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一个著名的居士,叫庞蕴,衡阳人,“世本儒业”。他“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后来把价值数万金的珍宝家私沉入湘江,举家修行,名噪一时。
《五灯会元·庞蕴居士》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丹霞寺的天然禅师曾去拜访庞蕴居士。在门口相见时,天然禅师匆忙之中没有认出庞蕴来,向他打听:“居士在否?”庞蕴居士笑他:“饥不择食。”意思是:像饥饿的人一样情急。
庞蕴居士所说的“饥不择食”,常被后来的“禅宗”僧人用来表示情急。《五灯会元·潭州神鼎洪諲禅师》里面就有这样的记录:“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这里,“饥不择食”比喻学佛求法的急切心情。
作为一条成语,“饥不择食”用来比喻:急切之时顾不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