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僧人希迁,曾先后以“曹溪”慧能、“青原”行思为师,后来到湖南衡山,在南寺东面的一块台状巨石上面结庵而居,时称“石头希迁”或“石头和尚”。希迁说自己的法门“不论禅定精进,达佛之先知,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著有《参同契》和《草庵歌》,声誉很高。卒后,谥号“无际大师”。
在马祖道一做“江西禅”宗主时,“湖南禅”的宗主是石头希迁。当时,四方的“禅宗”僧人多集中于这两个人的门下。
《五灯会元·江西马祖道一禅师》里面记载:马祖道一的门下僧人隐峰,曾要去湖南参谒石头希迁,马祖道一不同意,认为隐峰去湖南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警告他说:“石头路滑。”意思是:“你去见石头希迁,有可能跌交、吃亏。”隐峰却说:“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意思是:“江湖艺人总是随身携带着竿、木等道具,遇到适当场合就表演;我也碰碰机会吧!”后来,隐峰先后两次去湖南,却与石头希迁话不投机,最终还是回到了马祖道一门下。
成语“逢场作戏”就是由僧人隐峰的话中产生的,原形容江湖艺人的表演,后多用来比喻: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含有随俗应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