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 第三十讲 东归轶事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曲女城大会结束后,玄奘向戒日王提出马上启程回国的要求,可是,戒日王哪里肯放过这样一个高僧,鸠摩罗王也希望玄奘能够接受自己的供养。这时的玄奘用什么办法,才能实现自己回国的愿望呢?

    在曲女城大会结束的第二天,已经圆满得不能再圆满地结束了自己西行求法生涯的玄奘,就正式向戒日王提出了打算回国的愿望。但是,戒日王并没有答应,相反,他邀请玄奘到另一个地方去参加一场“无遮大会”。这是戒日王所举办的第六次“无遮大会”,为期很长,共需七十五天。这当然是和玄奘急于回国的意愿相抵触的,但是,这样的邀请却也是玄奘很难回绝的。道理在哪里呢?玄奘自己回答戒日王的话就足以说明了:

    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王尚不吝珍财,玄奘岂可辞?少停住,请随王去。

    看来,玄奘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僧人身上所应该担负的责任。这次大会场面当然也是非常地宏大。七十五天过去了,玄奘再次向戒日王辞行,却依然没有马上得到允许。玄奘的威望在五印度如日中天,现在戒日王当然希望这位高僧能够辅助他来弘扬佛法。于是,玄奘归国的日期这一拖,又拖了十几天。

    在这十几天里头,原来对佛教的信仰并不是那么专一和明显的鸠摩罗王,也来找玄奘,并且对玄奘承诺:您如果愿意经常住在我鸠摩罗王统治的国家里,接受我的供养,那么我也信奉佛教,并且还会为师父您建造一百所寺院。

    玄奘一看,回国的事情又要发生波折,内心当然非常地着急,这是他在此刻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历史记载告诉我们,在心急之下,玄奘向各位印度国王发出了“苦言”,也就是苦难之苦,几乎是哀求他们放行:

    支那国去此遐远,晚闻佛法,虽沾梗概,不能委具,为此故来访殊异耳。今果愿者,皆由本土诸贤思渴诚深之所致也,以是不敢须臾而忘。经言:“障人法者,当代代无眼。”若留玄奘,则令彼无量行人失知法之利,无眼之报,宁不惧哉?

    意思是说:支那国离这里路途遥远,听闻佛教的时间比较晚,虽然略有所知,但是毕竟不完备,所以我才前来印度求法。现在我总算可以说是达成了心愿,都是我的祖国的那些善男信女心诚的缘故啊,所以我时刻不敢忘记他们。经书上说:“障人法者,当代代无眼。”你们如果强行留住我,就会让我祖国的善男信女失去了解佛法的利益,难道就不怕无眼的报应吗?

    “障人法者,当代代无眼”,这是一个讲因果报应的话,也就是说,只要你阻碍别人听闻佛法,就会有一种恶报,这种恶报是世世代代都变成无眼之人。玄奘说,你们如果强行地留住我,就会让我祖国的善男信女失去了解佛法、学习佛法的利益,难道就不怕“无眼”的报应吗?话说到这么决然的份上,戒日王也是明白的,也就不再强留。他就问:“不知师父您准备从哪条路回去?如果师父您取道南海的话,我当发使相送。”这条记载表明,戒日王原来是打算正式派出使者和随行人员护送玄奘由海路返回唐朝。我们知道,在唐朝,中印之间的海路交通已经相当发达,从南印度或者东印度的港口出发,到今天的广州或者福建沿海上岸,这条路相对来说,无论从时间和体力的消耗、旅途的安全性,以及随身物品运输的便利性来讲,都是一条更好的道路。

    那为什么玄奘偷渡出关西行求法的时候没有走海路呢?我想无非是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因为玄奘偷渡出关的时候,唐朝还在开国的初期,玄奘可能对海路的情况不太了解;第二,由港口出境,偷渡更为困难。所以玄奘出境的时候选择的是危险、困难大得多的陆路。

    现在情况不同了,由印度最强大的国王官方相送,照理是应该选择海路回去的,但玄奘并没有接受戒日王的建议和好意。

    [海路又安全又快捷,归心似箭的玄奘随身带了那么多的经书、佛像等物品,他为什么不接受戒日王的建议,由海路返回呢?]

    玄奘对戒日王解释道:“我开始出国的时候,经过唐土的西部边疆,有个国家名叫高昌,那里有个国王非常信奉佛法,听说我要到这里来求法,非常高兴,而且给了我很多资助。我曾经跟他相约,等到我回去的时候,要到他那里停留。所以我不能选择海路,必须由原路返回。”(玄奘从支那来,至国西界,有国名高昌,其王明睿乐法,见玄奘来此访道,深生随喜,资给丰厚,愿法师还日相过,情不能违,令者还须北路而去。)

    从这个解释也可以看出,玄奘信守承诺、珍惜友谊的行事风格,为了履行多年前的诺言,不惜承受更多的路途艰辛,这当然是一种难得的品德。我们不知道,倘若玄奘知道他的那位王兄高昌王麴文泰因为和唐朝发生冲突已经忧惧而亡,是不是会选择海路返回唐朝,以避开高昌这块伤心之地呢?

    那么,戒日王就问玄奘:“你这一路上需要多少费用?”当然,他很愿意来提供资助。玄奘的回答是:“无所须。”他什么都不要。虽然如此,戒日王还是施舍了大量的金钱和物资,以供玄奘路上使用。根据记载,戒日王提供了金钱三千、银钱一万,而且还专门为玄奘挑选了一头大象,供他一路骑乘返回唐朝。鸠摩罗王也施舍了很多东西,但是玄奘一概谢绝,只选择了一件雨衣,是用动物的细毛织成的,能够让雨水停不住,作为途中防雨所用。

    玄奘启程离开度过了难忘的求法留学岁月的印度,开始踏上返回自己祖国的旅途。在这个当口,正好用上李商隐的一句非常有名的诗——“相见时难别亦难”。我相信,玄奘当初求法到达印度很难,跟戒日王相见也很难,跟戒贤法师相见也很难,今天告别的时候当然同样地艰难。而以戒日王为首的印度国王们率领臣下送出几十里,挥泪分别,时间是贞观十五年(641年),此时玄奘四十二岁。

    [玄奘从贞观元年(627年)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出关,远赴西天取经,如今,十五年的光阴过去了,人到中年的玄奘终于求得正法,载誉而归。玄奘在来的时候,一路上历经磨难,九死一生,那么他在东归的途中,会一路平安,无灾无难吗?]

    东归大唐的旅途比起西行求法的旅途,当然不再那么艰难,因为有印度最强大国王的支持。同样也参加了曲女城大会和无遮大会的一个北印度国王,现在也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所以就让玄奘跟着他的军队鞍乘渐进,也就是说骑着那头大象慢悠悠地往前走。而令人感动的是,当玄奘已经上路三天以后,戒日王和鸠摩罗王居然又率领着几百骑的人马追赶上来,再次和玄奘告别。同时,戒日王专门增派了四名官员带上盖有戒日王王玺的王书,送往沿途各国,命令他们派马相送,保证一直把玄奘送到汉境。

    在这样的保护下和物质条件的保障下,玄奘东归之路一般来说是比较轻松和安全的。从留下来的史料里看,玄奘一路还优哉游哉地顺道访问了好多佛教圣地,有时候还会停留个把月,应当地僧俗的要求讲经说法。同时,还有很多要从印度往北方走、往中亚走的僧人加入到玄奘这个队伍里来结伴而行,所以这支队伍后来就变成浩浩荡荡的旅行团了。

    但是,当玄奘一行准备渡过信度河(今印度河)的时候,遭遇了一场很大的灾难。信度河河面广阔,宽有五六里,玄奘让经典、佛像和其他的人分别乘坐船只渡河,而玄奘则骑在大象的背上渡河。当船行到河流中央的时候,突然风波大起,船剧烈地晃动起来,几乎沉没,船上负责看守经书的人也掉到了河里。结果,人是救起来了,但是却损失了五十夹(印度的佛经是用上下两块木板夹着里面一页一页的经书,所以以“夹”为记数单位)经书和打算带回唐朝的所有的印度奇花异果的种子。

    我们曾经多次说过,《西游记》当然是以玄奘西行求法为母体和灵感的主要来源。但是,《西游记》终归是一部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展示作者空前绝后的想象力的一部作品,因此,和大家一般认识不同的是,《西游记》和玄奘的真实事迹相差极大。实际上,《西游记》和玄奘西行的历史关联很小。然而,就是在渡河失经这件事情上,我们惊奇地发现,《西游记》里的描写和历史的事实出现了很少见的密切的相似。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一共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而渡河失经就是最后一难。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必须渡过一条大河,因为忘记了替大白癞头鼋问佛祖一句话,被大白赖头鼋生气地抛入水中。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玄奘在渡印度河时,是什么原因导致平静的河面突然风浪骤起呢?]

    大家知道,《西游记》一共是一百回,在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尽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里面,唐僧渡河失经,就是他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其中,把船弄翻的是一个成了精会讲话的大白赖头鼋,而那条河在《西游记》叫“通天河”而不叫“信度河”,但是讲的事情确实是经书落水。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果来考量历史事实的话,这也确实是玄奘经历的最后一难了,《西游记》把这件事放在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也是有道理的。玄奘从此往后尽管也并不是一马平川的,但是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大灾大难。玄奘回到唐朝以后,当然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讲,但是《西游记》也就在九九八十一难以后的一百回就结束了。

    想来玄奘一行肯定被这次灾难弄得狼狈不堪,当他们渡过信度河,正在哀叹惨重损失的时候,玄奘惊喜地发现,迦毕试王已经亲自在河对岸等着玄奘了。迦毕试王问玄奘:“听说您在河里丢失了经书?”玄奘说:“是的,我损失了五十夹。”迦毕试王就接着问道:“你是不是随身带了好多别的东西,比如印度的奇花异果的种子?”出家人不打诳语,玄奘坦然承认了。迦毕试王就告诉玄奘:”就是因为这个,才导致了这次翻船事故,只要有人打算把这些印度仅有的奇花异果偷带出国的话,就要翻船。”这个说法看似有些迷信,但是他们当地一定也遇到过不止一次这样的事件,所以慢慢地形成一种所谓的经验之谈。

    损失了那么多的经书,玄奘除了懊恼也没有办法,于是就接受了迦毕试王非常殷切的邀请,在当地的一座寺院里停留了五十多天,派人到离此不远的乌苌那国去补抄佛经。所以我们要知道,玄奘西行求法带回来的佛经并不是完全从印度带回来的,他沿途还在别的地方补抄过,经书还损失过。

    其间,迦湿弥罗的国王听说玄奘驻留于此,也闻讯赶来相见,可见玄奘声望之一斑了。此后,玄奘就随迦毕试王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一路经过的国家,都受到规模不小的欢迎。迦毕试王还仿效戒日王的做法,为了向玄奘表示敬意,特意为他举行了七十五天的“无遮大会”。大会结束后,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位迦毕试王依然伴随着玄奘,一直把玄奘送出了国境。在出境时,又为玄奘举行了七天布施大会,这才和玄奘道别,并且还派了一位大臣带领一百多人,护送玄奘翻越大雪山。我们大致可以说,就是他把玄奘送出了印度国境。

    不过,看来迦毕试王派出的人马只是在大雪山里送了玄奘一行一程而已。然后,就是玄奘在中亚的这些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奔波。玄奘对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熟悉的,途中有遇到故人后代的惊喜。比如他又一次遇见了叶护可汗的孙子,他也用他爷爷的官衔“叶护”来称呼自己。

    [玄奘在东归的途中,也记录了一些非常独特的风俗,留下了很多非常珍贵的记载。]

    比如在*(左者右见)货逻国故地的一个地方,玄奘发现那里的风俗跟突厥很相近,当地的妇女在头上都戴着木头做的角,有三尺多高,一个表示公公,另外一个表示婆婆。如果公公去世就锯掉一个,那么就剩一个角了,婆婆再去世又锯掉一个。如果公婆全部去世,妇女就不戴帽子了(其妇人首冠木角,高三尺余,前有两岐,表夫父母。上岐表父,下岐表母,随先丧亡除去一岐,舅姑俱没,角冠全弃)。

    玄奘见到这个风俗的国家叫*(左口右四)摩呾罗国(Himatala),意思是“雪山下”,也有的学者认为是梵文对Hephthal(嚈哒)的转音,也就是所谓的白匈奴了。这个民族的妇女首冠木角,就是头上带着木头的角,在《魏书·西域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嚈哒国,大月氏之种类也。……风俗与突厥略同。其俗兄弟共一妻,夫无兄弟者,其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数更加角焉。

    意思是说它的风俗也跟突厥差不多,但是接下来这个角所表达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其俗兄弟共一妻”,因为那里的少数民族的习惯是,无论多少的兄弟都只娶一个妻子,这是一种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风俗。所以这个女子的丈夫是独子,她就戴独角帽;如果她丈夫有三个兄弟,那就要带四角帽,这是当时的记载。

    这就可以看出,或许是玄奘匆匆而过,所闻未必确实,但更大的可能也许是当玄奘到达这里的时候,这个风俗在这个两三百年之间已经发生演变,这几个角的象征意义已经不一样了,所以这个记载大概在民俗学上非常重要。

    另外,玄奘在中亚的崇山峻岭里面,还留下关于一个国家的记载,这个国家用汉字写出来叫“至那提婆瞿呾罗”或“脂那提婆瞿呾罗”(Cīna—deva—gotra),意为“汉日天种”,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子民是汉人和天上的太阳所繁衍的后代。但是这个地方离当时中国汉族人的居住地还非常遥远,而且天上的太阳又怎么能和汉族人繁衍出后代来呢?

    玄奘记载说,在很早以前,也就在玄奘来到此地之前还很久,在波斯更西方的那个地方(今天伊朗一带),有一个国王派人从汉族地区迎娶王后(中国和波斯之间往来在古代一直是非常密切的),到达葱岭之间的这个非常险峻荒芜的山谷里的时候,也就是玄奘到过的这个崇山峻岭某一个山谷里面,周围的国家突然发生战乱,道路就不通了。使臣就把这个未来的王后,安置在一个孤零零的、非常险峻的山顶之上,自己就率领这个迎亲的队伍在山脚下扎营,以保卫王后,等躲过这场兵难之后,再送王后回到波斯去跟国王结婚。他在山脚下带着随从日夜巡逻,严密地守卫。大概等了三个月,兵乱结束,大家准备上路了,突然发现这位没有见过国王的王后居然怀孕了。那这还了得?所以这位使臣就对属下说:“国王命令我们迎娶王后,谁料到遇见这场兵乱,在这没有人烟的荒山野岭,朝不保夕。我王有德,总算保佑我们躲过了兵祸,现在可以回国复命了,但新王后竟然怀孕了,这还不要了我们的命吗?到底是谁干的,你们大家推出一个人,等着伏诛吧!”大家一下子哗然,谁都不承认,所以嚷嚷半天也搞不清楚罪魁祸首是谁。

    这个时候,王后身边有一个侍女站出来,说:“你们也别嚷嚷了,这跟你们没关系。她是和神交会啊。每天中午,都有一个男人从太阳的光环里面骑着骏马来到这里,和王后相见。”可是,使臣依然觉得无法向国王交代:“就算是这样吧,又怎么能洗刷我的罪过呢?回国一定被砍头,留下来又一定会被波斯国王讨伐,进退两难,到底怎么办好啊!”大家都说:“哎哟!倒也是,这是天大的事情啊,谁去被砍头呢?我们就待罪境外,混日子吧!”

    于是,他们就在这个山峰上营造了宫殿,一共有方圆三百多步,可见规模也不大。就这样先待下来,先立这位没有见到国王就怀孕的王后为主,这王后后来生下一个儿子正式做了国王。这个国王看样子很有能力,长大以后就不停地发动战争,征服了周边很多小国。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国王死了以后,放在一个山洞里面,等玄奘到的时候尸体都没坏,形成一种像木乃伊的干尸(干尸在新疆是很多的,我们去新疆考古的时候,发现过干尸,因为环境什么比较干燥,很容易保存),一直在接受后人的鲜花供养。那么,既然母亲是来自汉土的,父亲又是天上的,从太阳那边来的,所以这个王族就自称“汉日天种”了。

    玄奘非常详细地记载下他一路所见所闻的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传说,为中亚乃至西域一带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走过了中亚的崇山峻岭,玄奘离自己的祖国大唐越来越近了,这时,他来到了东归途中的一个重要的地方。

    贞观十八年(644年),玄奘抵达了于阗,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和田。于阗对于玄奘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地方。这个地方揭示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好几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秘密。

    [玄奘究竟在于阗记录下了哪些东西?在于阗玄奘又做出了什么重要的举动呢?请看下一讲“游子还乡”。]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