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宗概要 第五章 禅宗 第四十节 五祖相承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自达磨传授禅教,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相续传承,一禀达磨的观法,而以《楞伽》为心印。此四师言语传世无多,二祖慧可答向居士偈中说:“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又说:“观身如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从此偈可以看出当时用功的途径。二祖弟子僧那禅师对门人慧满说:“汝欲明本心者,当审详观察,遇色遇声未起觉观时,心何所之?是有耶?是无耶?既不堕有无处所,则心珠独朗,常照世间,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断隔之相。”此中所谓心珠独朗,也就是第八真识,也与达磨所示“壁观”之义正合。
    僧璨受法于二祖,时值周武灭法,隐居于太湖司空山。今传世有《信心铭》一篇,凡四言颂,一百四十六句。其中教诫行法说:“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无生,万法无咎。”又说:“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立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又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处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唐独孤及撰《镜智大师赐谥碑》中赞其教法说:以寂照妙用摄群品流注生灭。观四维上下,不见法,不见身,不见心。乃至心离文字,身等空界,法同梦幻,无得无证,然后谓之解脱禅门。
    四祖道信住蕲州破头山,道法始振,学侣凑集,但亦少语句传世。《景德传灯录》卷四所记四祖为法融所说法要,可以知其纲宗。中说:“夫千百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法融问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道信说:“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法融说:“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道信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
    苏轼《楞伽经后记》中说:“三祖《信心铭》,四祖《禅宗论》,六祖之《坛经》,此三书并称。”但今《禅宗论》已不传,不能考知其内容。
    达磨道法至五祖弘忍居蕲州双峰山东山寺而大盛,世称东山法门。会众常达七百人,但语句未有传世。世有《最上乘论》一卷,是出伪托。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