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宇宙的真理,是不能单就平常人的环境来推求的,平常人的思想是很杂乱的;但是人的思想也有安定的可能,平常人的知识虽具极玄妙的能事,然而必定依形体起;但人的知识也可以无须形体的。平常人总以为国家、民族、以及一切礼乐兵刑是必须有的,殊不知这都是一部分人循十二因缘以及熏习的种子而发显的。世间上也有一部人无有这一类的瞋慢憍诳的种子,他所处的地方便无所谓国家、家族、以及一切礼乐兵刑而自然和平安乐无有一切纷争的。所以人要求安乐,要求寂静,只应当在现行熏成种子的时候(因)上求,不应当在种子生现行的时候(果)上求的。为使人了解平常人的环境,只是一部分人的环境而不是宇宙的全部状况,所以要知道唯识哲学的宇宙观。
世间中一切有情命的不仅是人畜,却还有人所不能见的有情。世间上一切有情总有六类,便是天、阿修罗、人、鬼、畜生、地狱。先说人鬼之分:鬼也不过是一类众生,不过他的身根中风大种、水大种增盛,而地大种、火大种微弱便是了。人不能见鬼,就如人不能见空气一样。再说人天之分:天也不过是一种众生,不过他居住在其他的星球上;就我们人看,他是在天空之中,所以叫做天,并没什么希奇呀。阿修罗是印度译音,意思是“非天”,便是指“神道”。地狱便是感觉最痛苦的众生,这痛苦直是人间所未尝有而不可想像的。
我们所住的世界中心有一个山叫“须弥山”,高广各八万由旬。由旬是印度的一种长度,合中国二三十里左右,山外四周是海,宽八万由旬,海外又是一重山环绕着,比须弥山低一半。如是一重山一重海,凡有七重山、六重海,海的宽和山的高广都是一重比一重减一半。第七层山外是咸水海,宽三十二万由旬。在这海外有一层山叫铁围山,高广各三百十二由旬,这山便是这一世界的边际,山外便是虚空了。在这咸水海中,就须弥山说,东西南北各有一大洲,科学家的五大洲不过只是这南洲,叫做阎浮提洲。这东南西三洲的人民都是有礼乐兵刑的。这北洲的人类无国家、家族的观念;也无须礼乐兵刑的,人人都自然和睦,无有疾病而人人都是活一千年的。这日月是平行绕着须弥山转的,因为被须弥山的遮障,所以有日夜。这一个世界叫一四天下;一千个如此四天下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一个统系,在虚空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
这世界也有毁坏的时期。这世界的循环叫“成”、“住”、“坏”、“空”四劫。劫是印度的译音,不过是极长的时间的意思。世界的“成”是由虚空中忽然先起大风;经过长时间的大风,于是发生大水;又经长时间的大水于是有地。这与科学家说地是由气体成液体,液体成固体是相符的,这便是“成劫”,于是渐有人民。世界最初的人民寿八万岁,身长八丈,因为贪瞋淫妄的关系,所以人寿渐减,平均百年减一岁,一直到人寿十岁。到人寿十岁时因为感觉生死的苦,于是自然互相亲爱,无有瞋嫉,于是人寿又渐增。百年一岁,一直到恢复八万岁,如是人寿一增一减是一“小劫”。经过二十小劫总叫“住劫”。以后这世界便要坏了;或是起大火,或是起大水,或是起大风,将这世界毁坏了,这便是“坏劫”。坏以后这位置便是虚空了,便是“空劫”。这成、住、坏、空的时间平均是相等的。
这地狱、畜生、鬼、人、阿修罗,都是欲界的有情。何以叫欲界呢?因为他们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无往而不是有所希望以及由希望得来的事物。这天却有二十八个阶级不同。最初六个阶级叫“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这也是欲界;不过所享受的比人间特别好就是了。再上有十八个阶级,总分四层:即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初二三禅天各有三个阶级,第四禅天有九个阶级,这总名叫“色界”的有情。何以叫色界呢?因为这一类的现行都是由禅定所熏的种子而发生的,唯有形体享受禅定的快乐而无所希望、无所追求的;所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总叫色界定。初禅离欲断忧;二禅无寻无伺断苦;三禅离喜受乐;四禅断乐舍念清净。再上有四个阶级叫“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总是无色界的有情。何以叫无色界呢?因为他们无有形体,唯有混沌的知识。这四种天便是由修“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种无色界定所熏成种子而发生的现行。
何以一切有情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差别呢?因为“有”有三种。十二因缘中说:取缘有;有缘生。“有”既有三种,所以生死也有三种。由“欲有”起欲界的生死;由“色有”起色界的生死;由“无色有”起无色界的生死。平常人一切行为(取)都是成就“欲有”的;修禅定而感觉快乐,执取不舍,便成“色有”;修无色定而感觉空灵玄妙,执取不舍,便生“无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