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是宋代问世的一部“灯录”体佛书。它的前身是五部“灯录”——除《景德传灯录》之外,还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
《天圣广灯录》是“临济宗”僧人李道勖于北宋天圣年间写成的。全书共30卷,内容与《景德传灯录》大体相同,只是人数略有增加,章次略有变动。
《建中靖国续灯录》是“云门宗”僧人惟白于北宋建中靖国年间写成的。因作者意在续写道原的《景德传灯录》,所以叫做“续灯录”。全书共30卷,目录2卷,所记载的计1700余人。
《联灯会要》是“临济宗”僧人悟明于南宋淳熙年间写成的。因作者意在将北宋的三部“灯录”合为一书,并补充《建中靖国续灯录》以后80余年之间“临济宗”和“云门宗”的各家情况,所以叫做“联灯会要”。全书共30卷。
《嘉泰普灯录》是“云门宗”僧人正受于南宋嘉泰年间写成的。由于作者没有见过《联灯会要》,所以只提到北宋的三部“灯录”。这部佛书不论僧俗,凡是北宋3部“灯录”没有记录的,莫不旁收博采,所以叫做“普灯录”,取“佛法普照”之意。全书共30卷,目录3卷。
南宋僧人普济,将这五部“灯录”删繁就简,汇集为一,所以叫做“五灯会元”。这部佛书,将五部“灯录”的150余卷缩编为20卷,所记的内容却十分丰富——纵由“七佛”、“六祖”直至“黄龙派”、“杨歧派”,横由帝王正请直至禅师开堂、居士参禅,为中外佛教学者提供了研究“禅宗”的重要史料。同时,《五灯会元》记载了大量高僧大德的语录,对我国成语是很有影响的。
《五灯会元·益州保唐寺无住禅师》里面记载:无住禅师是唐代一位很有名气的僧人。一次,他与一个名叫杜鸿渐的人在一起闲谈,“于时庭树鸦鸣”,杜鸿渐问:“师闻否?”无住禅师说:“闻。”过了一会儿,乌鸦飞走了,杜鸿渐又问:“师闻否?”无住禅师仍然说:“闻。”杜鸿渐很不理解:“鸦去无声,云何言闻?”“禅宗”主张:视千差万别的事物为平等一律。因此,不论乌鸦在还是不在,无住禅师都说听得见鸦鸣,表示视“有”与“无”为平等一律。
成语“鸦雀无声”就是由杜鸿渐所说的“鸦去无声”变化来的,用来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