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切处”是佛教中小乘佛教修禅定者修习的高层次禅观。按照佛教定学的说法,修定者必须先修八背舍,以求得到初层次的“解脱”;再修八胜处,从而得到“胜知胜见”;随后才能修十“一切处”,这时必须进入第四禅的寂定心中,才能获得成功。是指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十种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使修行者修持定力,这些都是“观禅”的功夫。
接下来要修十“一切处”,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十法,观时一心十方想,使禅定中的色心周遍在一切处,这就是禅定的“后行”。
修习十“一切处”:一是为了使修习者坚信,破除对物质概念及其形态的执著,认识到“空”是一切物质的本性,一切物质可以由定中的意念所产生,也可以根据意念转变;二是为了锻炼修行者的意念能力,使修习者能够运用意念随意产生或者转变物质,获得“神变通”。按照佛教的说法,在修成青、黄、赤、白遍处观的四种法门后,便能在禅定中以意念改变物质的颜色;而修成“水大”观,便能在定中以意念造水;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