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游访记 卷二 天津北京游访略记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癸卯四月十日,偕高旻、月朗诸老乘轮往天津,渠等进京请藏经也。黎明出口,余曰:“尝闻人言,百川归大海,不知大海之流究竟归于何处?”月老云:“五湖四海千江水,总属曹溪一脉通。”是夜月涌沧波,光明如镜。
    十二日午,海云密布,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搭客皆不能行动,多数头昏呕吐。约三时,风平浪静。余问诸老,彼时一念如何,月老云:“贪瞋痴爱消除尽,本地风光始现成。”过烟台,未停。
    次日进大沽口,下午抵天津上岸,住紫竹林。地名仍旧,而气象更新。
    十四日,乘火车经杨村、落垡、郎坊、黄村、凤台、马家堡,直达北京正阳门,俗呼前门。下车(丙申年由清淮登泰山,陆路至此)进城,由北新桥往雍和宫间壁柏林寺,寺内有《大藏经》板。住持昆峰迎入,送往行宫,冶开、观月长老约会于此。
    南省入都请颁藏经者,共有九家。一常州天宁寺冶开长老,当家明镜,同伴圌山济南上人,一常州清凉寺静波方丈,一上海海潮寺观月老人,一扬州万寿寺主人寂山,一高旻寺退居月朗,一如皋定慧寺主席达悟,监院根源,一东台三昧寺住持海霞,一镇江竹林寺和尚法舟,一宁波西方寺退院净果,同伴者,普陀山锡麟堂了余上人。以上诸山长老同寓此寺,外有五台山南山寺广慧和尚。首由诸山请僧禄司具呈内务部转奏,御批“知道了”,僧禄司始出示开印。每部共约费洋三千元之谱。是晚谈及朝山之事,冶开老人云:“夫论已悟本分,无欠无余。若乃初机因缘,宜考宜证,所以借朝山以证宿因,假参学而消分际。”
    十六日,与瑞堂大师出得胜门,往红螺山。中途遥观燕山,峰峦森秀,粲若云锦。苏轼诗云:“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彝汉。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崖。”
    十七日,至山,住数日。
    二十三日,与空浩、普常诸师同回京城,仍寓柏林寺。
    二十四日,与大禅诸师出游雍和宫,适光绪皇帝行香至此,喇嘛迎进,各殿敬礼。太和斋稍息,回宫。彼时陈喇嘛招呼往诸殿一览,并与白喇嘛一谈持咒之法,遂出西直门。五里大钟寺看大钟,上书《华严经》一部,《金刚经》锁边。南行万寿寺,内看四大名山图。后至弘仁寺,即旃檀寺,礼旃檀像,此像乃佛住世时,优填王所造,佛往天宫为母说法而回,像出迎之。佛与受记云:“若能一见,即同见佛。”此为造像之始。殿上蒙藏庄严,有七珍八宝种种供养。
    住圆光寺,与方丈首座清一会谈。清曰:“参学略有五种:一、已事未明,寻求知识;二、机缘不契,别访高明;三、已明大事,随方应化;四、特为进香,植福培因;五、夸张胜境,私图名利。前三正当,第四犹可,至于散意云水,名利自欺,其误甚矣。”昔大随禅师有学人问:“劫火洞然,这个坏也不坏?”师云:“坏。”僧云:“恁么则随他去?”师云:“随他去。”其僧疑之,寻师参叩,遍历山川。所谓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是皆为大事未了,不远千里访求。大禅师曰:“行脚在先,住山在后。”余向主人云:“久仰高风,未得亲近,不知上人以何为宗旨?”伊曰:“以无念为宗,以离相为旨,以断除贪妄为功夫,以清净涅槃为究竟。”云云。
    次朝大禅师,乃高旻之法嗣。邀乘马车绕湖,道出万寿山,经玉泉山西向,车不能登。下车往玉皇顶,即西山之麓,去京约卅里,其山幽深蔚秀,泉石之美甲于都城,每大雪初霁,千峰万壑,积素凝华,若图画然,为京师八景之一。其山因地立名不一,有香山、玉泉山、潭柘山、聚宝山、翠微山等种种。而诸山中为岩为洞为岭为峪,其立名者更不一,而总名谓之西山。适有竹林法舟和尚在此,伊曰:“憨山云: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无实法与人。”云云。
    次日,游碧云寺。昔日游此,文老居士开我迷云,施我甘露,畅谈数日。并游香积、碧云、戒台诸寺,小西天、上方山、云水洞,与法舟、大禅二师同回京都,预备五台度夏矣。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