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萧劲光 > 全文图书 > 萧劲光大将画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一章 兵临城下围困长春,兵不血刃心战破城 围困长春
张洋







  1948年6月中旬,东北野战军进一步明确对长春实施“久困长围,政治攻势,经济斗争”的总方针,组成围城指挥所,由萧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第十二纵队的第三十四、三十五师,第六纵队第十八师,独立第六、七、八、九、十师共8个步兵师及1个炮兵团担负围城任务。自6月25日起,对长春正式开始实行久困长围。以方圆45公里为范围划为封锁区,禁止粮食、燃料、蔬菜等一切生活必需品运入长春,禁止人员出城。对有10万重兵守备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实行围困,在解放军战史上还是首次,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好在斗争中摸索总结。
  长春位于东北腹地,是贯通京哈线、长图线及东北境内其他铁路线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日寇占领东北开始,长春就成了一座现代化设防的城市,尤其在伪满洲国建都后,关东军在长春城内和近郊修筑了许多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工事,国民党军在1946年进占长春后,又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许多工事。
  1948年初,解放军冬季攻势结束,已经占领了东北北部大部分地区,长春成为一座孤城。但蒋介石鉴于长春的重要战略地位,还不想放弃长春,为此,他特别任命了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指挥2个军6个师及其他部队共10万人,守备长春。郑洞国此时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郑洞国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率部参加台儿庄会战。1939年底以荣誉第一师师长兼中国军队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副军长的身份,率部参加昆仑关作战,协助军长杜聿明取得了昆仑关大捷,名噪一时。后曾任中国驻印军新编第一军长、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取得了缅北反攻战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成为蒋介石十分器重的特别能听话、能打仗的将领。抗日战争一结束,他即出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现在他又“临危受命”,负责坚守长春。
  郑洞国到达长春后,在日伪遗留的防御工事基础上,又加修了许多工事,形成以核心集团工事同据点地堡群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号称“长春防务坚冠全国”。但如此坚固的城防,在解放军的长围久困方针下却没能发挥其优点和作用。
  解放军围城部队知道长春城防工事的厉害,轻易不敢贸然进攻,只是围而不打,同时他们为防止国民党军突然突围外撤,在城外构筑了数道坚固工事,尤其是在封锁机场的阵地上和西南铁路口假想主要的突围方向上,部署了战斗力较强的兵力,在纵深有利的地域控制机动部队,一旦国民党军主力突破前沿阵地,就在运动中消耗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在长春这个弹丸之地形成了“城外的城”的围城布局。
  为了扰乱城中国民党军军心,围城解放军部队对长春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在方圆45公里的封锁区内,禁止粮食、燃料、蔬菜等一切生活物资运入市内,禁止市内人员出城。由此,城中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成了郑洞国最头痛的大事。6月,长春国民党军每人每天可以吃上1.5斤粮食,到了7月,每人定量减少1/3。8月以后,除了新七军每周还能吃上一顿大米饭外,其他各军只能靠高粱米掺大豆度日;到了9月,无法发出任何粮食,只好给士兵发钱,由各连士兵自己去买吃的,买到什么就吃什么。后来郑洞国在回忆坚守长春的情况时曾这样说:“因为解放军的封锁,四乡粮食来源断。唯靠飞机空投,不仅数量少,而且……既飞得高,又不按规定办法投掷,把许多粮食误投到城外解放军的阵地上……市内存粮日益减少,加以市场投机倒把,粮价一日数涨,市场混乱,市民和军心不安。甚至有的新七军军官也参加投机倒把。”
  为减轻缺粮的压力,郑洞国无奈采取了“驱民养兵”的政策,把市民驱逐出城,并疏散那些无用的军官、职员、军属等,让他们结队或结伴出城觅食。
  萧劲光后来在回忆录中也提到:在大批饥民开始出城之初,解放军围城部队鉴于市内居民成分复杂,特别是聚集市内的松花江北和吉林省内的大批逃亡地主、国民党军的许多军政人员也企图化装成难民混出城去,因此定时在指定哨卡对出城人员进行身份鉴别,经检查后分批放难民出城。同时为防止饥民因暴食而亡,还在各哨卡设置了粥棚,并发给出城居民以难民证,由城外各地政府对其进行安置。但后来随着饥民死亡的迅速增加,决定一律放行,并组织救济,围城部队和地方专门成立难民处理委员会,设置难民收容所,在围城期间,共收容难民15万余人,发放救济粮4000吨,救济金(东北币)6亿元,食盐5000斤。为减少当地人民的负担,围城部队开展了节粮捐款运动,以救济长春难民。
  蒋介石固守长春的目的本来是要牵制解放军主力,但随着林彪主力南下,兵锋直指北宁路,并完成对锦州的包围,长春便成了压在蒋介石身上的沉重包袱。他现在反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这一决定了,这十几万大军眼看白白被扔在了解放军的嘴边。蒋介石对此已无计可施, 10月2日,他在沈阳部署廖耀湘兵团西援锦州的同时,只得下令长春守军待彰武方面开始攻击后即突围。
  这时远在台湾训练新军的孙立人将军内心挂念与他在缅甸出生入死对日血战的原新三十八师众多袍泽的安危,多次电请蒋介石,希望同意将他本人空投于长春后,由他指挥国民党军进行突围,并保证能将部队主力带出包围圈,如未能突围成功,愿受军法从事。而最终,蒋介石没给孙立人将军这个机会。
  郑洞国接令后,将长春城内团以上军官召集起来,部署向外突围的行动。同时命令长春守军每人发足3天的粮食,备足弹药,将所有不能走动的战马全部杀死食用。10月7日,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郑洞国抽出大约两个师的兵力,首先发起一次试探性的突围,希望由长春的西北角打出去,但这个计划很快就被卧底通知了城外的解放军,等三十八师刚从城内出来,就受到早已埋伏好的解放军攻击,受到重大损失后撤回城内。郑洞国发现解放军的阻击力量很强,意识到要想突围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不得已,他只好决定继续固守下去。
  蒋介石见长春郑洞国并无动静,10月IO日又给郑洞国送去了自己的亲笔信。蒋介石在信中要他经四平以东地区向东南方向突围,沈阳方向已派部队在路上接应。郑洞国接到蒋介石手谕,立即召集军长、师长开会研究。但已经有了一次突围的经验和教训,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官兵的体力因饥饿甚弱,很难突破解放军的层层堵击,倘勉强突围,必招致全军覆没的后果。不如坚守下去,还可能多支撑些时日。
  10月15日,锦州被攻克,整个东北国民党军的命运都在这一天决定了。蒋介石第三次来到沈阳,部署总撤退问题。为了他放心不下的长春,他这次亲自乘机飞临长春上空,给郑洞国空投手谕:
  酉灰(10月10日)手令计达,现匪各纵队均被我吸引于辽西方面,你们应遵令即刻开始行动。现机油两缺,尔后即令守军全成饿殍,亦无再有转进之机会。如再迟延,坐失机宜,致陷全盘战局于不利,该副总司令、军长等,即以违抗命令论罪,应受到严厉之军纪制裁。
  郑洞国接信,即召集所属将领开会。其时众人都明白要谈的是什么,无不愁眉苦脸,相对无言。郑传达了蒋介石的命令,当即决定于10月17日拂晓,实行突围,并作了有关的部署。确定分左右两个纵队,左路由第六十军担任,右路由新七军担任。兵团司令部及直属部队随右路纵队行进。郑洞国自己也知道这一次突围凶多吉少,故情绪低沉。
  第二天晚上,六十军的政治部主任来向郑洞国报告说:“六十军已决定今夜起义。”紧接着新七军也有报告说,六十军的部队有变动,看情况可能发生问题。郑立刻打电话找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电话已不通。郑又立刻通知新七军:“突围行动停止,撤回原防。”并要该军迅速对六十军方面派出警戒。10月17日一早,郑洞国派副参谋长去找曾泽生,见面之后,曾泽生写了一张便条交副参谋长带回去给郑洞国,劝其断然起义。
  

萧劲光大将画传/张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