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玄在继承和发挥了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或“触类是道”思想之后,大力提倡主体的随时随地自觉、自悟,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立处即真”的命题。义玄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人云:向外作工夫,总是痴顽汉。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境来回换不得。纵有从来习气,五无间业,自为解脱大海。”义玄认为,佛法没有刻意用功的地方,只是平平常常做事,不必去追求。修道者要“立处即真”,把事事处处都视为道场,日常行事都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契机,这种境界就是在生活中随时体证自己的心性。
所以临济宗人在强调“立处皆真”的前提下,比早期洪州宗更加突出了主体的自主作用,从而使禅宗更为大众化和生活化了。这种思想导致这一宗派在教学方法和禅修方式上比以往更凌厉了,在方法上也更灵活了,从而埋下了后来呵佛骂祖、拳打棒喝的狂禅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