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与人生》 001此时彼刻——学会珍惜才是最大的成就 成才源自勤奋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黄龙谓隐士潘延之曰: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抒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

    ——《禅林宝训》

    成功源自勤奋。“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其实都是在强调勤奋是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的一种方法。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虽然百分之一的灵感最重要,但是想必任何人也不能否认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的重要性。

    2005年重庆高考状元屈仁丽和陈昕昕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天分只能让你拥有灵气,勤奋才是成功的惟一秘诀。

    孙敬,字文宝,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看起书来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之上;也因为他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于是邻里们都笑称他为“闭户先生”,但不管怎样,他都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大儒。他的成就来自于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饱读诗书的孙敬,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一心向学的学子不顾路途遥远,负笈担书来向他求教、探讨。

    古人求学的勤奋与刻苦,是现代人极少能做到的。一个勤奋的人不一定成才,但是人才一定出于勤奋。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有聪明的脑袋,而没有勤奋的努力,是绝不会有多大成就的。

    纵观古今,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是勤奋读书、惜时如金的人,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堪称楷模的典范。例如,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这些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提高了,然而,许多人却不懂得珍惜,每天虚度光阴,浪费了学习的大好时光。探索人们不能勤奋刻苦学习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三个原因:一是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每天稀里糊涂地混日子,过一天是一天,这种醉生梦死的人当然不能勤奋刻苦;二是,许多人认为现在生活好了,用不着勤奋刻苦。其实,人不论做什么事,想取得成绩、想取得成功……非得勤奋刻苦不可,可以说没有超常的努力,就没有超常的成绩;三是认为即使勤奋刻苦也没希望了。有的人过去学习基础不好,觉得现在起步已经太晚,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也就不必再勤奋刻苦了。其实不然,只要你下决心学习,就能进步,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例如,孔子当年不过是个普通孩子,15岁时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由此发愤图强,勤奋学习,最后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被人们尊为圣人。

    除了这三个原因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许多人认为勤奋刻苦太苦、太累、难以承受。怕苦、怕累是很多人不能勤奋刻苦的原因。一个没有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人,对勤奋刻苦难免会感到苦和累,可是当你咬牙坚持一段时间,基础好了一点,逐步养成了学习习惯,你就会钻进去,就会对所从事的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感到其间的快乐……

    我们考察那些学业上、工作上、事业上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发现他们都是勤奋刻苦的人。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不经过勤奋刻苦就可以轻易成功的事。

    陈景润在学校成绩并不突出,大学毕业后教书也不优秀。他喜欢数学,专攻“歌德巴赫猜想”,通过多年勤奋刻苦的钻研,他最终摘取了这颗“王冠上的明珠”。他曾说过自己攻关的过程:“为了加宽加厚自己的知识,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埋头在图书馆阅读、思考、演算,常常忘了下班、忘了吃饭。接触的文献多了,原来学的英语和俄语不够用了,我就开始自学德语、法语。无论外出途中还是开会前,我都要背上几个单词,这样逐步掌握了四门外语。在很长时间里,我经常是晚上11点多睡觉,凌晨3点多就起来收听中央台的外语广播,学习外语,接着就进行数学研究。到1963年,经过整整十年不断地准备和积累,他陆续发表了二十几篇论文,已经开始向‘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进军。到1966年,又经过整整三年的苦战,终于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假如你也有这种决心和毅力,十年功夫,你学什么、干什么不能取得突出的好成绩呢?所以问题就在于你自己有没有决心,能不能勤奋刻苦的学习。

    科学家钱学森教授说:“大学毕业后我没停止过学习,你们不相信我可以打个赌:我现在每天学习时间还比你们多,每天晚上八点开始,这是我的学习时间,不到凌晨两点我是不停止学习的……”

    歌德曾说:“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75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的舒服生活。我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我的年表将是这番话清楚的说明。”歌德一生勤奋刻苦,不停地学习、写作,他的代表作《浮士德》前后写了60年,曾多次认真修改。歌德到晚年仍埋头写作,他活了83岁。所以,我们完全不必为这个问题担心,让我们勤奋刻苦去创造未来的光辉业绩吧!

    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的成就高下与他的勤劳程度密不可分,知识来自于积累,积累的多寡快慢则完全取决于你是否勤奋。成才源自勤奋!

    【结语】成才之路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勤”,摈弃那些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的活动,集中精神、全神贯注、不受外界干扰地做事情,这就是关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