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录》卷四说:“八月三日复示众曰: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说偈已,端坐至三更,谓门人曰:吾行矣。”
“兀兀不修善”一偈是讲空门,自性不动。“兀兀”是不动意。不动,我出世成佛自性不动。“不修善”,是说修善而不着相,心不动。虽然人在肉眼中所见是善,但我不当他是善,即是修福不望报,不住于善相,心不动,这是空门。“腾腾不造恶”,“腾腾”是自在的意思,自在坦然,不作恶。“寂寂”是安静的意思,“断见闻”,就是在一切见闻中,心是清净的,不染的,这样才能把一切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在一切见闻中不生分别、不生执著。“荡荡心无著”,就是诚敬之心,心中坦然、平等、清净、慈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