们的战备工作要立足应付大战,准备两手。但海军党委二届二次会议却强调战备工作要‘面对现实’,准备两手。”对此,萧劲光也作了说明,认为这两者没有任何不同。
  萧劲光在《汇报材料》中列举的内容、观点,主要是想说明,海军党委、他本人,对军委、林总的指示贯彻是认真、积极的,只是根据海军的实际情况作了要求、部署,没有完全照搬军委、林总的提法而已。对萧劲光的发言,海军多数常委理解、赞同,但李作鹏等不以为然。按照惯例,会后海军党委将常委交心通气会的情况报告了总部、军委。据有关人员透露,李作鹏等也从另外渠道把萧劲光的发言内容反映上去。很快,总部机关就有话传下来,说萧劲光“态度不好,不承认错误”。
  同年10月26日至12月1日,总政治部又派出十多人的检查团,对地处北京西郊的海军机关大院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的起因,当时说是因为8月份有一个人向时任总书记的邓小平写了信,反映海军大院管理混乱;也有人说是因为检查团成员听到有人反映,《汇报材料》把东海舰队的情况作为“海军工作情况”,是以偏赅全;也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不管怎么说,由总政首长亲自带检查团,对一个军队大单位的机关大院进行编制、住房、管理(按职责,这些内容不屈政治部管辖)等,长达一个多月的检查,在解放军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通过这次检查,又写出各方面汇报材料多份,结论与军委检查团在东海舰队的《汇报材料》完全一致:“政治工作软弱无力”,“大院内风气不好”,“管理混乱、漏洞百出”,“违法乱纪事件层出不穷”。总之,再次证明,林彪对海军的“三条指示”符合海军部队实际,是完全正确的。
  萧劲光责任感极强,从受命组建海军那天起,他就把建立强大海军,建设中华民族的海上长城,视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几年来部队连续出了多起重大事故,他十分痛心,压力很大。两年多来,为了弄清根源,消灭事故,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思考。由是,他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诚然有部队管理上的原因,有干部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与国民经济困难、社会上思想混乱的大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军委检查团去东海,总政检查团到机关,开始,他从心里欢迎,期望他们超脱些、站得高些,能够找到事故的关键所在,帮助海军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事实让他失望了。检查团中的一些人热衷搞调查、找问题,上纲上线地分析,却似乎并不注重、不积极解决问题。萧劲光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复杂。
  近两个月来,李作鹏等已几次向萧劲光建议召开党委会,研究贯彻林彪“三条指示”问题。这当然是大事。只是由于忙于应付总部检查,向军委、总部首长写检查报告,没能安排下。12月初,总政检查团结束工作撤走。于是,萧劲光决定择日部署召开党委扩大会。
  半年多来,萧劲光太累了。工作上的压力,思想上的困惑,便他常常失眠,一夜夜睡不好觉。林彪,他原是熟悉的,过去他很少过问政治工作,主持军委工作后似乎换了个人,批谭政,整罗荣桓,他想干什么呢?《汇报材料》一气列举了那么多讲话和海军的文件,看来军委关注海军已有时间了……想来想去,萧劲光决定起草一个讲话,在即将召开的党委会上对两次检查团汇报材料中讲到的问题作个说明、检查,为了海军的建设、发展的大局,这是值得的。他让秘书找来需要的文件,便亲自动手拟提纲,起草检查发言稿。
  发言稿尚未收笔,萧劲光病倒了。那是一个星期天,他全天都为起草发言稿思考着、忙碌着。晚20点,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叫来医生检查,血压急剧升高,心律不齐……十几年前还在湖南工作时,萧劲光就在长沙市湘雅医院查出有心脏病。长期的劳累,心情不好,于今发病了。当晚,他被送进了解放军总医院。
  

萧劲光传/《萧劲光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