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十一章 禅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古代园林的修建融入了哪些禅的意蕴?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古代园林修建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佛教寺院取之于山林,本来就一个天然的园林,所以古代园林建设大多都借鉴了寺院风格,也就自然体现出禅的意蕴。禅宗寺院丛林的主体风格就是“心无外佛”,不设佛殿。禅宗丛林既无佛殿,更无造像,反映了禅宗寺院的本色。

    在禅宗寺院中“以示其采学”的轩、阁、堂、室名在古代园林中沿用至今。禅宗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兼容了中国本土的儒道精神,所以古代寺院园林中也融进了大量的儒道文化信息,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将山石人化,表现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山石的热爱尊崇之情,在细节中体现禅意。这种特点也被世俗园林所借鉴。

    禅宗寺院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凡圣交参”。与其他寺院相比,禅宗丛林的“世俗情趣”更浓郁。“人人皆有佛性”和破除戒律等禅宗教义都与世俗生活紧密相连,所以禅宗丛林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古代园林中也借鉴了这种内容,努力渲染创造“净土无为,佛家禅地”的空灵意境。人们在没觉悟禅理前仿佛在迷宫上下摸索,左右徘徊,直到走出园林的一刹那才豁然开朗,象征禅理的一种“顿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