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图文百科 1000个你应该了解的禅宗问题》 第十一章 禅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禅宗思想对国人的处事方式有哪些影响?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从禅宗学说来看,处事即是做人,做人即是处事。外圆内方,是禅宗思想中的智慧哲学。禅宗僧人修习的禅学中方中有圆,圆中存方,方方圆圆,方圆相济,这也是中国人追求做人的最高理想境界。与人相处,不仅是情义的交流也是利益的联合。因此,做人固然要诚实本色,也要懂得善巧方便。禅宗中接引学人时的随性变通的方法影响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形成了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灵活变通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人抓住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多的好处,让人生之路走得更顺畅。

    另外禅宗还讲求“情尘计较”,是指人生的种种实用利害的心念。在日常的经验之中,事物总是显示其现实的方面,人们也不能弃绝自身的欲望,以不计利害的眼光来静观事物的客观特性。禅宗思想透过距离看事物的方式使得人们可以形成冷静处理问题的性格,冷静就可以不使事物与需求相牵连。

    禅宗学家的智慧中还有一种适可而止的观念,这也影响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法则。禅宗僧人认为陷在泥潭里不能自拔,只会与快乐无缘,想要告别痛苦只有让自己及时断掉欲望。这种适可而止的观点在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中经常看到,比如世人常说: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

古人所谓“至德”,就是“智欲圆而行欲方”、“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内方”,即讲究审时度势,保持自己方正的原则和节操,“外圆”,就是以一种圆的姿态和方式融入社会。方圆相济既是禅学,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