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 谢觉哉 > 全文图书 > 谢觉哉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四章 青年的师表
《谢觉哉传》编写组

  “青年人是革命的财富”
  谢老是延安五老之一,在青年一代的心目中,既是尊敬的革命前辈,又是可亲的良师益友。他的一生都在关心青年,培养青年,对青年们寄予希望,谢老认为:“青年人是革命的财富”。在大革命时期,他通过办报、写文章、教学、讲演,鼓励青年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一九二〇年秋至一九二一年毛泽东担任湖南第一师范附小主事时,组织一个“讲演会”,邀请一些先进的名流、学者来校讲演,对学生进行教育。谢老该应邀讲演,他用身边发生的事例向青年人灌输科学的道理。一九二五年,在湘江中学教书,他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但没有半点“长辈”的架子,青年人都无拘无束地称他为“谢胡子”,愿意同他交谈,他成了青年的知心朋友,把一些青年引导走上革命道路。
  一九三三年春夏之间,谢老来到中央苏区,在政务之余他还亲自给战士们上文化课,结合战士的苦难家史,深入浅出地讲一些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 
  一九三五年十月,长征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当时毛泽东身边有个警卫员叫吴吉清,是一九三〇年入伍的红军战士,经过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的考验,很有才干。可惜由于家里太穷,没有念过书。毛泽东委托谢老在工作之余帮助吴吉清补习文化。于是,谢老每天教他认五个字,这五个字在一天内,随时随地要默写一百次。写完后,交卷打分,进行考试,直到会念,会写,会讲、会用为止。如果当晚因工作耽误了时间,就在第二天利用会前会后的空隙补课。在谢老的辅导下,吴吉清很快学会大量的常用字,并且能练习写短文章了。
  有一天,吴吉清得了伤寒病,住院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谢老几乎天天抽空去看他,并嘱咐医生,要全力治好他的病。一天下午,谢老到病房去,没想到躺在床上的不是吴吉清,而是另一个病人。谢老忙找负责治病的医生问:“吴吉清呢?”   
  “死啦!”那个医生回答。
  “死啦?人呢?”谢老又惊又急。
  “在太平间。”        
  “人死了,你们怎么不告诉我们一声?”
  那个医生半天也没答上话来。
  谢老叫把人抬出来。那位医生更慌了,连忙说:“那可使不得,他是传染病,不能抬。”
  谢老一听,觉得不对头,既然是传染病,人死之后,却不消毒,又不通知机关收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直接找医院的负责人,要他们马上把病人从“太平间”抬出来。  
  谢老仔细端详吴吉清,发现他虽然昏迷不醒,但却悠悠地出着气,并没有死。这时谢老气愤地批评那个医生:“病人还出着气,你就把他放在‘太平间’里等死,为什么不救死扶伤?”    
  那个医生说:“医院缺乏两种药,没法救他。”    
  谢老说:“缺药你应该说话呀!”接着又问:“是什么药?”
  “强心剂和氯霉素。”   
  谢老立即把情况报告毛泽东,毛泽东非常惊讶,在电话中对谢老说:“应该告诉他们,不管是马伕,还是伙伕,凡是经过长征的同志,都是党和国家的财富,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哪怕是十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把他们治好才行。”并派人送来了药。
  谢老立即组织医生进行抢救,终于把吴吉清从死里救活了。
  事后,谢老调查了这个医生,原来是不久前红军俘虏过来的,刚到革命军队,过去沾染的许多坏作风没有得到改造,所以发生了这样不负责任的事。谢老对他进行了耐心教育,使他认识了错误,后来转变得很好。谢老从这件事上,发现了医院的许多问题,通过帮助整顿,使医院的工作在短期内得到了很大改进。    
  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党中央在兰州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谢老任党代表。为了宣传我们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团结一切力量抗日,谢老很注意把发展进步势力的重点放在青年身上。
  谢老在延安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时,常深入到青年学员中间了解情况,根据青年中存在的思想写成文章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或者在讲党课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中心思想是阐明青年人是革命的财富,希望青年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努力锻炼自己,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把革命事业继承下去。
  那时,他身边的警卫员,都是青年娃娃,因为家穷,根本念不起书,没有文化。谢老耐心地给他们讲没有文化知识,就干不好革命事业的道理,并请秘书吴缣教他们学文化。先从写字、认字学起。谢老亲自用毛笔写成一个个方块字,让他们照着写,还在百忙中细心地逐字批改,一笔一划地检查,好的打圈,以资鼓励,不好的重写。就这样,天复天,年复年,这些大字不识的青年人识字了,慢慢也变得会写会算了。谢老又根据每个人具体情况送他们上学。一九四八年,谢老准备把警卫员阎树青介绍到军政大学学习。阎树青跟随谢老整整四年了,舍不得离开,含着眼泪说:“我愿意和首长在一起。”谢老深情地说:“你们青年人是革命的财富,有机会进一步深造,这是件好事嘛!”几天后,谢老象父亲送孩子出远门一样,再三嘱咐小阎,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要为迎接全国解放而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并送他一条毛毯作纪念。全国解放后,阎树青分配到北京,在商业战线工作,谢老很高兴。他说:“商业工作很重要,而且商业战线一直很复杂,很需要你们这样的骨干力量,你一定要牢牢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志,奉公守法,艰苦战争年代考验人,和平的环境同样能考验人,我总是希望你们这些青年人,能成为好同志,好干部。”  
  一般情况,凡在他身边工作了几年的青年人,谢老总是要送他们去学习深造的。在内务部时,他听说公务员刘林秀想去学技术,非常支持,临走时还送小林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在扉页上亲笔写着:“希望你成为一个技术工人。”咐嘱他要好好学习。
  “青年人要立志”    
  谢老对青年的关怀,不是一时的,是长久的,而且不是一个方面,而是全面的、广阔的,只要青年人有要求,他又力所能及,都热情地给予回答或协助解决。
  全国解放后,谢老任内务部部长期间,每天收到大量的人民来信。在这一厚叠一厚叠的来信中,不少是青年写来的,来自全国各地、机关、部队、工厂、农村、学校……,他们并不认识谢老,从没有见过一面,只是经常在报刊上读了谢老的文章,深感谢老对青年非常爱护,文章结合实际,所谈的道理能解决思想问题,于是,怀着敬仰和信赖的心情,象对亲人一样把自己心里话坦然地倾吐出来。在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或字迹了草半文不白的信中,谢老看到青年人一颗颗赤诚的心,这颗赤热的心不能受到冷淡。因此,不论公务再忙或者视察回来身体甚倦的情况下,他都要把一封一封信看完,力争亲笔复信。青年的来信五花八门,有不安心工作苦恼不堪的;也有因“升学没有考取,沮丧得很”;或者是“人家提拔了,我没有被提拔”灰心丧气的等等。他回信时总是循循诱导指点,劝他们从个人主义的小圈圈中冲出来。他说,“把飞鸣在树头天空的鸟,关在笼里,把奔走在深山大泽的兽,关在栏里,给它吃喝,任人观赏,但它总是乱飞乱碰,想跑出来。它不能忍受人们替它制造的小圈圈。然而有些青年,却常常不自觉地在自己的精神上自造一个小圈圈,套住自己,钻在里面苦闷。”他鼓励青年们把这自寻烦恼的小圈圈摔掉,指出:“青年人前途的光辉,不在于做什么‘长’,而在于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不在于要比别人高出一头,而在于怎样能全心全意有效地为人民服务。”  
  还有的青年因婚姻大事安排不好无所适从写信求教的,如一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失恋了,情绪非常消沉。谢老复信劝他:“应该心放宽些,注意搞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不要为一恋爱对象弄得心魂不定,害起病来,小说和戏剧里面有些少爷小姐害相思病,而劳动人民有英雄气概的青年害相思病的却少,人家表示不爱你,你何必一定闹单相思?快从那网罗里跳出来,你还不过二十二岁,急什么,古人云:‘男子三十而娶’,时间还尽有。”复信没有一点教训人的口气,娓娓而谈,亲切自然。
  有一位学生,父母都是教师,他不讲礼貌,而且认为没有必要讲礼貌,把母亲给气哭了,事后有点后悔又觉得自己还是有理的,在心情十分矛盾的情况下,也给谢老写来一封信。对于这样一件小事,谢老同样不厌其烦,亲笔给与答复,信上说:“你爸爸妈妈都是人民教师,你妈妈正在争取入党。可见你妈妈不只生活经验比你多,新的思想、知识也许不错。你为什么把你妈妈气得哭?不知道你提的意见是什么,你可以考虑一下也许有些不适当吧。
  “讲点礼貌,你看很不必要,比如你给我的信,尊我为谢伯伯,说读到谢老的文章,很尊敬谢老,这不就是礼貌吗?
  “你的信写得好,是个好学生,你爸爸一定爱你的,你千万不要在思想上和你妈妈存在着对立的态度如何?”
  谢老每封信都洋溢着老一辈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与希望,他说过:“社会前进的因素,在于后一代的人赛过上一代。又在于上一代的人怎样去培养后一代。”他自己正是这样做的。
  每年,大专院校、中专师范都有大批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或升学,这部分青年学生思想考虑最多,他们最需要老前辈指点指点。这时,师生们很希望谢老能给青年人讲讲。谢老对他们说:“青年同志总想找老年人谈话,这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老年人多吃几年饭,经过的事多一点,青年人学知识的时间还不很长,年老人的许多经验就象听故事一样。不对,是因为老年人所经历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也有些老年人,对新时代的新事故,接受没有青年人顺利,所以访问老年人有好处,也不一定对,可能有一两句中肯的也就差不多了。”这是谢老的谦虚,也是谢老对老少之间一种辩证的看法,他认为后一代比前一代强,这是规律。尽管这样,他还是热情地一批又一批接待师生,希望对青年有所帮助。有一次,他在会客室接见了回民学院十二名老师,听他们汇报学生的情况。有位老师说:“有的学生,你讲的道理他都全懂,就是不肯去做。”谢老说:“这不是真懂,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要结合实际,让他们知道我们国家确实很穷,要激发他们为祖国奋发读书的精神。有些情况说出来,你们不相信,一九五四年四川山区选举投票,因有部分人没有裤子,不能参加投票,因而西南行政委员会为此发了三千条裤子,有些地方妇女没有上衣穿。”谢老举例说明当老师的视野要开阔,知识要渊博,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注意结合一些实际例子去引导,切忌讲空话,这样,才能有实效。   
  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下午,初春的气候,阳光和煦,但仍然有些寒意,北京地所学院广场和道路两旁聚集着应届毕业的同学,他们看到谢老来了,兴高采烈地围拢在谢老身边,谢老看见这些未来的勘探队员,个个脸上红扑扑的,身强力壮,格外高兴。他说:“看到这群朝气勃勃的青年,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我们国家前途和社会未来一定非常美好。”
  在大礼堂,同学们坐得满满的,他们当中有些同学对即将走向更加宽广的天地充满着幻想,有的则想到整日爬山涉水,风吹日晒,露宿帐篷,太艰苦了,有的则想着整天背个背包,拿把小榔头,敲来敲去,除了石头还是石头,不如在城里搞科研、当个专家,又能拿高工资、找爱人也不成问题……,总之,各式各样的想法都有,他们就是带着这些问题聆听老一辈是怎样对待的。
  谢老有的放矢,着重谈到立志这个问题,他说:“每个人都应当有志向,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要立的‘志’。现在是人民的时代,社会主义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青年,应当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志。立志当专家,这好得很嘛。我们国家需要很多有学识、有本领的专家,当专家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不是为个人拿高工资、过舒适的生活,我们每个人的‘志气’应该是使自己有个专长,不要做这个地方有我也可以,没我也可以,对社会没有什么用处的人。”  
  接着,谢老又亲切地谈到应如何对待艰苦的问题。他说:“第一,苦与不苦要联系起来看。第二,苦与不苦是比较而言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红军战士的生活是很艰苦的,但精神上很快乐,因为心里有个目的、有个事业,为了这个目的而奋斗就不觉得苦了。你们到野外要爬山越岭,确是劳累,但当你们的钻探机钻出了矿,一定会很快乐吧。快乐总是从艰苦、从劳动中来的。”他语重心长地希望年青人不要贪图享乐,要勇于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要常常想到:“人民培养了我们,我们将来怎样报答人民,即练好本领,做个好勤务员,为了这点,吃什么苦也不在话下,至于婚姻恋爱问题,应该把革命事业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问题放在第二位,不要‘儿女情长’而‘英雄气短’。”
  谢老讲话生动,同学们听得入神,礼堂里除了谢老浓重的湖南口音外,就是刷刷的笔记声,同学们恨不得把每句话都记在本子上。谈话结束后,同学们精神振奋,笑声不断,他们热情地请谢老参观教学大楼和陈列室。在陈列室里,谢老看到各种各样的矿石标本,微笑地对身边的同学说:“你们能说搞地质工作没有前途吗?我国幅员辽阔,地下有许多矿藏没有搞清,有些稀有金属则是研究宇宙飞行所不可缺少的。这是大有可为的工作,要依靠你们青年一代去完成,你们的责任是重大的。”
  离校前,谢老还热情地给他们题词留念:“打进地里,准备上天。”
  这一天,谢老高兴极了。
  一九六一年,是党成立四十周年,谢老热情洋溢地同《中国青年》社的记者谈青年成长的问题,希望青年一代接好革命事业的班。并将这次谈话以《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为题,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他希望青年人第一要有志气。他说: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青年同志和中年人、老年人不一样,在你们面前道路还很长,还有好几十年,如果没有一个志向,将如何度过这几十年漫长的道路呢?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或者是容易满足现状、停滞不前、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或者是常常被个人生活上的一点小事,如家庭,婚姻、名利、地位等烦扰,最后毁了自己。可见树雄心、立大志是关系到青年一生成长的重大问题。他还谈到青年人要勇于同困难、同一切不良倾向作斗争。他认为困难不仅可以磨炼意志,还可以锻炼身体,青年时期,最好是少讲舒适享受,而是多去找一些苦吃。青年人在生活享受上要和艰苦的老一辈比,和现在还艰苦的人比。而在事业上要永不满足,要和比自己强的比。要创造美好的理想的社会,不仅要弥补老一辈人的缺陷,而且要为更后—辈人奠定更坚定的基础。谢老在这次谈话中,特别恳切地希望青年人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好建设国家。
  一九六二年八月,谢老年近八十,在北戴河休养,身体不好。八月二十四日,他感慨地写了一首诗。诗中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经历:“我生八十年,桑海风尘遍。”现在已经到了晚年,年迈力衰,似乎做不了多少事情了,最后两句是:“一事聊自勉,诲人还不倦。”他常说:“我一生最希望、最欢迎的就是看到青年一代走到我的前面,每逢看到社会主义后一代朝气蓬勃,自己又觉得年轻了一些。革命就是接力赛,我们对青年一代不仅要求他们用跑步的姿态来接力,恨不得他们用冲刺的速度来接力,这样,革命的事业就会发展的更快。”这,就是谢老长期的、全面的把心血浇灌在青年一代身上的出发点。 
  “你们是共产党人的子女”
  谢老身为我们党的高级干部,但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普通共产党员,从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对其子女、亲属要求更是严格,他深知几千年的封建特权思想,会影响我们的后代,经常对子女说:“我是共产党人,你们是共产党人的子女,不许有特权思想。”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建国初期,谢老担任了第一任内务部部长。这期间,有些在湖南老家务农的子女、亲属思想开始活动起来。想凭着谢老的地位,到北京来找个工作。谢老劝他们暂时不要来。他说,离别多年,子女要看父亲,父亲也想看看子女,是人情之常。但决不可依靠我这个官会得到什么个人好处。你们会说我是个“焦官”(不拿报酬的官)。是的,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并写诗一首:“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倌(即周奇才大老倌,一辈子在地主家做长工),起得早来睡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后来他有个儿子不听劝阻动身来北京,要求父亲安排工作。这时,新政府刚刚建立,政府工作人员还很缺乏,按理说,安排一个人的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谢老没有这样做,他耐心教育儿子说:“全国刚刚解放,下头更需要人,你有文化,还是回家乡去工作好。”接着,他的妹夫当面提出要求,谢老也没有答应,他幽然地说:“你要我安排你的工作,除非我回去当老百姓,你来当部长。”
  按照旧习惯,“升官发财”。既然不能安排工作,那么寄点钱总是可以的吧。他们经常给谢老写信,要钱要东西,字面上说的是家庭生活困难,谢老看到在这几个字后面有着一种依赖思想,便写信严厉地批评了他们,信上说:“……你们从未提到如何生产,只是叫苦,说困难,要我帮助”;“我不是旧社会的大官,也是靠工资吃饭”;“看不到你们有志气,有计划地创造自己的前途,就要生气,只有自己立志气,肯劳动,才能解决问题,你们不要再写信给我了,等到农会及乡政府说,你们的观点变了,生产很好,那时你们再给我来信。”谢老还指:“你们应该知道一个道理,你们现在与将来的进步和幸福是依靠革命、依靠政府、依靠党和团的帮助与教育,也即是依靠人民,前景非常大,如想依靠个人,比如说,依靠我,那就想错了。”在谢老教育下,在农村的子女都安心务农或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
  一九六二年冬,农村滥砍树林成风,谢老旧居附近一块山上的树木被人砍光了。谢老的一个侄媳和一个孙媳眼看这种情景,也睹气砍了几株。公社考虑到她们是出于有气砍树,又是初犯,经过批评教育以后,决定不按乱砍滥伐的性质处理。谢老得知后,立即给家乡组织写信指出:“我的侄媳、孙媳违章砍树,应同样按乱砍滥伐处理,要没收,要罚款,并要她们在社员代表会上、社员大会上检讨,不只检讨一次,还要检讨无数次,一直检讨到他们栽的树长到一两丈高,群众不要他们检讨时,才不检讨。”为了这件事,谢老又要他们带着检讨书和退赔款,从生产队一直检讨到县里。他说:“这次你们偷砍树木,违犯国家的政策法令,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作祟。你们要很好地检查,是共产党员的,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深刻地挖一挖思想根子,干部子弟、革命家属,更应该模范地遵守政策法令,不能有半点特殊。”在谢老严格要求下,她们遵照谢老的吩咐做了,并按谢老要“砍一栽十”的嘱咐,植了不少树,一直到谢老了解家里人真正改正了错误后,他才不再追问。 
  一九五九年,谢老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因为工作需要,公家配给他一辆小卧车,搬家后房子也宽敞多了,他怕孩子产生优越感,及时开了家庭会,从搬家说起,讲了长征途中艰苦的情景,又讲到现在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房子住,一家三代挤在一间小房间里,农村中的老百姓一年吃不到油,北京市的居民一年也只有三五两油等等。谢老说:“我们与群众比,不能走得太远;忘记过去,走得太远,是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当广大人民还十分困难的时候,我们过着这样的生活应感到不安,应看看自己,看看广大人民,作个比较。享受要与过去比,与广大人民比,不要把将来希望的事在现在少数的人实现,不能超过群众或超过太多,如超过或超过多了就要自己警惕,人民培养了你们,你们将来怎样报答人民。”他规定子女,不能随便用他的车子。有一次,发现儿女偶然用了车,他非常生气地对他们说:“国家给我的汽车是工作时才使用的,你们没有权利叫司机开我的车外出。”立即叫家里人付了车费,而且在一次党组织生活会上,专就孩子们动用汽车的事作了自我批评。
  不许子女特殊化,这是他一贯的思想。在延安时,有一次,他的小孩子到机关小灶食堂玩耍,遇到开饭时间,管理员想留小孩子吃餐“小灶”,他不同意,马上打发孩子回家,并吩咐孩子们以后少去“小灶”食堂。进城后,他要求子女吃饭不得超过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粗粮也要吃,更不能随便花钱。一次,寄宿在学校的儿子,在学期结束时,分到了节余的一元钱伙食费,没有拿回家,买零食吃了。谢老知道后,批评了他,并讲了在延安时的一段生活情况。他说:“一九四二年,毛主席号召大生产,我把平时节余的一点钱,买了猪仔、羊羔和小鸡来饲养,猪长得很大,副业搞得不错。”教育孩子们要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
  谢老觉得干部子弟容易产生优越感,他常对孩子讲:“内省是无止境的。”叫孩子们把这句话作为做人的座右铭。有一件事情,给孩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一个儿子上中学后,有一次在学校违反了纪律,一位教工批评了他,他不服气,不以为然地顶撞起来,谢老知道后,非常生气,把他叫到身边,用拐杖指着他的脑袋说:“太不象话了,学会瞧不起人啦!人家批评你,你还和人家顶嘴,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孩子知道父亲从来不发脾气的,这次这样严厉,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中感到有愧,就躲到一边偷偷哭起来。谢老见他已经开始认识错误,便把他拉到身边,和蔼地说:“不要以为爸爸是国家干部,你就可以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听学校的话,要知道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使你进步啊。俗话说,知错改错不算错;你拿出行动来改正错误。”当天晚上,他的孩子写了一份检查,谢老看后,高兴地鼓励他:“好啊!要学会作自我批评,不肯自我批评的人,永远不会进步,也永远不会成为高尚的人。”
  在家庭会或给子女的书信中,他曾多次提醒孩子要谦虚谨慎,老老实实,讲到那里就做到那里。只有谦虚,才有可能学到一点事情。不耻下问、老老实实,才是聪明的人。
  谢老认为青年人光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不够,还应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他对子女的学习抓得很紧,从小就培养他们要有刻苦的学习精神。有一次,小儿子因为作业难,没有完成作业就睡了。那天,谢老开会很晚才回来,听说了这件事,立即走到床边轻轻地将他喊醒,开导说:“要学点东西,没有刻苦的精神不行,作业难做,下决心钻进去就不难了。”尽管白天十分劳累,谢老还是在灯下陪着儿子做完作业才休息。
  谢老不仅通过一些小事口头教育,还有意识地让子女在艰苦条件下去锻炼。三年暂时困难时期,院子里有块空地,谢老就在休息时间带着大家翻地种菜,还养了猪。
  为了使子女永远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他多次提醒子女要向本单位领导争取多下基层锻炼。一九六四年,他知道各单位要组织人下乡,一天,他特地把儿子谢放叫到身边,对他说:“你虽是农村长大,又经过战争环境的考验,但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这些年来,你常住城市、机关,这样不好,况且也五十了,今后下去的机会可能更少了。这次需要人下去,你无论如何要争取去干一年,要同战争年代一样,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对保持革命晚节有好处。”又说:“你在诸兄妹中,年纪较大,革命资历最长,你要为兄弟们带个好头。”父亲一番话,把这位年已半百的老干部,一下带回二个多年前的情景:在一个静静的黎明,他背着简单的行李,带上大哥卖掉一只母猪换来的盘缠,只身离开了母亲,经过千艰万险,终于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谢老久别的儿子突然来到身边,他高兴极了,拉着谢放的手亲切地说:“来延安不是为了挣钱养家,而是要下决心干一辈子革命,要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但要经受艰难环境的考验,而且要到生死关头去考验。”一九四四年十月,党中央决定由王震、王首道率领三五九旅一部和中央机关部分干部,从延安出发南下开辟湘粤革命根据地,谢老觉得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鼓励他去。临行前,父亲在他手册上题了个二个字:“不惧,会想,能群,守纪,勤学,强身。”抚着他的肩膀满怀深情地嘱咐:“江南千千万万群众在盼望着去解放他们,我们曾经在那些地方战斗过。这回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派部队去建立根据地,任务很艰巨,付出的代价也将会是相当大的。生命是宝贵的,但掌握真理尤为重要;我们共产党人,自入党那天起,就准备以身殉党的事业,并且相信革命定能成功,希望你具备为民族为阶级而献身的精神,去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二十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话语随着岁月的流逝却更加深深地刻在他的心坎里,越来越懂得父亲对子女的爱,也是革命前辈对后辈的爱。他遵照父亲的叮咛,便到河北省衡水地区,搞了一年,当他同群众生活一起,重温鱼水之情的时候,更感到父亲对自己是爱的多么真挚,多么深厚!  
  一九七〇年底,谢老重病,住在北京医院,子女们在谢老的教导下,都已分赴各地,有的在新疆,有的在东北,有的在广州……家中只剩下一个最小的男孩子。王定国考虑到谢老身患重病,长期住院,需要有个孩子在身边帮助照料,小儿子又是谢老最喜欢的,便向谢老建议,是否将小儿子留在近处当兵或当个工人。谢老没有同意,他说:“青年人志在四方,父母要支持孩子实现革命理想,还是让他到艰苦的地方锻炼。”小儿子看见躺在床上年迈病重的父亲,心里也有点犹疑,这时,谢老抚摸着儿子,说:“小时候你整天拿着木头枪东冲西杀,说长大了要当解放军,立志保卫祖国,现在正是当兵的时候了,光立其志还不够,还要坚其志,到部队中去学习、锻炼,不要挂念家里,也不要挂念我的身体。”小儿子到部队后,分配在南京郊外,谢老病重,也不让家里人叫他回来。直到谢老逝世后,小儿子才知道已同父亲永别。
  

谢觉哉传/《谢觉哉传》编写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