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有慧解脱与心解脱之分,慧解脱者依经修观而得解脱,心解脱者要须兼明禅定,依定发真而得解脱,是故次第禅门亦为小乘之要行。自隋唐以后,次第禅门废而小乘之教息,然禅法诸经或是佛说,或是西土大德所集。兹核定九种,依其浅深次第录于下,以备研习者之参考。
《思惟要略法》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总序 四无量观法 不净观法 白骨观法 观佛三昧法 生身观法 法身观法 十方诸佛观法 观无量寿佛法 诸法宝相观法 法华三昧观法
《禅法要解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不净观净观 除五盖 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修四无量心 修四空定 修四谛观 修四如意足 修五神通
《坐禅三昧法门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观烦恼相 治淫欲法 治瞋恚法 治愚痴法 治思觉法 治等分法 四禅法 四空四等法 四神足法 四念处法 四谛观四无想 二十七贤圣辟支佛法
大乘念佛观 不净观 净观 慈观 十二因缘观 四谛观 八正道 四缘 三忍
《禅秘要法经》三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一为迦絺那难陀说系念观左脚大指法,次为大宗说白骨观;二、白骨观;三、津腻惭愧观;四、膖胀脓血及易想观;五、薄皮观;六、厚皮虫聚观;七、赤淤泥浊水洗皮杂想;八、新死想三;九、具身想;十、节节解想;十一、白骨流光观;十二、四大观,亦名八十八使境界;十三、结使根本观;十四、渐解学空观;十五、十六,四大观;十七、身念处观;十八、一门观;十九、观佛三昧;二十、数息观;二十一、暖法观;二十二、顶法观;二十三、观助顶法方便;二十四、火大观;二十五、火灭观;二十六、正观得须陀洹道。二十七、真无我观;二十八、向斯陀含;二十九、水大观;三十、风大观成阿那含;末嘱证者,慎勿轻与人知。
《五门禅要用法》一卷,宋昙摩密多译。
一、念佛;二、不净;三、念佛观生身法及十方佛;四、白骨及四大观;五、念佛三十事;六、慈观六事,又二十事;七、四无量观;八、不净观。
《达摩多罗禅经》四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初、二卷为安那般那,有退分、住分、升进分、决定分,凡四分各有方便与胜道二道。第三卷为不净观,但言方便道退分、住分、升进分、决定分,不言胜道。又观界及四无量三昧。第四卷观阴界入、观十二因缘,皆不复分退、住、升进、决定等,亦不分方便与胜道,但总括明了而已。
《治禅病秘要经》二卷,北凉沮渠京声译。
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 治噎法 治行者贪淫患法 治利养疮法 治犯戒法 治乐音乐法 治好歌颂偈赞法 治水大猛法盛因是得下法 治因火大头痛、眼痛、耳聋法 治入地三昧见不祥事惊怖失心法 治风火法 治初学坐者鬼魅所著种种不安不能得定之法
《安般守意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安那者呼息,般那者吸息,即是五停心中数息法门,亦是六妙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