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五章 六祖慧能与南宗禅 慧能对“般若”有何独到见解?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慧能在《坛经》第一品中讲述了自己得法的经过,第二品就讲般若,可见在慧能禅学中般若的重要。慧能一派禅宗所讲的般若,不单是在文字上、思维上、理论上有可取之处,最独到的贵在传授知识的师承关系上,传授者要以他的心得影响学人,发起学人自身的、活的般若智慧,是这样一种传承关系。所以禅宗是“行门”,不是“解门”。

    慧能在理解般若的时候强调了要心口相应,不要口念而心不行,说:“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所以,慧能理解的般若法、般若行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修行者的喜怒哀乐中去修、去参、去行,就是慧能禅宗的“真性”。慧能的般若说不同于其他宗派的地方还有“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的思想,不在这个“一念”上修,或离开这个“一念”修行,就是“凡”、外道。在这个“一念”上修行,就可以“自身等佛”。慧能在中国佛教中响亮地提出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的主张。慧能如此直截,如此鲜明,并且不附带任何前提地提出这个主张也是他对般若思想的理解所得。

馨底巴尊者是一位老态龙钟的织布工,其教诲是:“世间所有织成的布,皆以纱线来纺成的。以自己上师的口诀,一切法像纺纱,用五智空性的纱所织成之妙理,以及般若经典,成明体无二之法身布。”如禅宗所讲,般若就是在生活中用自己的法门纺纱、织布的过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