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贺龙 > 全文图书 > 贺龙·贺英·洪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贺龙姊弟在恩施
(新西兰)艾黎,秋莹译

  访问巴东结束後,我们来到了恩施城。恩施一度名叫施南,而在唐宋时代,则名为清江,因为清江水就从城旁流过。
  恩施专区包括八个县,人口二百一十万。到了一七〇〇年,恩施大部分地区还是覆盖着森林。现在全区有公共汽车四百辆,用的都是国产汽油。以前,这裏没有马车,而现在,全区已拥有一千多部胶轮马车了。住在山区的一些老年人,当他们第一次看到公路筑到了山区来,汽车把大量的东西运来,他们欢喜得流下了眼泪。
  在旧社会制度下,百分之八的人口却占有了百分之八十的土地,而普通的老百姓则是为这一小撮人工作的佃户。恩施地区的革命斗争,一九二三年就开始了。在第一年裏,被嫌疑为共产党员的人,都遭到杀害。一九二六年,农会在恩施地区组织了起来。同年,当地一个为农民所切齿痛恨的大恶霸被处决了。这鼓舞了当时反对恶霸的运动,但是,到了一九二七年,反动势力得了势,因此恩施地区的共产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後,原籍湖南桑植的贺龙,到了鄂西这一地区来。随同贺龙一起来的著名战士,有他英勇的姊姊贺英、他的堂弟贺锦斋和周逸群等。
  贺龙的父亲是一个在鄂西和四川作小买卖的农民,父子俩经常在鄂西山地裏走。贺龙并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他参加革命以前就备尝生活的艰苦了。当他的能干的堂弟贺锦斋一九二八年在战斗中牺牲时,这对贺龙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时候,贺龙蓄了胡子,贺锦斋是一个诗人(译者按:烈士牺牲时年仅二十七岁),他有诗写他从这裏同桑植原籍的情况道:「大地乌云掩太阳,一朝消散又重光。忽闻各处人喧闹,胡子(译者按:胡子是当地人民对贺龙的亲切称谓)果然转故乡。」
  下面的一首,人们读了,可以想见作者在鄂西这一地区的高山中雪夜坐在火堆前的情景:「层层铁网逼周围,夜集深山雪满衣。为党为民何惧死?宝刀要向贼头挥。」
  另外两首是写在同国民党军龙博爱旅的一次战斗中,蒋军头目龙博爱的秘书长被俘虏,他惊吓得不会说话。登时扑通地跌跪地上,向红军磕头:「万弩千弓对寇仇,霎时大半变浮鸥。一人怕死真堪笑,跌跪尘埃只磕头。」(其一)「万众一心山可排,战场从此向东开。眼前军实皆充备,尽是光头远送来。」(其二)
  最後选录的一首是贺锦斋写的「浪淘沙」词:「花好正含苞,色胜鲜桃,一遇春风卽吐娇。飞遍全球成硕果,自信非遥。反动命难逃,挣扎徒劳,革命巨浪比天高。试看湘南与粤北,滚滚波涛。」(译者按:原词附有这样的词题,交代作这首词的因由:「一九二八年初,我在湖北藕城一带游击,闻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组织农民起义,朱德同志亦收集散部由粤回湘,令人喜而不样成寐。」
  在山岭连绵的鄂西地区,一九二八年是予人以深刻印象的一年。在这一年裏,战斗在全部地区铺开。那些先是参加了小长征而接着又参加了真正的长征的红军战士,他们在这裏的艰苦作战条件下所受的锻炼,是否还能有别的地方的锻炼比这裏的更为好,那就很难说了。他们驻扎在山顶上,任令寒风吹打。穿得少,吃得少,他们准是世界上最坚强的战士了。後来,已经组织起来的红军就从这裏直下洪湖,接着,他们在洪湖举行小长征,经河南、陕西、四川再度回到鄂西地区来。
  一九三三年,贺龙的姊姊贺英在鹤峯牺牲。她是一位有声望的领导者,人们都很怀念她。每一年都充满了激烈的战斗,到了一九三五年,蒋介石抽调了二十万军队到鄂西来,并对这一地区加以封锁。这时,红军已锐减到二万人,但是,他们在撤出鄂西去同赣南的红军主力部队会合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前,却打了两次漂亮的胜仗。在他们打的第一次胜仗中,国民党的一名将领成了红军的俘虏。解放後,有一位研究那一时期历史的人,找寻那个当过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将领给他提供当年的现塲情况。这个人後来被找到了,他仍然是一位军事指挥官,但却是解放军的指挥官了!为了重温鄂西当年的整个斗争历史,需要写出一本厚厚的书来呢。
  在恩施逗留期间,我们去看了陈诚以前在这裏建的避暑别墅,他当时是这一战线的国民党军的司令官。他抵达恩施後,就四出寻找最合心意的地点来建造别墅,後来,他选定了离城几里的龙王洞,这裏风景美丽,洞口一水喷涌而出。接着,陈诚就把当地的居民赶走,建起了一座别墅来,并把龙王庙充当他的卫兵的营房。他每次由恩施城回到他的别墅来,不是坐船,就是坐轿。不用说,他的别墅装修得很奢华,地板全部铺上了地毯,在别墅後面山上所开挖的防空洞,地面也铺了地毯。有一回,他听说蒋介石要来看他,於是他马上命令在别墅外面建造一个亭子,好让他同蒋介石坐在那裏观赏水夺洞口奔迸而出的情景。建筑工人们说,如果干活勤快,亭子七天就可完工。陈诚却要求一日一夜完成。结果召来了更多的建筑工人,把这个东西建好了,後来,当地的人民把它叫做「日夜亭」。现在,这座别墅由一户农民住了。
  当时,当地的居民接到通知,陈诚在路上走过,人们不准看他一眼。他的士兵奉命把农村的树木砍光了,为的是他害怕满布松树的山岭会给憎恶他的人提供隐蔽之所。因此,所有桐油树、柿树和常绿树都给砍光了。解放後,人民政府制订了一个系统的造林计划,使受破坏的地区得到绿化。
  

贺龙·贺英·洪湖/(新西兰)艾黎,秋莹译.—香港:香港万源图书公司,197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