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禾藏灵骨 善导创净宗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香积寺建立于梦幻般的大唐,这是一个无比神奇和辉煌的时代。

    大唐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时代,它海纳百川的胸怀无疑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景观。

    在唐代,宗教信仰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孔子的儒家思想虽已经得到公认,但却没有获得统治性地位,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偏爱,或道或佛往往置于儒家之上,佛教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高祖武德二年(619),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之后,更加重视译经的事业,并在全国各地建造寺院。贞观十九年(645),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给予当时佛教界以极大的影响,李隆基时期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当时全国大中寺院超过4600所,小的庙宇也达到40000多所,僧尼更是有260500人以上,而当时全国总户数才不过2114960而已。在唐代,大批的社会名流都信佛崇道,就连浪漫主义的大师李白也追赶时尚,自号“青莲居士”,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在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唐人礼佛图,就是唐代佛教兴盛的明证。在大唐帝京长安周边,汇集了中国佛教九大宗派的七大祖庭,一时释迦之声,响彻云霄。

    帝京长安敞开胸怀吸纳外来文化,香积寺的创建就是以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作为助力的。

    香积寺建于盛唐,没有争议,但是关于具体的建寺年代,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唐高宗李治永隆二年说(681)。第二种说法认为是唐中宗神龙二年(706)。我们认为第一种说法应该是准确的。善导大师是在唐永隆二年圆寂于实际寺(今温国寺,西安市长安区黄良街办西湖村东小学内,距香积寺三里左右,今存白皮大松树一株。另有一说在太平坊西南隅,今含光门外西侧,西北大学校内),其弟子怀恽(圆寂后谥为隆禅大法师)等,“想遗烈而崩心,顾余恩而雨面,爰思宅兆,式建坟茔,遂于凤城南神和原建崇灵塔也。”同时又“于塔侧广构伽蓝”。从《隆禅法师碑》的铭文记载来看,当时的善导崇灵塔应是和寺庙一起建设的。也应该是在永隆二年,这个说法还有其他佐证:

    宋人张礼在《游城南记》中就说:“香积寺,唐永隆二年(681)建,石像尚多在。宋太平兴国三年,改为开利寺。”元代的佛教著作《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四《京师善导和尚》传中也说:“善导死后,‘时京师士大夫倾诚归信咸收其骨以葬。’”

    后一种说法见之于《宋·长安志》、《清·关中胜迹图志》、《清·西安府志》、《长安县志》、《陕西省长安县地名志》等著作。

    两种说法,前后相差有25年之久。后一说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地方志,并且材料后起,可信度自然差些。其实,另外还有几个细节可用来反驳这个观点。

    一是香积寺的创建者被认为是善导大师的徒弟怀恽,而据史料记载,怀恽在永昌元年(689)被敕封为实际寺住持,大足元年(701)就已经圆寂,神龙元年(705)被追赠“隆禅大法师”尊号,若真是神龙二年(706)建寺,则怀恽岂非死后神通?

    二是唐高宗死于文明元年(683),依据《隆禅法师碑》的说法,高宗曾对香积寺“令赉舍利计千余粒,加以七珍函笥,随此胜缘,白宝幡花,令兴供养”。(舍利,即佛之身骨,天竺阿育王弘扬佛法,分藏佛骨舍利,传说一日内在各地建塔八万四千座。塔下供藏“舍利”,无不被视为“圣冢”。《魏书·释老志》说: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击之不坏,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验,胡言谓之舍利”。据《如意珠经轮咒王经》记载:“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玻璃众宝造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则到大海边拾取清净沙粒即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为舍利。”并不一定非为真身舍利才能称为“舍利”,舍利实际上成为一种潜心向佛的象征。)若建寺真是在神龙二年(706),则与高宗在位时间互相矛盾。

    三是若香积寺建立于神龙二年,这前一年的政变(五王政变)是武则天退出政治舞台的标志,那武后对香积寺的慷慨御赐也就不大可能了。

    因此,香积寺建于公元681年当是无疑的。从《大唐实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禅大法师碑铭并序》一文看,神龙二年的说法,大概是因为怀恽圆寂,得御赐封号,为此这一年曾对他主持的香积寺寺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活动,最后讹传为初建的结果。

    香积寺建成之后,不仅唐高宗御奉舍利,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等也先后来此礼佛朝拜。因此一度堪称繁盛。《隆禅法师碑》有比较具体的描绘:

    香积寺不仅广,而且“莫不堂殿峥嵘,远模忉利;楼台岌嶪,直写祗园。”“神木灵草,凌岁寒而独秀;叶暗花明,逾严霜而霏萃,岂直风高气爽,声闻进道之场,故亦临水,面菩萨会真之地。又于寺院造大窣堵波(塔),塔周回二百步,直上一十三级,或临星揆务,或候日裁规,得天帝芳踪,有龙王之秘迹。重重佛事,穷鹫岭之分身;种种庄严,尽昆丘之异宝。”

    香积寺昔日的胜况,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窥见:一、香积寺临水而建,这指的应该是长安八水中的潏河和滈水,这两条河流环绕香积寺而过,在寺庙的西南角相汇拥抱,千年不息;二、香积寺面对菩萨道场,这应说的是终南山,终南山在唐代一直是佛教向往的神山,道场林立,有“终南百万玉楼台”的说法,香积寺所处的位置正是终南山阴的绝妙之地;三、善导死后的灵骨塔和后来建设的大窣堵波(塔)是完全不同的塔,灵骨塔原在寺院之侧,埋藏善导灵骨,塔今已不存。而大窣堵波(塔)就是今天寺院里残缺的十一级大塔,是用来供养皇帝御奉的舍利子的,二者不能混淆;四、当年的香积寺佛堂众多,而且佛教的文物宝器应该不少,《高僧传·少康传》曾经提到过善导影堂,自应是其中一个殿宇而已,从佛教建筑的布局模式推测,一般在大雄宝殿以西的位置;五,香积寺的佛舍利供养塔,在当时似乎不仅是用于佛事活动,可能还具备观察星象、测定时辰的作用;六,香积寺昔日风光迷人,在当时就成为帝京近郊的一处佛教名胜。

    史料记载,武则天在香积寺建成后,也“志想金园,情欣胜躅。或频临净刹,倾海国之名珍;或屡访炎凉,舍河宫之秘宝”,香积寺在武则天时代的鼎盛恩宠,是和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相关。武则天深信“女主当有天下,佛祖菩萨佑之”的传言,而公元681年这个时段,正是武后开始萌发建周代唐政治野心的开始。香积寺正是创立于这个政治敏感期。武后则天,本是从内宫升擢而来的后妃,因为高宗的纵容权势得以滋长,在香积寺建寺9年以后,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皇帝。建大周朝后,又以大周天子之名御赐皇碑,以示龙恩。

    著名诗人王昌龄曾经来香积寺,《全唐诗》中有他的《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真无御化来,昔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万回、平等二僧都是皇帝的老师,而他们的灵骨塔都在香积寺,正说明了香积寺在唐代的地位尊隆。僧人万回在宋人编著的《宋高僧传》中记载,其大约生于唐太宗贞观六年五月五日,姓张,虢州人。据记:玄奘法师尝游天竺(印度),有寺空一室,问其人,是僧方生中国,其号万回,盖自此而往者万回矣。万回言语悲喜无常,如狂者,所为多异,垂拱四年(688),武则天延之禁中。赐送锦衣。唐玄宗李隆基有一次遇到万回,万回异之,抚着李隆基的背脊说“五十年太平天子,可自爱”唐中宗李显曾询问万回观音菩萨的法相真身,因万回回答的“合上意”,御赐万回“玄通大居士”封号。唐睿宗为其营居室于醴泉里集贤院。万回病死于睿宗景云二年十二月,后被追赠司徒,封虢国公。开元二十五年,万回的弟子,为万回在香积寺建塔立碑。

    由此推测,至少在公元737年以后,香积寺里面已经有万回塔了。这个平等僧目前尚不清楚。从古人排名习惯看,应该略晚于万回和尚,估计是玄宗皇帝年间的高僧。

    万回圆寂时,王昌龄(689年生)约13岁。他到香积寺的时段,根据他的人生履历,我们估计应在开元二十五年到二十七年之间。可惜他的诗歌,除了“帝王师”“松柏肃肃”以外,我们可以捕获的香积寺信息太少,大概宋代前后,万回砖塔中裂。据寺内的一些老年僧人回忆,万回圣僧塔是在“文化大革命”年间才被彻底毁坏的。

    唐代的香积寺盛况,在王维的《过香积寺》诗歌中最为生动形象。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首诗,就能较真实的触摸盛唐时代的香积寺了:

    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笃信佛教。《旧唐书·王维传》记载他“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王维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开始隐居终南山,长安香积寺离终南山不远,因此我们估计这首诗应该大约是这时期的作品。这正比王昌龄的诗歌时代晚一点点。时年王维已经四十余岁,仕途的失意使得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向往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在诗歌中形成了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经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大概正是王维这首千年绝唱的真实写照。

    《过香积寺》的“过”字,意谓路过。当时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在终南山设帐,文人墨客常常前往。也许《过香积寺》,是王维第一次前去终南山问道,并不熟识路径。王维晚年的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从这首诗歌中体会会很真切。这首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王维诗中描写的香积寺隔绝尘寰,位置较高,周边是古树参天,充满着“深山藏古寺”的味道。“何处”二字用语极妙,虽是疑问,却又是肯定。表明香积寺虽然神秘,却可以在远处听到佛祖的警醒召唤,正说明了寺庙在唐时的幽而不僻,高而不远,钟声和泉声相交织,表明了幽寂、静谧的山林的杳远、空灵,然后诗人又将笔触转入视觉,几缕微弱的日光照射在松枝上,繁茂的林木掩映在山头,更加重了山林的清寂。“冷青松”是倒装,即“青松冷”。“冷”字和前面的“咽”字不仅赋予香积寺跟前的泉水和青松以质感,而且突出了山林的幽静与深僻,这两字可以说是全篇的“诗眼”。诗的最后一联点题,说诗人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来到寺旁空寂的潭水边,体会到静谧安详的禅理,心里的一切烦恼顿消。潭曲,即曲潭。“毒龙”典出《涅槃经》,经文上说:“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在此比喻带来根本烦恼的贪、嗔、痴“三毒”。安禅入定,克服妄念,王维在这里获得了内心的清净和悟道的快乐。

    王维擅长把宗教感情转化为诗思,创造出空灵、幽远的诗歌意境,别有一番“澄澹精致”的韵味,既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也昭示了净土宗净化心灵,追寻净土极乐世界的美好与绝妙!

    虽说全国时有数个以香积命名的寺院,甚至越南也有香积寺。今天的长安香积寺,似乎和王维笔下的境界相去甚远,但确切无疑,这里才是王维到过的香积寺。

    香积寺昔日规模非常宏伟,占地面积约500亩,建有12个院落。因善导在长安拥有众多信徒,这里又供奉着皇帝赐给的法器、供奉佛舍利子,故前来瞻仰、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极盛。

    依据陈景富等人的研究,在1984年的时候,当时的香积寺大致呈南北平行,东正西斜的直角梯形格局。南沿底线80米,时与香积寺小学相邻。北沿底线100米,墙外即是香积寺村西村的西南部。西墙外,过一小块耕地即是潏水,东墙外是一条与村相连的南北道路。大道之东,临东门附近,在净业法师塔南是停车场,北是僧房院落,南北底线间的距离是110米。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寺院范围。

    直线来看,我们以今天的佛舍利供养塔作为坐标线,《隆禅法师碑》说当年“于塔侧广构伽蓝”,“莫不堂殿峥嵘,远模忉利;楼台岌嶪,直写祗园。”这些话虽然有文学色彩,但并非妄言。

    在今天香积寺村的正北角,也就是沿着寺庙的面东南北朝向的大道向北进入村子约500米,约在西村北界正中,原有古井一口,该井水质甘甜,长期是村里的公共设施,及至90年代初,不少村民还在这里挑水喝。现已填没民宅之中。这口井据考证原来就在香积寺内;该井偏西100多米处,曾经发现香积寺的大殿遗址;原来香积寺村小学,是在1975年占用香积寺的庙宇盖起来的。小学分为上下两院,两院间的阶梯处可能是历史上香积寺的山门,因为基建时在这里发现过完好的古老墙基,这从坐标而言正与古井西边的大殿在一个轴线上,小学下院西南的一幢教室东北处,曾经有古槐一棵,树木参天,而且树老中空。这棵树我们估计应该在山门之外。从古井到这个距离的山门,实测距离是700米。相当于一里半;在香积寺的老和尚中,也一直流传“骑马关山门”的说法,看来香积寺庙当时南北距离甚为广大。

    横线来看,《香积寺主净业法师塔铭》明确提到净业塔在寺庙之内,而今天该塔却位于寺院围墙之外。香积寺东村的村民曾经在耕地、基建时多次发现寺灯,宝瓶,石棺等佛教文物百余件,估计当时的东边沿线至少应该在今天的香积寺小学和香积寺村委会处。从寺庙的东西两部分平衡的观点出发,其东西跨度应该在500米左右。香积寺的东村略迟于西村。依据佛教建寺传统,现在的香积寺东村在唐代应该是寺庙的生活区及塔林所在。

    在今天香积寺前往东邻贾里村的路口,原贾里村砖场附近,上世纪80年代,曾发现唐代士大夫墓地,因此,可以认为香积寺东界不会越过两村中轴线范围。因此,我们推算香积寺寺庙古建筑群当时的面积约在350000平方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