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十一章 禅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禅宗伦理为民族性格带来了怎样的转变?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佛教从传入中国后,就被改造成了禅宗,中国人把禅解作顿悟,是一种创见,中国人富有实践精神的想象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教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禅宗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也渐渐成为中国和接受它的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特点。铃木大拙曾经说过:“禅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禅也表现了日本的性格。”

    禅宗理解的“佛”即是人理想中的完善人格形象,整个思想突出对个人身心的修养和正确与他人、宇宙万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与万物的交流,禅的深刻在于懂生活,“真心”当下明白时,森罗万象大清澄,求这种“真心”,求的就是这种自然通明。所以中国从宋朝以后的禅宗,居高临下的全面渗透中国的民族性格;它重铸了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丰富了知识阶层的理性思维,从而产生了中国的理学思想。禅宗思想还陶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朴素、圆满的美学性格。这些思想内容铸就了中华民族宽容、大度、含蓄、坚忍、智慧、积极、创新的民族性格。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